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1篇
临床医学   2篇
外科学   1篇
  2022年   1篇
  2020年   1篇
  201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7 毫秒
1
1.
目的探讨一站式杂交技术治疗Stanford A型主动脉夹层的手术护理配合要点。方法回顾性总结本院心血管外科实施8例一站式杂交技术治疗Stanford A型主动脉夹层的手术过程和护理配合,并进行学习总结和交流探讨。结果 8例Stanford A型主动脉夹层患者通过一站式杂交技术,施行去分支化+主动脉腔内修复手术并顺利完成,通过中度低温停循环的方法降低患者脑组织的损伤,无感染和其他重要脏器并发症的发生。结论熟练掌握一站式杂交手术间各类仪器的使用操作规范,严格遵循无菌操作原则,密切关注手术进程,精准快速的传递器械,可有效缩短血管阻断时间;中度低温停循环降低灌注时间,可有效保护患者多脏器组织,降低手术风险,保证手术顺利完成。  相似文献   
2.
目的 探讨临床超声引导下留置针穿刺技术在动静脉内瘘穿刺溶栓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2018年3-9月在我院治疗的动静脉内瘘血栓患者50例作为对照组,采用常规穿刺溶栓治疗;选取2018年10月-2019年3月在我院治疗的动静脉内瘘血栓患者50例作为观察组,采用超声引导下穿刺溶栓治疗。比较2组患者溶栓结果、再通时间、并发症发生情况、治疗费用和住院时间。结果 观察组溶栓成功率明显高于对照组(χ2=9.490,P=0.002),平均再通时间短于对照组(t=9.490,P<0.001),穿刺后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χ2=10.519,P=0.001);观察组治疗费用和住院时间均低于对照组(t=7.371,P<0.001;t=5.255,P=0.001)。结论 超声引导下留置针穿刺在动静脉内瘘血栓溶栓中的应用,有效性更强、安全性更高、经济性更优,值得推广和应用。  相似文献   
3.
目的分析局部溶栓在动静脉内瘘(arteriovenous fistula, AVF)血栓性病变中的效果及影响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武汉中心医院2019年1月至2021年7月AVF血栓患者的临床资料。采用局部溶栓配合腔内技术或开放手术修复AVF。随访截至2021年10月31日。根据患者是否溶栓成功(技术成功或临床痊愈)将其分为溶栓成功组和失败组, 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特点。采用Logistic回归模型评估溶栓结局的影响因素。结果 102例患者入选本研究, 年龄(54.90±10.93)岁, 男性67例(65.69%)。溶栓成功66例(64.71%), 溶栓失败36例(35.29%)。与成功组比较, 溶栓失败组血管钙化(58.33%比28.79%, χ2=8.532, P=0.003)和高位瘘(上臂)比例较高(33.33%比9.09%, χ2=9.422, P=0.002), 血栓形成时间较长[48(24, 72)h比24(12, 48)h, Z=5.842, P=0.019], 混合型病变比例较高(58.33%比10.61%, χ2=26.640, P<0.0...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