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3篇
  免费   1篇
  国内免费   8篇
基础医学   17篇
临床医学   6篇
内科学   58篇
外科学   1篇
综合类   7篇
预防医学   3篇
  2007年   4篇
  2006年   2篇
  2005年   4篇
  2004年   4篇
  2003年   22篇
  2002年   5篇
  2001年   5篇
  2000年   3篇
  1999年   2篇
  1998年   4篇
  1997年   6篇
  1996年   2篇
  1995年   3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3篇
  1991年   3篇
  1990年   2篇
  1989年   1篇
  1987年   1篇
  1986年   5篇
  1985年   1篇
  1984年   6篇
  1982年   2篇
  197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9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目的:探讨中国汉族人群GSTM1基因型与胃癌易患性的关系,为胃癌高危人群的确定和胃癌的一级预防提供分子生物学手段。方法:501例,分为胃癌(GC)组、慢性萎缩性胃炎(CAG)组、慢性浅表性胃炎(CSG)组、胃溃疡(GU)组、十二指肠溃疡(DU)组及正常对照组,采用统一的调查表,调查年龄、性别、学历、职业、吸烟史、饮酒史、饮食习惯、肿瘤家族史等。采用序列特异性引物的聚合酶链反应(PCR-SSP)检测GSTM1基因型测定组的基因型频率,ELISA法测定Hp感染,病例对照研究方法进行流行病学分析。结果:单因素分析显示与胃癌有关联的危险因素为年龄、性别、文化程度、职业、HP感染、吸烟、GSTM1空白基因型,其中大蒜为保护性因素;多因素分析显示与胃癌有关联的危险因素分别为HP感染、GSTM1空白基因型,大蒜仍为保护性因素。HP感染与GSTM1空白基因型对胃癌的发生存在协同作用;吸烟与GSTM1空白基因型存在协同作用。结论:具有GSTM1基因型的个体发生胃癌的危险性增加,该基因型可以认为是胃癌易患性的标志。检测该基因型能够对胃癌高危人群的确定,对胃癌的早期发现和一级预防提供有益的线索。  相似文献   
2.
目的 通过记录并比较IBS患者与正常对照者直肠扩张后脑诱发电位 (CEP)的改变 ,探讨IBS内脏高敏感性的发生机制 ,旨在进一步获得IBS感觉传入通路异常的客观依据。方法 本研究选择了 10例符合罗马Ⅱ标准的女性IBS患者 ,其中腹泻型 6例 ,便秘型 2例 ,腹泻 便秘交替型 2例 ,另设 7例女性健康志愿者作为对照组 ,受试者空腹 ,排空直肠 ,取左侧卧位 ,安静 ,全身放松 ,首先行直肠指检 ,无异常发现后 ,将导管和树胶气囊经润滑剂润滑后由肛门插入 ,气囊置于肛缘上 8cm ,以恒定速度充气 ,到感觉阈值 ,用 1 5倍该阈值空气体积作为刺激 (频率 1…  相似文献   
3.
目的 探讨肠易激综合征 (irritablebowelsyn dromeIBS)患者的胃运动功能。方法 应用标准试餐加服固体小钡条的放射性胃排空试验 ,观察 30例健康者与 76例肠易激综合征 (其中便秘组 4 6例 )患者的胃排空异常率及与上消化道症状间的关系。结果 便秘组IBS患者胃排空延迟发生率明显高于对照组 (P <0 0 5 ) ,伴有上消化道症状者胃排空延迟更显著 结论 IBS患者存在胃动力障碍肠易激综合征患者的胃排空@崔振芹$山东大学齐鲁医院消化科!济南250012 @卢雪峰$山东大学齐鲁医院消化科!济南250012 @李延青$山东大学齐鲁医院消化科!济…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肛管直肠粘膜的保护剂及润滑剂-太宁栓对FC患者的疗效和对其肛管直肠动力及直肠感觉的影响. 方法按罗马Ⅱ标准选择20例FC患者,用瑞典产的Pc Polygraf多功能消化道压力检测仪测定两组的直肠静息压(RRP)、肛管静息压(ARP)、最大缩榨压(MSP)、直肠收缩压、肛管松弛压、直肠肛门抑制反射(RAIR)和直肠对容量刺激的初始感觉量(FSV)、排便感觉量(DSV)、最大耐受量(MTV)及直肠顺应性(RC).  相似文献   
5.
目的观察替加色罗(Tegaserod)对肠易激综合征(IBS)内脏高敏感性大鼠的疗效. 方法1.肠易激综合征内脏高敏感性大鼠模型的建立:出生后8~14天雄性Wistar大鼠实验组每天接受动脉成形术(PTCA)球囊扩张二次,每次扩张压力30mmHg,每次持续1分钟,二次扩张间隔30分钟,15~21天,球囊压力增至60mmHg,余条件不变.  相似文献   
6.
目的通过记录并比较IBS患者与正常对照者直肠扩张后脑诱发电位(CEP)的改变,探讨IBS内脏高敏感性的发生机制,旨在进一步获得IBS感觉传入通路异常的客观依据.  相似文献   
7.
目的 探讨肠易激综合征患者胆汁反流的临床意义。方法 用便携式胆红素监测仪 (Bilitec 2 0 0 0 )对 2 4例确诊为肠易激综合征和 6例健康人进行 2 4h食管腔内胆红素监测。结果 肠易激综合征患者胆汁反流总时间 % (10 .11± 5 .82 )明显高于健康对照组 (4 .0 9± 2 .3 7) ;其中便秘型患者胆汁反流总时间 % (14 .0 9± 5 .3 9)显著高于腹泻型患者 (8.48± 5 .2 9)。结论 肠易激综合征患者中存在碱反流 ,便秘型患者更为突出  相似文献   
8.
腹部冷刺激对肠易激综合征患者内脏感觉阈值的影响   总被引:9,自引:2,他引:9  
目的 探讨腹部冷刺激对肠易激综合征(IBS)患者内脏褡珠影响。方法 通过脐部放置冰袋加直肠球囊内充气(时相性)和直肠球囊内注入冰水,观察46例IBS患者症状变化及直肠初始感觉阈值和排便阈值,并与13例健康人对照。结果 (1)脐部放置冰袋加直肠球囊内充气可诱发部分患者症状的产生,如腹痛、腹部不适等,但对初始感觉阈值和排便阈值无明显影响。(2)直肠球囊内注入冰水后,除便秘型IBS的排便阈值稍有所增加但差异不显著外,其余患者初始感觉阈值及排便阈值均明显低于对照组,以腹泻型变化最明显。结论 腹部冷刺激对IBS患者内脏感觉阈值无明显影响,而直肠内冷刺激可明显降低初始感觉阈值,说明IBS患者感觉过敏并非整体痛阈降低所致,而仅指内脏感觉过敏。  相似文献   
9.
本文为探清糖尿病是否遗传,我们调查了糖尿病240例之一级亲属,以了解糖尿病的遗传和环境的关系。调查对象:对240例已确诊的糖尿病患者进行一级亲属调查,同时将240例非糖尿病患者的一级亲属作对照组,二组年龄、性别相同。根据Falconer公式计算遗传度。调查糖尿病的环境因素。  相似文献   
10.
肝病患者抗凝和纤溶功能的变化及其临床意义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肝病患者抗凝和纤溶功能的变化及其临床意义李君曼,陈健,付淑花,李明出血是肝病患者死亡的重要原因,其机制涉及多方面的因素。本文对不同类型肝病患者的抗凝和纤溶功能进行了研究。旨在探讨肝病出血的新机制,寻找判断肝病病情和预测出血的敏感指标,指导肝病出血的防...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