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7篇
  免费   0篇
临床医学   8篇
特种医学   2篇
综合类   4篇
预防医学   1篇
药学   2篇
  2014年   2篇
  2013年   1篇
  2011年   3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4篇
  2008年   4篇
  1993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
目的 探讨软骨肉瘤的影像学诊断.方法 回顾性分析44例软骨肉瘤的影像学表现.结果 44例软骨肉瘤X线、CT示大片状骨破坏31例,斑片状骨破坏13例;骨破坏边界模糊36例,边界清晰8例;有分隔5例.钙化37例,其中可见弧形钙化9例,无钙化7例.显示软组织肿块29例.20例MRI检查中,T1WI 15例呈等信号,其内可见斑片状低信号(与肌肉信号比),其中2例可见条状高信号分隔,3例呈不均匀低信号,2例呈不均匀高信号.T2WI呈不均匀高信号(与肌肉信号比),其间可见斑点状低信号,其中10例呈囊状高信号,其间可见低信号分隔.19例CT或MRI增强检查中,呈环形小叶状壁样、弓状强化.结论 软骨肉瘤影像学表现有一定特征,影像学对其诊断有重要价值.  相似文献   
2.
目的 探讨侵袭骺板肿瘤和肿瘤样变的影像学表现.方法 回顾性分析40例侵袭骺板的肿瘤及肿瘤样变的影像学表现.结果 40例侵袭骺板中,局灶型34例,其中干骺端24例,跨越骺板7例,骨骺端3例;广泛型6例,其中淋巴瘤2例,尤文氏肉瘤2例,骨母细胞瘤2例.侵袭骺板肿瘤及肿瘤样变影像学表现各有其特点,骨破坏、密度改变、边缘硬化和钙化多见.结论 侵袭骺板的肿瘤及肿瘤样变影像表现各有特点,影像诊断及鉴别诊断有重要价值.  相似文献   
3.
外周恶性纤维组织细胞瘤影像学诊断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外周恶性纤维组织细胞瘤的影像学诊断。方法:回顾性分析经手术病理证实的16例外周恶性纤维组织细胞瘤患者的直接数字化X线摄影、CT、MRI影像学资料。结果:6例骨恶性纤维组织细胞瘤患者,行直接数字化X线摄影检查6例,CT检查4例,显示不规则溶骨性破坏,其中2例可见片状高密度,骨膜反应;行MRI检查4例,T1WI呈不均匀等信号(与肌肉信号比),T2WI呈以高信号为主的混杂信号(与肌肉信号比),其中2例可见显著高信号,2例MRI增强呈不均匀明显强化;6例中4例显示巨大软组织肿块。10例软组织恶性纤维组织细胞瘤患者,行MRI检查10例,T1WI呈等信号,其中4例可见低信号,2例可见高信号,T2WI呈不均匀高信号,其中4例可见低信号及显著高信号,8例MRI增强呈不均匀明显强化;行CT检查2例,直接数字化X线摄影检查1例,显示骨皮质侵蚀破坏。结论:影像学对外周恶性纤维组织细胞瘤诊断有重要价值。  相似文献   
4.
目的:观察先兆子痫患者剖宫产麻醉前应用芬氟合剂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精神高度紧张的先兆子痫拟行剖宫产麻醉的产妇82例,根据麻醉前是否应用芬氟合剂分为两组。实验组在产妇入手术室,开通静脉后,静脉注射芬氟合剂半量,进行麻醉穿刺操作,对照组麻醉前不参与静脉注射芬氟合剂,直接进行麻醉穿刺。记录两组产妇麻醉期间紧张情况,配合能力,血压,心率,子痫发生例数, SPO2和新生儿 Apgar 评分。结果实验组麻醉期间镇静效果适度,血压、心率下降适度,两组均未见子痫发生,新生儿 Apgar 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芬氟合计在先兆子痫产妇,剖宫产麻醉之前用药,可以改善产妇的紧张情绪,降低产妇麻醉期间应激反应的严重程度,降低麻醉风险,保障母子平安。  相似文献   
5.
继续教育是对专业技术人员进行知识更新、补充、拓展和能力提高的一种高层次的追加教育[1]。在构建和谐社会、服务和保障民生的大背景下,医护人员继续教育必须积极应对新形势的需要,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全面提升其前瞻性、规范性和实效性。我市医护人员的继续教育已有良好基础,要进一步推进以医护人员为核心的继续教育工作体系和长效  相似文献   
6.
血管畸形和中间性血管肿瘤的影像鉴别诊断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血管畸形和血管中间性肿瘤的影像鉴别诊断.方法 回顾性分析58例血管畸形和血管中间性肿瘤患者的影像表现.结果 血管畸形42例,CT与MRI显示病变边缘均呈不规则形,边界清晰,CT与X线显示5例病变对邻近骨质产生压迫改变.31例MRI中,T2WI 3例旱较高信号(接近脂肪信号),28例呈混杂高信号(高于脂肪信号),其中20例在病变区显示圆形血管样高信号.血管中间性肿瘤16例,CT与MRI显示7例肿块呈类圆形,边界规则,8例肿块呈分叶状,1例边缘呈"蟹爪"状,5例瘤周可见水肿和占位效应,CT与x线显示3例周围骨质产生侵蚀改变,2例肿瘤在骨内可形成溶骨性破坏.11例MRI中,T2WI11例呈较高信号.结论 血管畸形和血管中间性肿瘤影像表现不同.  相似文献   
7.
8.
目的 探讨软组织血管瘤和血管畸形术后复发原因。方法 对102例血管瘤和血管畸形术后又出现病变的部位、磁共振血管成像表现(MRA)、手术、病理进行分析。结果 手术部位复发57例,近手术部位出现病变41例,另一部位出现病变4例:46例MRA中14例显示深静脉畸形,100例血管细胞无增生,其中8例术中可见血流压力高。2例血管细胞增生。结论 血管畸形复发原因是病变范围广手术不易彻底切除,动静脉瘘另一复发原因是动眯血冲击性灌注;中间性血管瘤复发原因是血管肿瘤细胞增生。  相似文献   
9.
随着~(192)铱后装腔内放疗机在临床上的广泛应用,食管癌放疗后良性溃疡的发生率明显增高,已成为食管癌放疗的严重并发症。1984年,Hishikawa等[1]曾报告过食管体外照射合并腔内放疗发生良性溃疡,1986年杨宗贻等[2]对良性溃疡发生机理及良恶性溃疡的鉴别做了讨论,本文对26例食管癌放疗后良性溃疡的临床观察及护理报告如下。临床资料男15例,女11例,年龄48—80岁,平均年龄63岁,早期溃疡(放疗中放疗结束时出现的溃疡)15例,晚期溃疡(放疗结束后出现的溃疡)11例,本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肾上腺嗜铬细胞瘤的CT、MRI表现特征。方法分析经手术病理证实的肾上腺嗜铬细胞瘤26例28个病灶的CT、MRI表现。结果肿块直径〈3cm 4个,3~5cm8个,〉5cm16个,平均直径为6.5cm。CT表现(17例19个病灶):平扫密度均匀4个,不均匀15个,伴有坏死囊变11个,有出血4个,弧形或斑点状钙化5个。增强后双期强化4个,不均匀强化15个,11个囊变和坏死区未见强化。MRI表现(9例):T1WI均匀等信号1例,片状低信号6例,稍高出血信号2例;T2WI均匀等信号1例,不均匀高信号8例。增强后6例早期不均匀明显强化;3例肿块延迟3min后逐渐强化。结论肾上腺嗜铬细胞瘤的CT、MRI表现有一定的特征,结合临床资料多可明确诊断。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