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10篇
  免费   4篇
  国内免费   11篇
基础医学   3篇
临床医学   25篇
内科学   23篇
神经病学   10篇
特种医学   1篇
综合类   54篇
预防医学   3篇
药学   5篇
中国医学   1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3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4篇
  2011年   11篇
  2010年   14篇
  2009年   12篇
  2008年   16篇
  2007年   10篇
  2006年   11篇
  2005年   9篇
  2004年   11篇
  2003年   5篇
  2002年   8篇
  2001年   1篇
  1999年   1篇
  1992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12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探讨颈动脉支架置入术对无症状性颈动脉高度狭窄患者认知功能的影响。方法选择2009年9月至2012年12月期间在该科住院患者156例(狭窄程度大于或等于70%),行颈动脉支架置入术。在支架置入术前1周内及置入术后3个月采用阿尔茨海默病评估量表认知部分(ADAS‐Cog)、简易智能量表(MMSE)、连线测验(TMTa、TMTb)对患者的认知功能进行评估。结果所有患者均安全、成功的置入颈动脉支架,其中1例患者术后失访。与术前相比,术后3个月患者的认知功能均有所改善,术前术后比较:ADAS‐Cog[(6.60±2.04)分vs.(5.16±1.63)分,P<0.01],MMSE[(26.32±1.06)分vs.(27.05±1.46)分,P<0.01],TMTa[(108.94±17.42)分vs.(94.70±20.27)分,P<0.01],TMTb[(178.65±21.77)分vs.(148.92±23.65)分,P<0.01],术后3个月内无新发脑梗死。结论颈动脉狭窄可能为认知功能减退的原因之一,颈动脉支架置入术可以改善无症状颈动脉狭窄患者认知功能。  相似文献   
2.
目的 探索高胆固醇饮食对阿尔茨海默病(AD)大鼠脑内白细胞介素-6(IL-6)和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的影响.方法 海马齿状回注射β淀粉样蛋白(Ap)建立AD大鼠模型,根据饮食及注射试剂不同,分为高胆固醇+Aβ组、高胆固醇+磷酸盐缓冲液(PBS)组、标准饮食+Aβ组和标准饮食+PBS组;采用免疫组化和原位杂交检测海马齿状回、CA1区及皮质IL-6和TNF-α的水平.结果 海马齿状回和CA1区的IL-6和TNF-α阳性细胞数,高胆固醇+Aβ组分别为(44±5)个、(35±3)个和(35±6)个、(33±4)个,标准饮食+Aβ组分别为(29±3)个、(22±4)个和(28±4)个、(21±3)个,高胆固醇+PBS组分别为(18±3)个、(11±2)和(17±3)个、(14±4)个,标准饮食+PBS组分别为(11±3)个、(8±2)个和(13±2)个、(8±2)个,高胆固醇+Aβ组多于其他3组(P≤0.05).高胆固醇+Aβ组、高胆固醇+PBS组、标准饮食+Aβ组和标准饮食+PBS组皮质区IL-6阳性细胞数分别为(23±5)个、(20±3)个、(9±3)个和(11±3)个,TNF-α分别为(23±7)个、(21±6)个、(11±4)个和(10±4)个,高胆固醇组高于标准饮食组,IL-6、TNF-α水平仅与饮食有关,而与注射试剂无关.结论 高胆固醇饮食增加AD大鼠脑内重要炎症因子IL-6和TNF-α的表达,后者参与了神经变性.  相似文献   
3.
目的 探讨NADPH氧化酶对培养的小鼠血管平滑肌细胞(vascular smooth muscle cell,VSMC)Toll样受体4(Toll-like receptor 4,TLR4)介导的炎症表型中的作用.方法 分别采用NADPH氧化酶激动剂血小板衍生生长因子-BB(platelet-derived growth factor-BB,PDGF-BB)和抑制剂夹竹桃麻素(apocynin)处理培养的C57BL/6J和TLR4-/-小鼠胸主动脉VSMC.分别采用荧光探针二氯荧光素双醋酸盐染色法检测VSMC内活性氧(reactive oxygen species,ROS)含量,酶联免疫吸附法检测VSMC白细胞介素(interleukin,IL)-6、IL-1β和肿瘤坏死因子-α(tumor necrosis factor-o,TNF-α)表达,四甲基偶氮唑蓝染色法和Boyden小室检测VSMC的增殖和迁移.结果 PDGF-BB处理可显著增高C57BL/6J和TLR4-/-VSMC内ROS含量,而夹竹桃麻素可抑制ROS生成.PDGF-BB处理可使C57BL/6J VSMC IL-6[(52.69±3.49)ng/ml对(35.04±2.74) ng/ml,P=0.001]、IL-1β[(79.68±2.33) ng/ml对(62.38±0.54)ng/ml,P=0.000]和TNF-α[(218.35±5.42)ng/ml对(124.74±4.59) ng/ml,P=0.000]表达显著上调,增殖(1.69±0.53对1.04±0.40,P=0.000)和迁移(42.ll±4.05对1.69±0.53,P=0.000)能力均显著增强,而夹竹桃麻素预处理则可显著抑制VSMC IL-6[(42.11±4.05) ng/ml对(52.69±3.49) ng/ml,P=0.010]、IL-1β[(67.57± 1.36)ng/ml对(79.68±2.33) ng/ml,P=0.000]和TNF-α[(156.18±6.98) ng/ml对(218.35±5.42) ng/ml,P=0.000]表达以及增殖(1.23±0.42对1.69± 0.53,P=0.000)和迁移(42.11±4.05对52.69±3.49,P=0.000).TLR4-/-VSMC经PDGF-BB和夹竹桃麻素处理后,IL-6、IL-1β和TNF-α表达以及增殖和迁移能力均无显著变化.结论 NADPH氧化酶衍生的ROS参与了TLR4介导的VSMC炎症表型以及增殖和迁移,可能是其影响动脉粥样硬化发生和发展的重要机制.  相似文献   
4.
血压水平对社区老年人认知功能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认知功能是大脑皮层高级功能的重要内容 ,认知功能障碍是老年期痴呆的基本表现和必备特征。随着年龄的增长 ,老年人的血压水平也会不同程度地升高。然而 ,不同的研究对于血压对老年人认知功能的影响却众说纷纭 ,没有一致的结论。本研究采用整群分层法 ,对重庆市老年人群进行抽样调查 ,以了解血压水平对老年人认知功能的影响。1 对象与方法1.1  调查对象 于 2 0 0 1年 1月 10日~ 2 0 0 1年 3月 10日 ,采用整群分层法进行随机抽样 ,抽取重庆市 6个居委会并对其中6 0岁以上老年人进行调查。1.2   方法 认知水平测量 :采用中文版简易智能…  相似文献   
5.
进修医生往往是一些医院的临床一线主力,业务水平参差不齐、部分存在医德问题易导致医疗纠纷;对其加强医德教育,注重医疗法规学习,重视病案尽收眼底写,关心其生活,增强其医患沟通能力,提高业务能力等可以有效减少医疗纠纷,达到进修目的。  相似文献   
6.
饮酒与老年性痴呆关系的前瞻性队列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探讨饮酒和老年性痴呆的关系。方法对重庆市2632名≥60岁老年人进行2年前瞻性队列研究,受试者分为不饮酒,轻中度饮酒,重度饮酒,用简易智能量表(MMSE)和美国精神障碍诊断与统计手册第三版修订本(DSM—Ⅲ—R)进行痴呆诊断,随访时间内记录痴呆发生的例数,采用运用Logistic回归方法对饮酒和痴呆的关系进行分析。结果在调整了年龄、性别、教育、血压、吸烟、中风史、MMSE评分等危险因素后,与不饮酒者相比,轻中度饮酒使痴呆的危险度降低(RR=0.52,95%CI=0.32-0.85),与不饮酒者相比,轻中度饮酒者患阿尔茨海默病的相对危险度为0.63(RR=0.63,95%CI=0.55—0.72),其他类型痴呆为0.45(RR=0.45,95%CI=0.12-1.69),血管性痴呆为0.31(RR=0.31,95%CI=0.19-0.51)。与不饮啤酒者相比,轻中度饮啤酒者患痴呆的危险度增高(RR=2.47,95%CI=1.23—4.96);与不饮葡萄酒者相比,轻中度饮葡萄酒者患痴呆的危险度降低(RR=0.68,95%CI=0.50—0.92)。结论轻中度饮酒与痴呆的危险度降低有关。  相似文献   
7.
8.
目的:探讨脑缺血再灌注过程中增殖细胞核抗原(proliferating-cell nuoclear antigen,PCNA)表达的变化对DNA损伤修复的影响,为从DNA损伤修复角度干预脑缺血再灌注损伤提供理论依据。方法:健康Wistar大鼠42只,随机分为伪手术组和缺血再灌注组,线栓法制作大鼠缺血再灌注模型。5分制评分法进行神经功能缺损评分。免疫组化法测定PCNA,TUNEL法检测DNA双链损伤。结果:缺血再灌注后24—48h实验动物神经功能缺损最为明显,再灌注96h后逐渐减轻。缺血再灌注之后,PCNA表达明显下降,至24h达到高峰,并持续低表达至96h。Logistic回归分析发现:大鼠神经功能缺损评分与神经元PCNA表达及DNA双链损伤有密切关系(相对危险度分别为0.952和1.029)。结论:脑缺血再灌注后PCNA表达减少导致DNA损伤无法得到有效修复。进而导致DNA双链断裂和神经元死亡;DNA损伤与修复系统失衡可以影响大鼠缺血后神经功能。  相似文献   
9.
目的 支架内再狭窄与血管平滑肌分化、迁移,细胞外基质的过度增值所致新生内膜增生密切相关.Rho激酶参与支架置入引起的新生内膜增生的调节.长期抑制Rho激酶的表达可阻止新生内膜的增生,可能成为防止支架内再狭窄的一种方法.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数字减影全脑血管造影术对青年人脑梗死病因的诊断价值。方法收集青年脑梗死病例48例,行数字减影全脑血管造影术分析患者血管病变类型和部位。结果48例青年脑梗死患者血管异常率为52%,其中动脉粥样硬化最多(17例,占35%),其次为动脉炎(10%),Moyamoya病为7%。脑叶梗死是青年脑梗死患者的主要病变部位。结论青年脑梗死患者血管病变较为常见,脑血管造影在青年脑梗死患者病因诊断上具有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