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0篇
  免费   0篇
基础医学   2篇
临床医学   7篇
内科学   1篇
神经病学   2篇
特种医学   2篇
综合类   13篇
预防医学   1篇
药学   1篇
中国医学   1篇
  2023年   1篇
  2019年   2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1篇
  2011年   3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4篇
  2008年   4篇
  2007年   6篇
  2006年   3篇
  2005年   1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0 毫秒
1.
目的 比较抗原修复对多聚甲醛固定脑组织冰冻切片免疫组化结果的影响。方法 成年SD大鼠用4%多聚甲醛经心腔灌注、固定后,分别经15%及30%蔗糖梯度脱水后进行冰冻切片(10μm),取相同部位切片20张,用兔抗Ach-M2受体多克隆抗体和小鼠抗DA-D2受体多克隆抗体作S-P免疫组化染色。结果 经抗原修复的冰冻切片组的阳性结果比未经抗原修复组有明显提高。结论 本实验首次发现多聚甲醛固定的组织冰冻切片经抗原修复可以提高免疫反应敏感性或提升抗体效价。机制可能与多聚甲醛固定后对抗原有封闭作用有关。  相似文献   
2.
支气管哮喘(以下简称哮喘)是世界范围内常见的慢性呼吸道疾病,据保守估计全世界至少有1亿人以上患有哮喘病,我国至少有2000万患者.在支气管哮喘缓解期的治疗中,以往常常单用糖皮质激素治疗,近年来认为长期吸入沙美特罗替卡松(糖皮质激素和β2受体激动剂的合剂)具有方便、起效快、疗效确切、用药量少、不良反应少等优点.我们对近年来诊治的支气管哮喘缓解期采用不同方法治疗,并进行了疗效对比研究,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3.
目的 探讨多重脑震荡(Multiple cerebral concussion,MCC)对大鼠平衡运动与认知功能的影响,并为二次冲击综合征(SIS)的临床诊断与治疗提供理论依据.方法 采用自制金属单摆式闭合性脑损伤装置复制三重的MCC大鼠模型;应用平衡木实验(BBT)及噪音横杆跑动实验(BWT)于伤后1~10d对MCC大鼠平衡运动与认知功能进行评价;运用SPSS11.5统计软件包分析测试结果.结果 与对照组(60.00±0.00)s比较,MCC组大鼠在伤后第1天平衡时间明显缩短至(54.50±13.89)s,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第2天开始恢复,至第4天恢复正常.BWT结果显示伤后第1天步入潜伏期明显延长,第2天开始恢复,至第10天尚未完全恢复正常,分别为:(20.54±21.89)s、(14.34±18.71)s、(14.50±20.76)s、(13.84±18.99)s、(9.48±15.51)s、(4.99±2.45)s、(5.98±7.28)s、(4.38±2.98)s、(5.60±9.28)s和(6.74±10.75)s.除第9天外,其他各时间点与对照组相比,差异均具有显著性(P<0.05).BWT评分结果 显示伤后第1~3天评分均显著低于对照组,分别为(4.07±1.91)s、(4.37±1.65)s和(4.37±1.65)s.结论 MCC大鼠存在不同程度的平衡运动与认知功能障碍,平衡功能恢复快,协调运动与认知功能恢复较慢.  相似文献   
4.
随着血液透析(hemodialysis,HD)患者的数量逐年增加,专有的血液透析血管通路成已为终末期肾病(end-stage renal disease,ESRD)患者所依赖的血液透析治疗的生命线。动静脉内瘘(arteriovenous fistulas,AVF)通常是接受HD患者的首选血管通路(vascular access,VA)。由于血管内膜增生导致的AVF通路狭窄、血栓形成,仍是导致AVF通路功能丧失的主要风险。多年来,经皮腔内球囊扩张血管成形术(percutaneous transluminal angioplasty,PTA)已经成为AVF狭窄的一线治疗方案,本文基于现有的研究,回顾了PTA治疗AVF狭窄的相关研究。  相似文献   
5.
目的观察罗格列酮与贝那普利联用治疗2型糖尿病微量白蛋白尿的疗效。方法100例2型糖尿病微量白蛋白尿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50例)和对照组(50例),治疗3个月后,评价罗格列酮与贝那普利联用对24h微量白蛋白尿的影响。结果两组治疗后24h微量白蛋白尿均有下降(P〈0.01),治疗组疗效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罗格列酮与贝那普利联用治疗能更好减少2型糖尿病微量白蛋白尿的产生。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糖尿病酮症好发年龄段、诱因,为糖尿病酮症的预防提供一定的理论依据。方法对笔者近10年来诊治的糖尿病酮症128例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主要发病年龄段为60岁以上老年人(占64.84%),主要诱因为急性感染(占53.12%),其次为不规则用药(占21.88%);而急性感染以尿路及上呼吸道感染为主(占80.47%)。结论老年糖尿病患者在急性感染特别是泌尿系、呼吸系统感染及不规则用药的情况下极易发生糖尿病酮症。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血清hs-CRP动态变化在预测心脑血管意外事件的意义。方法对我院近两年来心脑血管门诊的200例患者每月测定一次血清hs-CRP,根据测定结果分为三组,A组:当月测定值与上月无明显变化,共95例;B组:当月测定值较上月增高明显,但不超过上月测定值的2倍,共66例;C组:当月测定值较上月增高非常明显,达到上月测定值的2倍以上,共39例。回顾性分析发生心脑血管意外事件患者。结果A、B、C组各有5、7、25例发生心脑血管意外事件,心脑血管意外事件发生率分别为5.26%、10.61%、64.10%。结论血清CRP动态升高水平与心脑血管意外事件发生有明显的关系,当血清CRP动态升高水平1月内达到2倍以上时.是近期发生心脑血管意外事件的重要危险信号。  相似文献   
8.
目的建立三重脑震荡(MCC)大鼠模型,观察MCC鼠不同结构神经元及轴索的病理学变化,探索运动员多次脑震荡损伤机制。方法用金属单摆闭合性脑损伤打击装置复制大鼠MCC模型48只,随机分为1、2、4、8、16和24d组(n=8)。另设正常对照组(n=8)。定时戊巴比妥钠麻醉,4%多聚甲醛心腔灌注处死,取脑。用Nissl染色、Bielschowsky银染和Weil髓鞘染色显示神经元、轴索和髓鞘,对固缩变性神经元数目、轴索直径和髓鞘变性进行半定量分析。结果伤后:①1~24d皮层、海马和脑干网状结构神经元不同程度固缩变性,以2d组为重;②轴索不同程度的肿胀、变形、排列紊乱、收缩球形成;轴索直径平均值均大于对照组,以2、4d组最为明显(P〈0.05);③髓鞘肿胀、淡染,灰度值增高,与对照组相比,1~16d组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大鼠MCC后,脑神经元出现不同程度弥漫性的固缩变性,轴索肿胀、髓鞘淡染的病理改变。  相似文献   
9.
目的对8例老年甲状腺机能减退症的误诊原因进行分析。指出老年甲状腺机能减退症的一些常见误诊原因,减少误诊。方法根据8例患者不同的临床表现,分析其误诊原因。结果8例患者分别以呼吸、神经、心血管系统及贫血、浮肿、消化道症状为主要表现而误诊。结论凡是有上述六方面的临床症状而治疗效果不佳者,及时做甲状腺机能减退症的相关检查,避免对该病的误诊。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多重脑震荡(Multiplecerebralconcussion,MCC)对大鼠平衡运动与认知功能的影响,并为二次冲击综合征(SIS)的临床诊断与治疗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采用自制金属单摆式闭合性脑损伤装置复制三重的MCC大鼠模型;应用平衡木实验(BBT)及噪音横杆跑动实验(BWT)于伤后1~10d对MCC大鼠平衡运动与认知功能进行评价;运用SPSS11.5统计软件包分析测试结果。结果与对照组(60.00±0.00)s比较,MCC组大鼠在伤后第1天平衡时间明显缩短至(54.50±13.89)s,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第2天开始恢复,至第4天恢复正常。BWT结果显示伤后第1天步入潜伏期明显延长,第2天开始恢复,至第10天尚未完全恢复正常,分别为:(20.54±21.89)s、(14.34±18.71)s、(14.50±20.76)s、(13.84±18.99)s、(9.48±15.51)s、(4.99±2.45)s、(5.98±7.28)s、(4.38±2.98)s、(5.60±9.28)s和(6.74±10.75)s。除第9天外,其他各时间点与对照组相比,差异均具有显著性(P(0.05)。BWT评分结果显示伤后第1~3天评分均显著低于对照组,分别为(4.07±1.91)s、(4.37±1.65)s和(4.37±1.65)s。结论MCC大鼠存在不同程度的平衡运动与认知功能障碍,平衡功能恢复快,协调运动与认知功能恢复较慢。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