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3篇
  免费   0篇
基础医学   1篇
临床医学   5篇
内科学   1篇
综合类   4篇
药学   2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1篇
  2018年   2篇
  2014年   3篇
  2012年   3篇
  200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0 毫秒
1.
目的 以某医学院附院为例,通过测定临床科室护理操作项目(护理收费操作项目与护理不收费操作项目)的护理工时,了解不同科室的护理工作现状,探索建立临床护理操作项目的操作工时测量方法及标准,为医院合理地进行护士配置提供客观依据。方法 采用文献分析与专家会议法规范每个护理操作项目的起止时间与流程,对全院33个临床科室进行护理工时测量。采用方便抽样的方法通过HIS系统获得2016年2月、5月、7月、9月、12月各科室护理收费操作项目的护理频次,通过统计室、洗衣房等部门获取护理不收费操作项目的护理频次,以计算各科室护理总工作量、护理收费操作项目工作量与护理不收费操作项目工作量、每位护士每日所承担护理时数及床护配比。结果 护理不收费操作项目所占护理工作量比重较高,每位护士每天所承受的护理工时数差异较大,最高的科室是肝胆两腺外科,为10.02h;最低的科室是临床心理科,为2.29h。结论 参考护理工作量结果,可以合理地进行护士配置,并呼吁各科室根据专科性质对相关护理操作项目申请收费,希望得到相关部门、领导的支持,从而体现护士工作的价值,以期提高护理工作满意度,促进护理工作顺利进行。  相似文献   
2.
目的评价亚麻醉剂量下的氯胺酮-芬太尼辅助小儿区域麻醉的效果,为临床应用提供有参考价值的研究依据。方法将择期进行腹部手术和四肢手术的90例患儿平均分为三组,三组患儿的基础麻醉全部选择氯胺酮。选30例(A组)腹部手术、下肢手术患儿进行亚麻醉剂量氯胺酮+芬太尼辅助椎管内麻醉;再选择30例(B组)上肢手术患儿采用亚麻醉剂量氯胺酮+芬太尼辅助神经阻滞麻醉;另外30例(C组)腹部手术患儿单纯使用氯胺酮麻醉。观察并记录三组患儿的心率(HR)、平均动脉压(MAP)、呼吸频率(RR)、脉搏氧饱和度(SpO2)、氯胺酮追加用量和次数、芬太尼用量、手术时间和唤醒时间、肌松状况和不良反应。结果 A、B两组的各项参数和记录结果都要优于C组,且不良反应少。结论亚麻醉剂量下的氯胺酮-芬太尼辅助小儿区域麻醉比单纯的氯胺酮麻醉效果要好一些。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围麻醉期并发支气管痉挛的原因及处理方法.方法对18例围麻醉期并发支气管痉挛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总结抢救处理方法.结果支气管痉挛的发生与麻醉用药不当有14例,浅麻醉下操作诱发4例.经抢救处理,18例病人病情缓解完成手术,预后良好.结论术前做好麻醉危险因素的评估、充分的术前准备、合理的麻醉方法及麻醉用药、良好的呼吸管理,是降低术中并发支气管痉挛发生率的重要措施,能有效提高围术期安全.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TIG"模式在临床一线护士分层级培训中的应用效果。方法本研究为自身前后对照试验研究。采用方便抽样法,选择滨州医学院烟台附属医院参加2018年度分层级培训的755名临床一线护士为研究对象,于2019年1—12月对其实施"TIG"模式培训。于"TIG"模式培训前后采用护士核心能力量表、自制住院患者对护士工作能力的满意度调查问卷对其进行调查。结果培训后,755名临床护士核心能力量表总均分为(3.32±0.59)分,高于培训前(2.59±0.56)分;住院患者对护士工作能力的满意度得分为(3.36±0.52)分,高于培训前(4.27±0.45)分,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TIG"模式的实施可以有效提高临床一线护士核心能力、住院患者对护士工作的满意度,值得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5.
选取2013年2月~2014年6月我院收治的121例阴道分娩的初产孕妇患者。根据分娩方式分成椎管内阻滞镇痛组(A组)71例和非镇痛分娩组(B组)50例。B组采用自然阴道非无痛分娩方案,A组则给予舒芬太尼复合罗哌卡因联合分娩镇痛方案。比对两组产妇分娩前及分娩时疼痛评分(VAS)情况、分析分娩时及分娩后各指标差异,记录母婴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等。结果(1)分娩时,A组VAS评分为3.62±1.26分,明显低于B组的8.11±1.74分,组间差异明显(P0.05);(2)两组产妇就各产程用时、分娩后出血量及新生儿阿氏评分等指标对比,均无明显差异(P0.05);(3)A组产妇分娩时使用宫缩素25例(35.21%),产钳8例(11.27%),与B组的18例(36.00%)和6例(12.00%)对比无明显差异(P0.05);(4)分娩后,A组11例(15.49%)产妇出现轻微瘙痒症状,1例(1.41%)轻微运动阻滞,但均于3~5d内自行缓解,B组则无产妇及新生儿不良事件发生,对比差异明显(P0.05)。对初产孕妇给予舒芬太尼复合罗哌卡因的椎管内阻滞镇痛方案,镇痛分娩效果显著,不增加助产率,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6.
正近年来,随着现代医学水平的提高和护理工作的有效开展,护理工作量已成为当今护理管理研究的重点与热点问题[1]。国外相关研究指出,护理工作量的测量是护理人力资源配备的重要参考依据[2-3],是了解护理工作量的最基本方法[4]。而护理操作项目的工时测量则是护理工作量测量的基础[5]。根据各个护理操作项目的工时测量结果得出其所需护理时间,可以测算出各科室所需护士人数[6-7]。当前,国内对护理工作  相似文献   
7.
目的评价异丙酚和瑞芬太尼靶控静脉麻醉的诱导和术后苏醒过程。方法 ASAⅠ~Ⅱ级择期行腹腔镜胆囊切除手术患者45例,年龄均在20~55岁,将45例患者随机分为异丙酚复合瑞芬太尼靶控静脉麻醉组22例(A组)、静吸复合麻醉23组例(B组)。观察两组患者的麻醉诱导及行气管插管时,血压,心率情况,以及术后停药苏醒时间,术后的自主呼吸时间,术后拔管时间,术后定向力恢复时间,术后苏醒后意识状态,伤口疼痛评级以及有无恶心、呕吐不良反应发生等。结果 A组患者术后睁眼时间、定向力恢复时间、自主呼吸时间仅稍优于B组,但在拔管时间上,A组略晚于B组,从术后不良反应上来看,A组明显优于B组。结论与静吸复合麻醉相比较,异丙酚和瑞芬太尼靶控静脉麻醉术后患者恢复迅速,状态较好,且术后不良反应较少见。  相似文献   
8.
<正> 研究表明,心肌肌浆网钙泵(SERCA2)的异常在心力衰竭(心衰)的发展机制中发挥重要作用。很多因素可以调节SERCA2的活性,最主要的是受磷蛋白的调节。而受磷蛋白的磷酸化及去磷酸化分别由蛋白激酶A和磷酸酶1α调控。目前国内少见关于心衰蛋白激酶A和磷酸酶1α变化的报道。本实验通过用超容量负荷联合压力负荷制备家兔心衰模型,进而观察心衰时蛋白激酶A和磷酸酶1α的变化,从而探讨心衰的部分病理生理机制。  相似文献   
9.
目的 探究站点式培训在提高新入职护士理论基础和技能操作能力方面的作用。方法 选取2021年7—9月新入职的护士60名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试验组,每组30名。其中试验组采用站点式培训,对照组采用传统带教模式。比较两组护士的考核成绩,并采用问卷调查法了解两组护士对两种培训模式的满意度。结果 试验组护士在理论基础和实践技能操作方面的成绩均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对站点式培训的满意度显著高于传统带教模式,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 站点式培训对于新入职护士的理论和实践技能的提高具有显著效果,同时也能对新入职护士的临床实践能力进行全面、客观、公正的评价。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探讨基于自我效能理论的护理干预在心力衰竭患者易损期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2019年10月至2020年12月滨州医学院烟台附属医院收治的91例心力衰竭易损期患者作为研究对象,以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45例)和观察组(46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采用5A模式、基于自我效能理论的护理干预.比较两组心功能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