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7篇
  免费   3篇
临床医学   1篇
皮肤病学   1篇
综合类   1篇
预防医学   27篇
  2024年   1篇
  2019年   1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2篇
  2010年   2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7篇
  2007年   2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1篇
  2002年   3篇
  1999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3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了解连云港市学校结核病流行及发展状况,为学校结核病危险因素分析及防控工作提供参考依据.方法 收集2008-2017年连云港市在校学生和教师肺结核疫情数据资料,运用回顾性流行病学方法描述和分析学校结核病流行状况.结果 2008-2017年连云港市共报告学校肺结核病1 112例,年平均报告发病率(14.03/10万)和病原学阳性患者年平均发病率(4.52/10万)均呈逐年下降趋势(Z值分别为4.55和6.83,P值均<0.01),第二季度尤其是4月高发(季度及月份分布的x2值分别为68.44,94.99,P值均<0.01);病例平均年龄(20.11±7.54)岁,16~21岁为高发年龄段(74.19%);男、女比为1.87∶1;汉族最多(99.64%),其余为回族、土家族、维吾尔族.教师与学生的报告发病率呈正相关(rs =0.93,P<0.01);学校人群与普通人群在性别、病人来源、病原学结果、治疗分类、病原学阳性患者治疗结局等方面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x2值分别为49.54,528.27,63.55,121.40,9.80,P值均<0.05).结论 连云港市学校结核病报告发病率总体呈逐年递减的趋势,应进一步加强学校结核病防控工作.  相似文献   
2.
1998年12月,连云港市灌云县宁海乡发生了起经水传播的甲型副伤寒暴发.经市、县卫生局、卫生防疫站的共同努力,于12月底成功地扑灭了疫情、连云港市是伤寒非流行区,近十年来,年发病率一直控制在2.4/10万以下.从1953年连云港市有疫情记载以来,从未发生过甲型副伤寒暴发.本次暴发既不在流行区,又不在流行季节.现将本次疫情调查情况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在城区实施PPM-DOTS项目的效果情况.方法:对项目实施前后的患者发现、转诊、诊疗、管理及人员情况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项目实施前后,新涂阳患者年登记率分别为1.87/10万和37.38/10万:初诊患者查痰率分别为42.08%和73.91%;初、复治涂阳治愈率分别为50.00070、55.55%和92.32%、86.49%;初治涂阳2个月和3个月末痰涂片阴转率分别为46.43%、50.00%和90.89%、91.47%,以上指标经卡方检验均有显著性差异.结论:PPM-DOTS的实施使城区结核病的发现率、治愈率、痰涂片阴转率有了显著提高.  相似文献   
4.
震后北川县擂鼓镇区卫生防病工作的做法与体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擂鼓镇隶属于北川羌族自治县,距北川县城仅7km。震前全镇人口18938人,镇区人口仅约2000余人。该镇在汶川大地震中破坏严重,人员伤亡近3000人,约70%以上的房屋倒塌或严重受损,镇区医疗机构及行政组织均遭严重破坏。由于北川县城在地震中成为废墟,震后的擂鼓镇成为北川县救灾工作  相似文献   
5.
目的掌握连云港市病毒性脑膜炎发生流行趋势及病原学。方法对该市8所县区级以上医院开展病毒性脑膜炎病例监测,收集部分住院病例脑脊液及咽拭子标本,采用RT-PCR方法检测病原体。结果连云港市病毒性脑膜炎发病率由2006年的30.40/10万,下降到2008年的16.60/10万,下降了45.4%;灌云县下降了80.2%,赣榆县上升了47.2%。病毒性脑膜炎病例集中发生在夏季(5月底—9月初);病例多集中发生在5~20岁之间的人群,但5~9岁人群为发病高峰。对10份咽拭子标本进行检测,有1份检出EV-71病毒。结论应进一步完善病毒性脑膜炎的监测及病原学研究,为制定防控措施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6.
目的 为研究医用诊断X射线工作者接触小剂量辐射致癌症和非癌症健康效应提供科学的基础数据。方法 对定群队列人群进行第五次调查,收集1950-2011年间癌症发病资料,其相对危险(RR)采用SPSS 13.0软件计算。结果 连云港市定群队列研究共432人,放射组194人,对照组238人,失访21人,累计观察人年数26 013。发生恶性肿瘤36例,经性别、年龄调整,放射组全部癌症的相对危险RR=1.6,95% CI为0.82~3.29;食管癌、胃癌相对危险小于1,甲状腺癌1例、垂体瘤1例、鼻咽癌1例、白血病2例均出现在放射组。结论 放射组和对照组癌症发病率不存在显著差异,可能是样本量不足的缘故。随着年龄的增长,癌症发病人数呈倒"U"字型趋势,放射组趋势更为明显,还需进一步结合全省和全国的调查数据进行分析。  相似文献   
7.
8.
江苏田湾核电站周围居民2005-2006年恶性肿瘤发病情况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田湾核电站是我国大陆建立的第3座核电站,30km范围内大约有100万常住人口,连云港市区(辖新浦区、海州区、连云区)均在此范围内。2006年12月,江苏田湾核电站1号机组成功实现并网发电。为了更全面的掌握发电前核电站周围30km范围内居民恶性肿瘤发病情况,笔者对2005~2006年“连云港市恶性肿瘤登记报告系统”中登记的新浦、海州、连云3区居民(3个区都在30km范围以内)恶性肿瘤发病情况进行了分析,并与前期所做的2001~2004年回顾性调查资料进行补充对比,从而全面掌握田湾核电站运行前恶性肿瘤发病的本底资料与流行特征的变化情况,为今后分析评估核电站对周边居民健康状况的影响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9.
10.
目的探讨连云港市病毒性脑膜炎暴发的流行特征及其影响因素。方法采样统一的流行病学调查表对病例进行调查,收集2004年以来全市各县区病毒性脑膜炎住院病例资料,进行流行病学及临床资料分析;采用1∶2配比病例对照研究的方法分析流行因素;23份脑脊液标本送江苏省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检测,并进行病毒分离。结果2004-2005年全市各县区病毒性脑膜炎病例呈现散发状态;2006年1~7月份共查出病例数为968例,从6月份起出现疫情上升,1县2区出现暴发,7月份达高峰,暴发病例为473例,占全市总病例数的48.86%;主要累及15岁以下儿童,占94.44%;男性多于女性,男女比为2.65∶1;主要临床症状体征为发热、头痛、呕吐、脑膜刺激征阳性、脑脊液有核细胞增多。饭前洗手与多吃瓜果为保护因素,说明该病与不良卫生习惯有关系。23份脑脊液经PCR检测,16份Echo30肠道病毒阳性,并进行病毒分离。结论2006年夏季江苏省连云港市病毒性脑膜炎出现一次暴发并波及1县2区,致病病原体为Echo30肠道病毒,不良卫生习惯可能是导致该病发生流行的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