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篇
  免费   3篇
  国内免费   2篇
临床医学   4篇
外科学   2篇
  2024年   1篇
  2019年   2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
1.
目的探讨不同剂量右美托咪定对先天性心脏病患儿体外循环术后急性肾损伤的影响。方法择期拟行房间隔缺损、室间隔缺损修补的患儿180例,随机分为观察1组、观察2组和对照组,观察1、2组于麻醉诱导前10min静脉注射右美托咪定1μg/kg负荷量,随后观察1组以0.4μg/(kg·h)速率泵注至术后12h,观察2组以0.5μg/(kg·h)速率泵注至术后12h,对照组静脉泵注生理盐水。记录3组患者术后48h内每小时尿量,于术前(T_0)、麻醉诱导后30min(T_1)、体外复温后1h(T_2)、术后24h(T_3)、术后48h(T_4)时测定血清肌酐(serum creatinine,SCr)和尿N-乙酰-β-D氨基葡萄糖苷酶(N-acetyl-beta-D-glucosaminidase,NAG)水平,监测3组心率、平均动脉压、中心静脉压,比较3组术后48h内急性肾损伤发生率。结果 3组T_0~T_4心率、平均动脉压、中心静脉压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3组T_0、T_1时血清SCr和尿NAG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T_3时观察1、2组血清SCr[(63.8±15.6)、(55.4±19.2)μmol/L]和尿NAG水平[(84.2±43.4)、(67.6±35.2)u/L]低于对照组[(72.6±27.2)μmol/L、(135.3±68.5)u/L],观察2组低于观察1组(P0.05),T_4时观察1、2组血清SCr[(61.4±13.4)、(56.2±17.6)μmol/L]和尿NAG水平[(74.6±38.5)、(53.5±29.6)u/L]低于对照组[(75.4±24.2)μmol/L、(126.0±63.2)u/L],观察2组低于观察1组(P0.05);观察2组(6.67%)、观察1组(20.69%)和对照组(38.98%)急性肾损伤发生率依次升高(P0.05)。结论右美托咪定可降低体外循环下先天性心脏病患儿术后急性肾损伤发生率,以0.5μg/(kg·h)速率泵注至术后12h优于0.4μg/(kg·h)速率。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3周肌肉振动治疗结合常规康复方案对脑卒中后肩-手综合征(SHS)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0例患者随机分为振动与常规康复结合组(试验组,20例)、振动组(对照组A组,20例)、常规组(对照组B组,20例),肌肉振动治疗由经过专门培训的治疗师进行,每次用时20 min,每日治疗1次,每周治疗5天,持续治疗3周。干预前后采用肩-手综合征评分标准对患手及腕关节疼痛、肿胀及患侧肱骨关节活动度进行评定,同时采用手及腕部Fugl—Meyer评分法(0—24分)对患手及腕功能进行评定。结果:干预前各组基线值无显著意义差别(P0.05)。三组SHS疼痛、肿胀得分均有所降低(P0.05),Fugl-Meyer评分提高(P0.05)。组内对比,干预后结合组及振动组肱骨外展及肱骨外旋得分有所降低(P0.05),常规组无明显变化(P0.05)。三组组间比较,干预后结合组SHS疼痛、肿胀,肱骨外展及肱骨外旋得分较常规组低(P0.05);FuglMeyer评分(FMA)较两对照组高(P0.05);结合组疼痛、肿胀得分较振动组低(P0.05);结合组肱骨外旋及外展得分与振动组无明显差异(P0.05)。干预后两对照组SHS疼痛、肿胀、肱骨外展、肱骨外旋及Fugl-Meyer评分得分无明显差异(P0.05)。试验过程中不良反应轻微而且短暂。结论:肌肉振动治疗结合常规康复可以更加有效地减轻脑卒中后肩-手综合征的肿胀、疼痛症状,促进手及腕部功能恢复;肌肉振动治疗可以扩大肱骨外展及外旋活动度;肌肉振动治疗的可接受性强,刺激过程中未见明显不良反应。  相似文献   
3.
朱昌娥  魏嵘  陈文华  余波  缪云 《中国康复》2017,32(4):333-336
正疼痛是一种复杂的生理心理活动,包括伤害性刺激作用于机体所引起的痛感,以及机体对伤害性刺激的痛反应[2]。疼痛的常见治疗方法包括药物治疗与非药物治疗,药物治疗的慢性病理性疼痛患者,仅有30%~40%患者疼痛可以缓解50%[2],那么对于严重疼痛患者,也许对非药物治疗的需求会更加明显。各种有创或无创头颅刺激技术因可以调节刺激区域神经系统功能而被认为具有镇痛潜能[4],经颅直流电刺激  相似文献   
4.
5.

目的 分析患儿胸腔镜下肺切除术后肺部并发症(PPCs)的危险因素。
方法 回顾性分析行胸腔镜肺切除术566例患儿的临床资料,男334例,女232例,年龄≤6岁,ASA Ⅰ或Ⅱ级。根据患者术后7 d内是否发生PPCs分为两组:PPCs组和非PPCs组。将单因素分析中P≤0.2以及临床认为可能有意义的协变量纳入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绘制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并计算曲线下面积(AUC)。
结果有123例(21.7%)发生PPCs。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单肺通气时间长、单肺通气时呼吸频率快、手术医师经验不足是PPCs的独立危险因素,术中最大PEEP升高(最大为7 cmH2O)是保护因素。预测模型为Logit(P)=-4.410+0.006×单肺通气时间+0.063×单肺通气呼吸频率+0.569×手术医师经验不足(赋值为1)-0.160×最大PEEP值,该模型预测患儿胸腔镜肺切除术PPCs发生率的AUC为0.682(95%CI 0.631~0.734),敏感性76.4%,特异性69.6%。
结论单肺通气时间长、单肺通气时呼吸频率快、手术医师经验不足是患儿胸腔镜肺切除术PPCs的危险因素,术中最大PEEP升高是PPCs的保护因素。  相似文献   
6.
目的:系统评价机器人辅助训练改善脑卒中患者上肢功能障碍。方法:计算机检索Pub Med、Science Direct、The Cochrane Library、Web of Knowledge、CNKI、万方、维普数据库中关于机器人辅助训练偏瘫上肢的随机对照试验(RCT),检索时间均从建库至2015年2月,2名研究者按照纳入标准和排除标准独立筛选文献、提取资料和质量评价后,采用Rev Man 5.0软件进行meta分析。结果:最终纳入9个RCT,共356例患者。与常规康复训练比较,机器人辅助训练改善脑卒中患者上肢功能障碍更加有效。结论:机器人辅助训练改善脑卒中患者上肢运动功能障碍优于常规康复训练,但仍需进行大样本、高质量和长期随访的临床随机双盲对照试验以提供证据的可靠性。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