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7篇
  免费   0篇
临床医学   9篇
综合类   3篇
预防医学   3篇
药学   1篇
中国医学   1篇
  2019年   1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4年   1篇
  2012年   1篇
  2010年   2篇
  2009年   4篇
  2008年   2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1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设计对照试验探讨临床护理路径在控制医院感染事件方面的临床应用效率。方法以我院2015年2月~2016年5月住院部120例患者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分组原则将其均分为实验组、对照组,每组患者60例,对照组患者接受常规临床护理路径护理治疗,实验组患者接受临床护理路径护理治疗,对比统计两组患者对护理效果的满意度、临床依从性评分、患者对感染预防知识掌握能力评分及临床护理感染发生率。结果实验组患者对临床护理方案满意度,患者临床依从性评分及预防感染知识评分水平均显著高于对照组,且实验组患者感染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患者,上述结果均具有显著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临床护理路径能够显著降低医院感染事件发生效率,提高患者临床依从性,具有很好的临床推广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使用派罗欣治疗慢性丙型肝炎的过程中,患者出现不良反应的观察及护理,从而提高护理质量。方法对20例慢性丙型肝炎患者使用派罗欣抗病毒治疗,做好心理护理、各种不良反应采取的护理措施。结果20例患者建立良好的用药依从性,取得了较好的治疗效果。在护理过程中应重视心理护理,做好各种并发症的护理,保证治疗的顺利进行。  相似文献   
3.
脾动脉栓塞术治疗肝硬化门静脉高压致脾功能亢进的护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肝硬化患者由于纤维组织增生和肝细胞的再生所形成的压迫,使门静脉回流受阻而导致门静脉压力增高,脾静脉回流受阻,脾脏充血、肿大,继而导致脾功能亢进(脾亢),一种血细胞或全血细胞减少。传统治疗方法是外科手术脾切除。笔者采用部分脾动脉栓塞术治疗脾亢4例,均取得显著的效果。现将护理体会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4.
高血压病是一种严重影响健康的疾病,根据流行病学高血压病普查和专家推算,我国大约有超过1亿人患有高血压,但在众多的高血压病患者中知晓自己患有高血压者不足40%,经过治疗达到控制高血压目标者不足50%,换言之,很多高血压病人根本不知道自己患病,这是由于在出现致命性器官损害之前,通常很长时间没有任何症状,因此高血压病为隐匿杀手。或虽知道自己患病而未进行有效的治疗。通过临床实践,发现在高血压病的治疗中,病人常出现一些不正确的认识和做法,归纳起来有以下几种情况:1.以自我感觉来估计血压的高低;2.用药不规则,断断续续;3.血压一下降,…  相似文献   
5.
艾滋病亦称人类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征(AIDS),真菌在艾滋病患者中感染率逐年增加,新型隐球菌属于条件致病菌,主要经呼吸道传播,当宿主免疫功能低下时,经血液传播侵袭中枢神经系统,可引起隐球菌性脑膜炎[1].我院感染科2008-07-2010-06共收治AIDS合并隐球菌性脑膜炎11例,现将其临床护理要点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6.
目的观察阿德福韦酯与拉米夫定联合胸腺肽α1治疗拉米夫定耐药慢性乙型肝炎患者的疗效。方法90例拉米夫定耐药HBeAg阳性CHB患者随机分为阿德福韦酯组和联合治疗组,阿德福韦酯组在继续给予拉米夫定的基础上加用阿德福韦酯10mg/d,连续应用12个月以上;联合治疗组在拉米夫定加用阿德福韦酯组治疗的基础上联合胸腺肽α1针1.6mg,皮下注射,每周2次,连用12个月以上。观察两组患者的生化应答率,病毒应答率,HBeAg阴转率及HbeAg转换率。结果治疗12个月时联合治疗组ALT复常率75%、HBVDNA转阴率66.7%,与单加用阿德福韦酯组比较有显著性意义。结论拉米夫定耐药的HBeAg阳性慢性乙型肝炎患者在加用阿德福韦酯的基础上联合胸腺肽α1治疗效果显著,与单加用阿德福韦酯比较有显著性意义。  相似文献   
7.
结核性胸腔积液是结核分枝杆菌引起的胸膜炎症病变,其临床表现为胸腔大量积液,治疗除正规抗结核治疗外,胸腔闭式引流术是重要的治疗方法。在胸腔闭式引流术中,护理质量的高低对引流术的效果、疾病的预后有决定性的作用。舒适护理是一种整体的、个体化的、创造性的、有效地护理模式,通过对护理活动的舒适干预,使人在心理、生理、社会交往等方面达到愉快的状态或降低不愉快的程度[1]。中心  相似文献   
8.
9.
目的探讨奥曲肽联合硝酸甘油与单用奥曲肽两种方法治疗肝硬化食管胃底静脉曲张出血患者的疗效。方法90例病例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45例,给予奥曲肽联合硝酸甘油为主的治疗,对照组45例单用奥曲肽为主治疗。结果治疗前后两组患者门静脉血流量的降低值和脾静脉血流量降低值比较有显著性差异;两组治愈率、平均止血时间及疗效差别比较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奥曲肽联合硝酸甘油治疗组治疗肝硬化静脉曲张出血的疗效优于单用奥曲肽的对照组。  相似文献   
10.
宋巍  朱可玉 《中国现代医生》2009,47(24):231-232,235
目的 分析原发性胆汁性肝硬化(PBC)的临床特征,提高对于该病诊治的认识.方法 分析具有完整资料20例PBC的临床表现、实验室检查及治疗转归.结果 20例PBC中女性18例(90%),临床表现主要为乏力(60%)、皮肤瘙痒(40%)、纳差(35%)、腹胀(30%)、腹泻(15%);主要体征包括黄疸、肝大、脾大、腹水;实验室检查以高碱性磷酸酶(ALP)、高γ谷胺酰转肽酶((GGT)、高胆红素血症、高球蛋白血症及存在多种自身抗体如抗线粒体抗体(AMA)及其M2亚型等为特征.熊去氧胆酸(UCDA)能明显改善血清胆汁淤积指标.结论 PBC以中年女性多见,以乏力、瘙痒、黄疸为主要临床表现,肝功能异常以胆汁淤积为主,伴有高球蛋白血症及自身抗体;高滴度AMA及其M2亚型是诊断PBC的主要指标,以UCDA为主的综合治疗能够改善患者的症状和部分肝功能异常.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