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6篇
  免费   0篇
临床医学   1篇
内科学   6篇
药学   5篇
中国医学   4篇
  2022年   1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1篇
  2009年   6篇
  2008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1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探讨可疑恶变巨大溃疡胃镜下中医微观辨证分型与胃癌MG7抗原(MG—Ag)表达的关系及两者对良、恶性溃疡鉴别的辅助指导价值。[方法]对58例经首次胃镜检查、活检、病理未能确诊为胃癌的胃巨大溃疡患者进行镜下中医微观辨证分型,同时进行MGT-Ag,ABC免疫组化染色后,临床随访,随访时间1~72周(平均7周),所有患者均再次复查胃镜,组织活检,病理检查。[结果]MG7一Ag阳性表达在络灼伤阴型(18/19)与络阻热瘀型溃疡(8/10)中明显高于胃热型(2/14)与胃寒型(2/15)(P〈0.01)。MG7一Ag阳性表达30例中有19例二次病理活检确诊为胃癌(63.3%),其中络灼伤阴型18例,络阻热瘀型1例;阴性表达28例中有5例确诊为胃癌(17.9%),其中络灼伤阴型1例,络阻热瘀型2例,胃热型与胃寒型各1例。其胃癌检出率在MG7-Ag阳性表达与阴性表达患者之间及不同辨证分型之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MG7一Ag阳性表达络灼伤阴型及络阻热瘀型胃巨大溃疡与胃癌关系密切,对这部分患者进行密切随访,有助于胃癌的早期发现。  相似文献   
2.
目的:观察加味四君子汤联合甲硝唑、叶酸三联疗法对萎缩性胃炎及癌前病变,中医辨证属脾虚血瘀证患者增殖细胞核抗原(PCNA)表达的影响及胃黏膜病理改变与临床疗效。方法:68例脾虚血瘀型胃脘痛,经胃镜检查,病理证实为萎缩性胃炎和(或)肠上皮化生及异型增生患者,随机分为三联治疗组(n=34),给予加味四君子汤100ml 2次/日,联合甲硝唑200 mg 2次/日、叶酸10 mg 3次/日,对照组(n=34)仅给予甲硝唑200mg 2次/日、叶酸10 mg3次/日。以上药物除甲硝唑服用1周外,其他服用至第24周。治疗前后观察临床症状、黏膜病理、PCNA表达。结果:三联治疗组治疗后PCNA表达较对照组减弱(P<0.01),三联治疗组临床症状缓解、病理改变逆转总有效率(79.4%)均优于对照组(39.4%)(P<0.05或P<0.01)。结论:加味四君子汤三联疗法能有效改善症状,一定程度逆转胃黏膜萎缩、肠化和异型增生,并对胃黏膜异常活跃的增殖状态有明显抑制作用,脾虚血瘀与萎缩性胃炎及癌前病变关系密切。  相似文献   
3.
[目的]观察固本益肠汤联合甲硝唑、肠道益生菌及食物日志指导的饮食调整四联续贯疗法治疗脾虚泄泻的疗效。[方法]108例脾虚泄泻患者随机分为3组,四联治疗(A)组36例,给予固本益肠汤100ml/次,3次/d,联合甲硝唑200mg,2次/d,整肠生0.5g,3次/d及食物日志指导的饮食调整四联续贯治疗;对照1(B1)组36例,给予甲硝唑、整肠生;对照2(B2)组36例,仅给予甲硝唑,治疗剂量及方法均同A组;以上药物除甲硝唑服用1周外,其他服用至第4周,整肠生在甲硝唑停药后开始服用。所有病例均经结肠镜检查排除器质性疾病。[结果]A组治愈率(77.8%)明显优于B1、B2组(41.7%、13.9%)(P〈0.01),而B1组显效率(74.3%)较132组(30.6%)为优(P〈0.01)。停药后A组6周与12周复发率(8.3%、11.1%)均较B1、B2组(25.8%、42.9%,36.0%、52.0%)低(P〈0.01),B1、B2组12周复发率明显高于6周(P〈0.05)。[结论]固本益肠汤四联续贯疗法治疗脾虚泄泻,可提高治愈率及显效率,降低复发率,较单纯甲硝唑及甲硝唑与肠道益生菌联合治疗为优,临床观察无明显不良反应,是一种较有效的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MG7-Ag表达对良性、恶性溃疡的鉴别及可疑恶变溃疡的临床随访、二次活检的辅助指导价值。方法对58例经首次胃镜检查可疑恶性溃疡、活检、病理未能确诊患者进行ABC免疫组化染色后,密切临床随访1-72周(平均7周),所有患者均再次胃镜复查,组织活检。结果MG7-Ag阳性表达30例中有19例(63.3%)二次活检病理检查确诊为胃癌,阴性组28例中有5例(17.9%)确诊为胃癌,两组胃癌检出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MG7-Ag阳性表达与胃癌关系密切,对这部分患者进行密切随访,有助于胃癌的早期发现。  相似文献   
5.
为研究加味四君子汤联合甲硝唑、叶酸三联治疗萎缩性胃炎及癌前病变,中医辨证属脾虚血瘀证患者的临床疗效、胃黏膜改变及CdX2基因蛋白表达的影响,将68例脾虚血瘀型胃脘痛,经胃镜检查、病理证实为萎缩性胃炎和(或)伴有肠上皮化生及异型增生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各34例:三联组给予加味四君子汤100ml 2/d,联合甲硝唑200mg 2/d、叶酸10mg 3/d;对照组仅给予甲硝唑200mg 2/d、叶酸10mg 3/d。甲硝唑服用1周,其他药物服用至第24周。治疗前后观察临床症状、黏膜病理、CdX2基因蛋白表达。结果表明,三联组临床症状缓解、病理改变逆转均优于对照组(P〈0.05-0.01),三联组治疗后CdX2基因蛋白表达较对照组减弱(P〈0.01)。结论:脾虚血瘀与萎缩性胃炎及癌前病变关系密切,加味四君子汤三联疗法能有效地改善症状,一定程度逆转胃黏膜萎缩、肠化和异型增生,并能降低CdX2蛋白的表达。  相似文献   
6.
目的 观察美沙拉嗪联合中药治疗溃疡性结肠炎的临床疗效.方法 67例溃疡性结肠炎患者,以治疗方案差异性分为参照组(33例)和研究组(34例).参照组采用美沙拉嗪治疗,研究组采用美沙拉嗪联合中药治疗.对比两组患者治疗前后中医证候积分及临床疗效.结果 治疗前,参照组中医证候积分为(14.17±6.46)分,研究组中医证候积分...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胆总管结石的发生年龄与生物学特征及中医证型的关系。方法:对2003年1月-2011年1月,经腹部超声、CT、MRCP检查,ERCP乳头切开取石,最终确诊为胆总管结石的1133例患者的发病年龄、结石部位、大小、数目与中医证型特点,及相互关系进行分析。结果:本组胆总管结石多发年龄在40~93岁(94.4%),其中,21~40岁患者占6.9%,41~60岁患者占31.5%,61~93岁患者占61.6%,各年龄段之间发病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中医辨证结果显示,61~93岁患者中以肝阳不足证为主,其次为肝气虚弱(41.4%,30.5%),41~60岁患者中以肝气虚弱为主,其次为肝郁气滞(32.8%,31.9%),21~40岁患者中以肝郁气滞为主,其次为肝血亏虚(35.9%,33.3%),不同年龄段的患者中医证型构成不同,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中高龄段患者除胆石发生率高外,还显示出随着年龄增长,出现胆石易复发、大结石多、合并胆囊结石与肝内胆管结石多、多发结石多的特点,与低龄段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胆总管结石好发在中老年,具有易复发、结石大、易多发、多合并胆囊结石与肝内结石的特点。机体随年龄增长而出现的肝血亏虚、肝郁气滞证、肝气虚证、肝阳不足证与胆总管结石发生关系密切。胆总管结石的防治,对高龄段患者宜益气温阳为主,中龄段宜疏肝散结与益气温阳并用,低龄段患者宜养血柔肝与疏肝散结并用。  相似文献   
8.
[目的]观察冬胃颗粒治疗寒凝气滞与寒凝血瘀型慢性胃炎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86例寒凝气滞与寒凝血瘀型慢性胃炎患者随机分为2组,试验组(43例)给予冬胃颗粒8g,3次/d,对照组(43例)给予铝碳酸镁片0.5g,3次/d,2药均于两餐间及睡前服用,疗程为2周,观察各组第1、3、7、14天腹痛腹胀、泛酸、嗳气与纳差症状缓解情况,同时观察其安全性。[结果]2组患者均有一定疗效,但冬胃颗粒治疗后第1、3、7、14天患者腹痛腹胀、嗳气、纳差症状疗效指标的评价均优于铝碳酸镁(P<0.01),虽然在第1、3天,泛酸症状疗效指标显示铝碳酸镁略优于冬胃颗粒,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在第7、14天,冬胃颗粒对泛酸症状疗效指标评价优于铝碳酸镁(P<0.01),以有序logistic模型重复测量GEE分析方法,多点综合重复评价,冬胃颗粒对泛酸症状疗效指标评价优于铝碳酸镁(P<0.01)。且未见不良反应。[结论]冬胃颗粒可有效防治寒凝气滞与寒凝血瘀型慢性胃炎,缓解症状快,且无不良反应。  相似文献   
9.
目的回顾性分析中药联合内镜治疗肝内外胆管结石临床疗效。方法分析本院既往5年肝内外胆管结石患者。分为中药组及非中药组。比较两组患者黄疸入院术前和出院前最后1次检测水平,并计算日均黄疸下降值、人均住院日。对未能一次性取石成功者,应分析其原因,记录进一步处理办法。对随访1年的病例,记录复发情况。观察内镜治疗情况和中药联合内镜治疗情况,并观察患者治疗效果,对成功取石后出院、既往有胆道手术史的病例随访。结果 1410例一次性取石成功,一次性取石成功率为95.40%。946例术后联合口服清胰利胆退黄方,治疗后中药组住院天数短于非中药组,黄疸指数的日均下降数值亦高于非中药组;未能一次性取净结石的68例难治性结石,除其中18例直接内镜下胆管支架引流术放置胆道塑料支架外,其余均经鼻胆管中药溶石后取净结石。中药组391例1年内复发9例(2.30%),非中药组283例1年内复发18例(6.36%),中药组复发率显著低于非中药组。结论内镜下治疗肝内外胆管结石联合口服中药,近期可促进肝功的恢复、减少住院日,远期可预防或延缓结石的复发。对于难治性胆管结石不能一次性取石成功者,联合经鼻胆管注入溶石中药,可提高取石的成功率。  相似文献   
10.
[目的]观察胆总管结石患者血清前白蛋白改变.[方法]对100例经腹部超声、CT、MRCP检查,内镜逆行胆囊-胰腺造影乳头切开取石,最终确诊为胆总管结石患者的血清前白蛋白进行检测,并与随机抽取100例健康体检者血清前白蛋白进行对照.[结果]胆石组有96%患者血清前白蛋白水平(156±4.23)低于正常值标准,对照组只有32%(259±3.86),2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胆石症患者血清前白蛋白较其他疾病降低.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