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3篇
  免费   0篇
临床医学   3篇
内科学   1篇
外科学   1篇
综合类   6篇
预防医学   1篇
中国医学   1篇
  2024年   1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1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5篇
  200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93 毫秒
1.
目的:探讨超声与CT对小肝癌的联合诊断价值。方法:收集均行超声及CT检查并经手术病理证实的小肝癌病例共29例(31个瘤灶),分析两种检查方法对小肝癌的诊断符合率及联合诊断符合率。结果:超声诊断20个瘤灶,CT诊断有27个瘤灶,两者联合诊断为29个瘤灶,超声、CT、超声联合CT对小肝癌诊断的符合率分别为64.5%、87.1%、93.5%。结论:联合超声及CT有助小肝癌的诊断。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成人幕上原始神经外胚层肿瘤(primitive neuroectodermal tumors,PNET)的影像学特点,以提高对本病的认识。方法回顾性分析经手术病理证实的6例成人幕上PNET的CT及MRI表现(其中CT检查2例、MRI检查4例)。结果 6例PNET中,位于幕上大脑半球颞叶3例、额顶叶2例及基底节区1例。肿瘤实质CT平扫2例均呈稍高密度;4例经MRI扫描,T1WI呈等、稍低信号,T2WI呈等、稍高信号,增强扫描肿瘤实质明显强化2例、轻度强化2例。病灶体积较大,内含囊变/坏死4例、出血2例及流空血管1例,边界较清,瘤周无或轻度水肿5例,大片水肿1例。结论充分认识成人幕上PNET的影像学表现特征,有助于提高术前诊断率。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多层螺旋CT最大密度投影重建技术对颅盖骨线状骨折的诊断价值。方法:收集多层螺旋CT常规10mm层厚横断面图及1.25mm层厚横断面图与最大密度投影后处理(MIP)联合诊断的颅盖骨线状骨折病例49例,利用16层螺旋CT行头部非螺旋平扫检查,对比3种方法对颅盖骨线状骨折的诊断价值。结果:49例颅盖骨线状骨折病例中,最大密度投影(MIP)对显示骨折49例,10mm层厚横断面图显示骨折36例,1.25mm层厚横断面图显示骨折43例。结论:多层螺旋CT最大密度投影重建技术可以明显提高颅盖骨线状骨折的诊断,应该作为头部外伤CT检查的一种常规观察方法。  相似文献   
4.
朱峰正  朱林  黄阳光  梁玲俐  蔡锦杏 《四川医学》2017,38(12):1447-1450
目的探讨磁共振弥散加权成像(DWI)技术应用于宫颈癌的诊断及治疗效果评估中的价值。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宫颈癌患者60例(病例组),收集时间2015年6月至2017年1月,同期宫颈检查正常的妇女30例(对照组),采用DWI技术检测两组妇女并比较ADC值,并根据病理学检查结果分层分析不同宫颈癌特征患者的ADC值,对比治疗前后不同临床疗效患者的ADC值。结果病例组宫颈组织的ADC值显著的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宫颈鳞癌与腺癌患者的ADC值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FIGO分期为Ⅰ期、Ⅱ期的宫颈癌患者与Ⅲ期、Ⅳ期的宫颈癌患者的ADC值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不同分化程度的宫颈癌患者ADC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随着分化程度的降低,ADC值越来越小;经过治疗,共获得CR患者14例、PR患者28例、SD患者15例、PD患者3例;治疗后,CR+PR患者的ADC值显著的高于SD+PD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DWI技术应用于宫颈癌的诊断及治疗效果评估具有重要的临床实用价值。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磁共振扩散张量成像(DTI)在急性脑梗死患者的诊断及运动功能评估的价值。方法分析49例不同时间窗的急性脑梗塞病人的MRI影像资料,所有病人均行常规MRI、DWI及DTT扫描,测量FA值、ADC值,DTT评估梗死灶与皮质脊髓束的关系。结果梗死不同时期,随着时间的推移FA值呈降低趋势,ADC值呈逐渐升高趋势。超急性期、急性期病灶中心区与边缘带的FA值及ADC值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根据弥散张量纤维束(DTT)成像梗死灶与皮质脊髓束关系分为不累及、受压无中断、破坏中断减少,破坏组及受压组的FA值、ADC及NIHSS评分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磁共振扩散张量成像在急性脑梗死中FA及ADC值具有特征性演变规律,可评估急性脑梗死缺血半暗带情况,DTT可以显示梗死灶对皮质脊髓束的影响,有利于评估预后。  相似文献   
6.
摘要:目的:探讨周围型肝内胆管细胞癌的MR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例经病理证实的周围型胆管细胞癌的MRI平扫和动态增强扫描表现。结果:所有病灶均显示满意,动态、平扫增强符合率为94.1%。结论:MR平扫与动态增强相结合,具有特征性,为周围型肝内胆管细胞癌患者的MR诊断、鉴别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肾脏上皮样血管平滑肌脂肪瘤(epithelioid angiomyolpoma,EAML)的CT影像学特征及病理基础。资料与方法搜集经手术病理证实的10例上皮样血管平滑肌脂肪瘤分析其临床及CT表现并复习相关文献。结果1O例均表现为圆形或类圆形的病灶,突出肾轮廓之外,CT平扫呈等或稍高于肾皮质。5例位于右肾,4例位于左肾,1例双肾多发。10例密度均不均匀,2例其内见大片囊变坏死,1例见点片状出血灶,3例含脂肪成分。6例边界清楚,4例边界不清,肾包膜受侵;4例直径大于6cm。增强扫描8例病灶实性部分均呈“快进快出”,2例富含脂肪成分病灶实质期见多发迂曲的血管。结论肾脏上皮样血管平滑肌脂肪瘤的CT表现具有一定的特征性,熟悉其影像学表现有助于诊断对该病。  相似文献   
8.
目的研究宫颈癌患者磁共振成像特征及扩散加权成像(DWI)参数与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方法回顾性分析2013年3月-2017年6月该院收治的100例宫颈癌患者的临床资料,所有患者均给予常规磁共振平扫以及DWI检查,并分析宫颈癌患者临床病理特征与磁共振成像特征及DWI参数的相关性。结果病变部位以宫颈为中心,信号特征为T_1WI呈等信号,T_2WI呈高信号,T_2脂肪抑制序列(T_2FS)呈显著高信号,DWI呈高信号。宫颈癌分化程度为中或高、无淋巴结转移以及肿瘤细胞间质占比70%患者的表观弥散系数(ADC)值分别高于分化程度为低分化、有淋巴结转移以及肿瘤细胞间质占比≥70%患者,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宫颈癌病理分期为Ⅰ~Ⅱ期和Ⅲ~Ⅳ期ADC值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经Spearman相关性分析可得:宫颈癌患者临床病理分期与ADC值无关,肿瘤分化程度与ADC值呈正相关(r=0.523,P=0.000),淋巴结转移以及肿瘤细胞间质占比与ADC值均呈负相关(r=-0.565,P=0.000;r=-0.572,P=0.000)。结论磁共振成像特征以及DWI参数均与宫颈癌患者的临床病理特征密切相关,可为临床上宫颈癌治疗、预后评估提供指导作用。  相似文献   
9.
目的分析剖宫产术后腹直肌切口肿物的CT影像表现,探讨诊断思路及CT影像特征。方法对25例经病理证实的剖宫产术后腹直肌肿物CT表现进行回顾性分析。所有患者临床资料完整,均行多排螺旋CT平扫加增强检查。结合其临床资料(包括剖宫产术式、术后出现腹直肌肿物的时间、肿物触诊情况等)和CT影像特征进行归纳总结。结果 25例均为腹直肌单发肿物,病灶位于切口处腹直肌内。(1)子宫内膜异位症8例。出现症状时间为剖宫产术后9~48个月,CT表现为腹直肌内实性或囊实性结节,增强囊壁及实性部分明显强化。(2)韧带样瘤6例。出现症状时间为剖宫产术后12~36个月,触诊为质硬无痛性包块;6例密度均等于或稍低于肌肉,均呈渐进性强化;5例呈梭形与腹直肌长轴一致。(3)脓肿7例。出现症状为剖宫产术后2~4周,触诊边界不清,CT表现为不规则软组织肿块,内见气-液平面,增强呈环形强化。(4)血肿4例。出现症状为剖宫产术后2周内,肿物呈梭形局限于腹直肌内,边界清楚,增强后无强化,周围可见新生血管。结论剖宫产术后腹直肌肿物是一组与手术相关的疾病,结合发病时间和临床特征,根据CT影像表现,能作出较准确的诊断。  相似文献   
10.
目的 分析肺腺癌的多层螺旋CT(MSCT)征象与胸内增大淋巴结的关系。方法 回顾性收集2020年6月至2023年6月在广东省中山市小榄人民医院行MSCT检查的96例肺腺癌患者的病例资料,根据患者是否出现胸内增大淋巴结(淋巴结短径>1 cm)分为有胸内增大淋巴结组(n=72)和无胸内增大淋巴结组(n=24),比较两组患者病理特征、MSCT征象,Logistic回归分析MSCT征象(肿瘤强化、血管集束征、分叶征、毛刺征、胸膜凹陷征)与胸内增大淋巴结的关系。结果 有无胸内增大淋巴结肺腺癌患者肿瘤大小以及分化程度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有无胸内增大淋巴结肺腺癌患者MSCT征象(肿瘤强化、血管集束征、分叶征、毛刺征以及胸膜凹陷征)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Logistic回归分析肿瘤大小、分化程度、肿瘤强化和毛刺征均与胸内增大淋巴结的关系有统计学意义(P<0.05),回归系数分别为2.866、3.108、3.317和3.343,肿瘤大小、肿瘤强化和毛刺征均与胸内增大淋巴结呈正相关,肿瘤越大、强化程度越高、出现毛刺征,则越有可能出现胸内增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