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2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1篇
耳鼻咽喉   2篇
基础医学   2篇
临床医学   8篇
内科学   2篇
神经病学   15篇
特种医学   1篇
外科学   1篇
综合类   11篇
预防医学   1篇
  2017年   2篇
  2013年   3篇
  2012年   4篇
  2011年   3篇
  2010年   5篇
  2009年   2篇
  2008年   2篇
  2007年   3篇
  2006年   3篇
  2005年   3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5篇
  1999年   4篇
排序方式: 共有4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颅脑手术后在手术区伴发血肿多见,但在远隔部位血肿少见.我科自2007年3月至2008年7月共进行择期手术387例,其中发生4例远隔部位血肿,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2.
我院自 1 994年 4月~ 2 0 0 0年 4月共收治 31例痉挛型脑瘫患者 ,对其施行了选择性脊神经后根切断术 ,现报告如下 :1 临床资料1 .1 一般资料 :本组 31例全部为痉挛型或痉挛为主混合型。男2 8例 ,女 3例。年龄最小 4岁 ,最大 1 4岁 ,平均 7岁~ 34岁。病因 :难产窒息 1 0例 ,早产 1 4例 ,明确产份 3例 ,孕期服药 3例 ,脑炎后患病 1例。所有病人肌张力高 ,有腱反射亢进 ,踝阵挛、髌阵挛。有病理反射者 2 0例。1 .2 手术方法 :1显露 :全麻下腰骶后正中切口 ,显露 L2 ~ L5椎板。在切除时注意保留两侧小关节 ,头低位切开硬脊膜 ,找两侧 L2…  相似文献   
3.
李东原  邢颖  吕民  田宇 《中国老年学杂志》2006,26(11):1462-1463
目的 探讨年龄在脑动脉瘤手术时机选择中的参考价值。方法 回顾分析56例动脉瘤性蛛网膜下腔出血患者,依据患者年龄分为〈50岁组(24例)和≥50岁组/1(32例)。对两组等待手术期间再出血发生率作统计学分析。结果 〈50岁组发生再出血2例(8.3%)≥50岁组发生再出血10例(31.3%)(P〈0.05)。结论 年龄可以作为选择脑动脉瘤夹闭手术时机的一个参照指标,年龄大、动脉硬化重的患者应尽早手术以防动脉瘤再破裂。年轻患者在血管痉挛期内再破裂可能性小,可适当延期手术。  相似文献   
4.
在涉及脑动脉瘤夹闭术、颅底肿瘤切除术等的颅底手术中,为得到更好的术野显露,往往需要尽可能开低骨窗,使骨窗下缘更接近前颅底.此时对于额窦发育较大的患者,常不可避免地要打开额窦.我们在临床工作实践中总结出一种安全、简便的打开额窦的方法,应用于脑动脉瘤夹闭手术患者,取得较好的临床效果,现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5.
颅脑手术后在手术区伴发血肿多见,但在远隔部位血肿少见.我科自2007年3月至2008年7月共进行择期手术387例,其中发生4例远隔部位血肿,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6.
颅脑手术后在手术区伴发血肿多见,但在远隔部位血肿少见.我科自2007年3月至2008年7月共进行择期手术387例,其中发生4例远隔部位血肿,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7.
颅脑手术后在手术区伴发血肿多见,但在远隔部位血肿少见.我科自2007年3月至2008年7月共进行择期手术387例,其中发生4例远隔部位血肿,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8.
目的评价神经外科系统疾病并发医院获得性肺炎(HAP)的危险因素。方法利用荟萃分析对2001-2009年神经外科相关疾病合并医院获得性肺炎危险因素的文献进行定量分析,计算每个危险因素的综合OR值。结果检索2001-2009年文献,共有17篇符合该次调查范围,17篇文章共统计9386例患者,其中2490例发生HAP,发生率为26.53%;有12个因素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分别为:机械通气、意识障碍、鼻饲、吞咽困难、肺部疾病、使用H2阻滞剂、住院天数、气管切开、糖尿病、年龄、吸烟史、预防应用抗菌药物,发生相关因素的感染率在22.89%~65.94%。结论机械通气、意识障碍、鼻饲、吞咽困难、肺部疾病、使用H2阻滞剂、住院天数、气管切开、糖尿病、年龄、吸烟史、预防应用抗菌药物等是神经外科系统疾病并发医院获得性肺炎的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立体定向仪引导颅骨钻孔置管吸引术和应用简易marker定位法引导颅骨钻孔置管吸引术治疗中等量高血压脑出血(HICH)2种术式的优缺点,为临床医师选择治疗中等量HICH的合理术式提供参考。方法:选取因HICH急诊入本院行颅骨钻孔置管吸引术患者43例,依照患者家属意愿,采用立体定向颅骨钻孔置管吸引术治疗20例(立体定向组),应用简易marker定位法引导颅骨钻孔置管吸引术治疗23例(简易定位组),均为中等出血量(30~70 mL)的基底节区HICH患者。观察并记录患者术后第1和3天血肿清除率、术后引流管留置时间、引流管在血肿腔内的长度、术后置管精确度、术后并发症和术后6个月格拉斯哥预后评分(GOS评分)。结果:与简易定位组比较,立体定向组患者术后置管精确度、术后第1天血肿清除率和术后6个月GOS评分明显升高(P<0.05),术后第3天血肿清除率、术后引流管留置时间、并发症发生率和再出血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于中等量HICH患者,立体定向引导颅骨钻孔置管吸引术临床效果确切。及早清除颅内血肿可能更有利于改善患者HICH远期预后,值得临床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0.
颅脑手术后在手术区伴发血肿多见,但在远隔部位血肿少见.我科自2007年3月至2008年7月共进行择期手术387例,其中发生4例远隔部位血肿,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