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9篇
  免费   2篇
临床医学   4篇
神经病学   4篇
特种医学   7篇
综合类   4篇
药学   2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1篇
  2012年   1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3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3篇
  2005年   4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2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2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研究肾恶性肿瘤肾外供血动脉的来源和形成机制,以指导临床治疗。方法对116例肾恶性肿瘤患者行多层螺旋CT增强扫描,分析其肾外供血动脉的特征及形成机制。结果116例患者中42例有肾外供血动脉(共72支),这些患者肿瘤均突破肾包膜;74例无肾外供血动脉,其中41例肿瘤突破肾包膜,33例肿瘤末突破肾包膜,两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26.18,P〈0.0001)。肾外供血动脉的来源与肿瘤发生的部位有关。结果明确肾恶性肿瘤肾外供血动脉的来源,对于指导临床治疗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2.
产妇及早产儿免疫功能与早产关系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早产产妇的免疫功能与早产的关系。方法采用单克隆抗体APAAP法和免疫比浊法,分别检测早产产妇及其早产儿,足月产产妇及其足月儿的T淋巴细胞亚群和免疫球蛋白。结果早产产妇CD+4细胞增高,CD+8细胞降低,CD+4/CD+8比值增高,与足月产产妇间差别有显著性意义(P<0.05);早产儿免疫球蛋白较足月产儿明显降低。结论早产产妇细胞免疫相对增强,失去了对胎儿的免疫保护作用,因此不能维持正常妊娠,母体的这种免疫功能变化很可能是早产的一个重要原因。  相似文献   
3.
4.
目的探讨螺旋CT及MRI在泪道阻塞性疾病诊断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对26例泪溢患者进行螺旋CT扫描及MRI检查。CT扫描数据经工作站做多平面重建,MR检查前向双侧结膜囊滴入无菌盐水,MRI扫描序列为三维快速反转自旋回波泪道成像(3d-FRFSEMRD),泪溢者同时加做了冠状面及横断面快速自旋回波T2WI序列。上述检查后3~5d对患者进行泪道内镜检查。结果 26例(48侧泪溢症状)中单纯泪小管或泪囊阻塞者19侧,CT无法检出,由MRI检出14侧;鼻泪管阻塞者29例,螺旋CT检出26例,MRI检出24例;统计学分析,螺旋CT在前两种阻塞情况与MRI相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在鼻泪管阻塞,二者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CT与MRI判断的阻塞部位与内镜的符合率为66.7%(32/48)。结论 CT多平面重建为鼻泪管阻塞的诊断和治疗提供重要信息。鼻泪管滴注无菌盐水后MRI可以清晰显示泪囊及鼻泪管,螺旋CT在泪小管及泪囊水平的阻塞检出率较差,而在鼻泪管阻塞的检出率中与MRI相近,二者互补检出率则明显提高。  相似文献   
5.
6.
本文通过分析19例经手术病理证实的恶性肾肿瘤的尿路造影、B-US、CT和MRI,讨论了恶性肾肿瘤的一些诊断问题。作者认为单存使用常规排泄性尿路造影对于显示肾脏恶性肿瘤明显低于B-US、CT和MRI,综合应用影像学技术可显著提高恶性肾肿瘤的诊断率。CT对于诊断病变。确定病变性质,治疗及判断愈后均有重要价值。  相似文献   
7.
作为临床三期研究的一部分为了决定使用超顺磁性口服造影剂(OMP)前后的MRI在检查卵巢癌术后患者腹部和盆部的诊断价值,作者对因卵巢癌而行经腹部子宫全切,双侧输卵管卵巢全切、网膜全切和盆腔淋巴结取样的23例患者(年龄39~79岁,平均53岁),完成了24次MR检查,MR表现均与第二次手术结果一致。口服的磁性微粒是以直径为3~4μm的单纯通过的聚合微粒作为载体,表面  相似文献   
8.
【摘要】 中晚期肝细胞癌(HCC)因失去手术机会常采用多手段联合的综合治疗方式。随着125I放射性粒子治疗及免疫检查点抑制剂(ICI)免疫治疗研究的深入,发现125I粒子对于中晚期HCC的肝内病灶、门静脉癌栓、肝外转移病灶等皆有较好的临床疗效。有关PD-1、CTLA-4、TIM-3等ICI治疗中晚期HCC的研究也日趋完善。二者联合在调节肿瘤微环境、更大程度激活免疫效应、降低肿瘤耐药性方面发挥了较大优势,尽管目前有关二者协同应用的报道较少,但其前景仍值得期待。  相似文献   
9.
多层螺旋CT和X线小肠造影对小肠肿瘤的对照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评价多层螺旋CT与口服软导管小肠X线小肠造影对小肠肿瘤的诊断价值。方法研究的对象包括2007年1—11月间46例临床怀疑有小肠肿瘤的患者,对该46例患者行CT平扫与增强及口服软导管气钡双重造影。对小肠的扩张程度进行评价,分别计算小肠CT与X线检查的敏感度和准确率。结果小肠扩张最佳的21例,扩张良好的22例,扩张欠佳的3例,无扩张0例。MSCTE的敏感度为97.83%,准确率为95.56%;X线小肠造影的敏感度为91.3%,准确率为88.10%。结论口服软导管低张气钡双重造影与口服肠道准备小肠螺旋CT检查能够很好满足诊断需要。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探讨脑出血灶周组织及血清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含量、灶周白细胞浸润与神经元凋亡的关系。方法 健康家犬30只,在数字减影全脑血管造影(DSA)介入下刺破大脑中动脉制作基底节区或颞叶脑出血模型,并分为出血后6h,12h、24h、48h、72h及96h组,每组5只。每只犬于制模前及相应时间处死前分别检测血清TNF-α含量;处死后取脑检测出血灶周TNF-α含量、计数浸润的白细胞及凋亡的神经元,薨与健康对照组(5只)进行比较。结果 模型犬脑出血灶周及血清TNF-α含量分别在出血后24h和48h达峰值,两者呈正相关(r=0.914,P〈0.05);出血灶周神经元凋亡及白细胞浸润均于48h达高峰,两者呈正相关(r=0.971,P〈0.05),且均与灶周TNF-α含量呈正相关(r分别为0.949和0.801,均P〈0.05)。结论 TNF-α及白细胞浸润参与了脑出血后脑组织的损伤过程,两者可能与神经元凋亡有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