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篇
  免费   0篇
临床医学   1篇
内科学   1篇
特种医学   1篇
综合类   1篇
药学   3篇
  2022年   3篇
  2017年   1篇
  2013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1.
小儿支原体肺炎与衣原体肺炎均属于非典型肺炎,临床表现和实验室检查均无典型特征,临床诊断极易混淆[1,2].本文回顾性分析了我院2009年1月-2012年6月收治的64例支原体肺炎患儿和41例衣原体肺炎患儿胸部CT的检查结果,探讨两种肺炎的CT影像差异. 资料与方法 1.一般资料诊断支原体肺炎患儿(支原组)64例,男38例,女26例,年龄1-12 (5.9±2.8)岁;  相似文献   
2.
目的 探讨灌注加权成像(PWI)联合弥散加权成像(DWI)对急性期脑梗死的诊断价值.方法 采用回顾性研究方法,收集56例发病时间1~72 h(其中20例为超急性期脑梗死,发病时间<6 h;36例为急性期脑梗死,发病时间7~72 h)的老年脑梗死病人的临床及影像资料.所有病人均进行PWI和DWI检查,主要观察指标:患侧脑...  相似文献   
3.
白血病患者化疗后肺部真菌感染CT影像特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窦文广  朱止平  陈杰  胡莹  岳军艳  吴清武 《江苏医药》2013,39(16):1933-1934
目的 分析白血病患者化疗后肺部真菌感染CT影像特征.方法 白血病化疗后合并肺部并发症患者121例中,50例合并肺部真菌感染(A组),71例合并其他肺部并发症(B组),比较两组CT影像特征.结果 A组患者CT晕征和空气新月征阳性率明显高于B组(72.0%和50.0%vs.38.0%和2.8%)(P<0.05);A组患者支气管血管束和肺叶段实变阳性率明显低于B组(24.0%和28.0% vs.60.6%和87.3%)(P<0.05);两组粟粒样结节检出阳性率相仿(2.0%vS.2.8%)(P>0.05).结论 CT晕征和空气新月征是白血病化疗后合并肺部真菌感染的主要CT影像特征.  相似文献   
4.
5.
目的:探讨计算机体层成像(computed tomography,CT)对腮腺多形性腺瘤(pleomorphic adenoma,PA)与沃辛瘤(Warthin tumor,WT)的诊断与鉴别诊断价值.方法:回顾并分析经病理学检查确诊的25例PA与20例WT的临床及影像学资料.患者均行颌面部CT平扫及增强扫描.结果:2...  相似文献   
6.
目的 探讨初治继发性肺结核不同CT征象外周血淋巴细胞亚群的差异.方法 采用回顾性分析,搜集2020年1月 ~2021年6月初治药物敏感继发性肺结核患者65例,治疗前均行胸部CT检查及外周血淋巴细胞亚群绝对计数检测(CD3+、CD8+、CD4+T淋巴细胞绝对计数及CD4+/CD8+比值、B淋巴细胞绝对计数、NK细胞绝对计...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背部弹力纤维瘤(EFD)的 CT 和 MRI 表现及其诊断价值,提高对 EFD 的认识。方法回顾性分析经手术病理证实的20例(36个病灶)EFD 患者的 CT 或 MRI 图像,其中12例行胸部 CT 平扫,4例行胸部 MRI 平扫,4例行肩部 MRI 平扫,分析其 CT 及 MRI 表现特点。结果①EFD 发病部位均位于肩胛骨内侧前锯肌与胸壁间的脂肪间隙内,表现为扁平椭圆状或半圆形的软组织肿块,与肌肉密度(信号)相似,内均见沿病灶长轴分布的脂肪密度(信号)间隔;病灶边缘不规整,病灶外侧与前锯肌和肩胛骨交界部分界不清,脂肪间隙消失。②EFD 男女性发病率、单双侧发病率及左右侧病灶大小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0.05),其中女性发病率及双侧发病率较高,以右侧病灶较大。结论①EFD 发病部位固定,影像学表现特殊,CT 及 MRI 检查可明确诊断。②肩胛骨与胸壁之间的机械性摩擦可能是肿瘤生长的协同因素。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