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4篇
  免费   1篇
临床医学   4篇
内科学   1篇
特种医学   1篇
外科学   2篇
综合类   5篇
药学   1篇
肿瘤学   1篇
  2023年   3篇
  2022年   2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4篇
  2009年   1篇
  200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75 毫秒
1.
目的:观察血清可溶性吞噬细胞糖蛋白-1(sCD44)、中性粒细胞明胶酶相关载脂蛋白(NGAL)和巨噬细胞抑制因子-1(MIC-1)水平在孤立性肺结节的鉴别诊断价值。方法:选择2019年1月至2021年12月在我院诊治的孤立性肺结节患者98例,设为观察组,根据术后病理分为良性组(41例)和恶性组(57例);选择同期在我院行健康体检者45例,设为对照组。观察两组的血清sCD44、NGAL和MIC-1水平;进行患者入院时临床指标与恶性孤立性肺结节相关性的单因素和多因素分析;分析血清sCD44、NGAL和MIC-1水平对恶性孤立性肺结节的诊断效能及各指标之间的相关性。结果:入院时观察组患者血清sCD44、NGAL和MIC-1水平较对照组明显更高(P<0.01);治疗后观察组患者血清sCD44、NGAL和MIC-1水平较入院时明显降低(P<0.01)。良性组与恶性组孤立性肺结节患者性别、年龄、吸烟史、肿瘤家族史和结节大小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良性组与恶性组孤立性肺结节患者肿瘤部位、sCD44、NGAL和MIC-1水平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多因素...  相似文献   
2.
戴斌  曾颖鸥  乔弟  邬云龙  王勐  王强 《检验医学与临床》2023,(10):1417-1421+1426
目的 观察血清miR-1246、趋化因子基质细胞衍生因子-1(CXCL12)和CXC趋化因子受体4(CXCR4)在非小细胞肺癌(NSCLC)患者术后预后中的预测价值。方法 选择2019年1月至2020年6月在该院手术治疗的98例NSCLC患者为NSCLC组。选择同期该院肺部良性疾病患者75例和健康体检者75例分别纳入肺良性疾病对照组和健康对照组。比较3组血清miR-1246、CXCL12和CXCR4水平,比较不同特征及不同预后NSCLC患者血清miR-1246、CXCL12和CXCR4水平,分析3项指标预测NSCLC术后两年内发生预后不良的效能。结果 NSCLC组术前血清miR-1246水平明显低于肺良性疾病对照组和健康对照组,肺良性疾病对照组也明显低于健康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NSCLC组中,术后miR-1246水平较术前明显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NSCLC组术前血清CXCL12和CXCR4水平较肺良性疾病对照组和健康对照组明显升高,肺良性疾病对照组明显高于健康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NSCLC组中,术后血清C...  相似文献   
3.
目的 观察全胸腔镜和开胸肺叶切除术治疗早期非小细胞性肺癌的疗效及其对肺癌症状量表(LCSS),肿瘤坏死因子-α(TN F-α),降钙素原(PCT)和高敏C反应蛋白(hs-CRP)水平的影响.方法 选取2008年1月~2012年6月在上海第六人民医院南院行手术治疗的早期非小细胞性肺癌患者214例,按照手术方式不同分为腔镜组(160例)和开胸组(54例),腔镜组予以全胸腔镜肺叶切除术,开胸组予以开胸肺叶切除术.观察两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淋巴结清扫总数,术后引流时间,住院时间,下床活动时间和并发症发生率的情况和治疗前后LCSS评分,TNF-α,PCT和hs-CRP水平的变化.结果 ①腔镜组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住院时间和下床活动时间均低于开腹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或P<0.01);两组淋巴结清扫总数和术后引流时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②术后两组TNF-α、PCT和hs-CRP水平较术前明显升高,LCSS评分明显下降,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腔镜组TNF-α、PCT、hs-CRP水平及LCSS评分低于开胸组,差异有高度统计学意义(P<0.01).③腔镜组并发症发生率为3.75%(6/160),开胸组并发症发生率为5.55% (3/54),两组并发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与开胸肺叶切除术相比,全胸腔镜肺叶切除术具有创伤小,恢复快,提高术后生存质量,能降低机体TNF-α,PCT和hs-CRP的释放.  相似文献   
4.
目的总结微创小切口肋骨内固定术治疗多根多处肋骨骨折及连枷胸的临床经验。方法回顾性分析2009年1月至2010年1月上海交通大学附属第六人民医院奉贤分院54例胸部创伤患者行爪型钛板微创小切口肋骨内固定术的临床资料,其中男39例,女15例;平均年龄48.7(19~75)岁。4例患者入院即刻手术,50例于入院1~9 d内手术。手术方式:行单纯肋骨内固定手术34例,同期固定胸骨2例,行肺修补手术6例,膈肌修补术1例,肺叶切除术1例,心包开窗手术1例,骨科手术9例。经肩胛骨下、内侧切口手术16例,侧胸壁切口手术31例,前胸壁切口手术7例。切口长度4~20 cm,肋骨骨折固定范围第2~12肋骨。结果本组患者无死亡,均在术后1~3 d内拔除气管内插管,全部治愈出院。术后发生肺部感染4例,气管切开1例,精神障碍1例,经相应的处理治愈。平均住院时间20.6(12.0~38.0)d。术后随访47例。随访时间3~6个月,骨折全部愈合,无肋间神经压迫症状,患者恢复正常生活和工作;失访7例。结论采用爪型钛板进行肋骨内固定,不苟于传统,根据骨折部位采用微创小切口,钛板不接触骨折处,不破坏骨折处局部血运,不影响骨折愈合,可对包括第2肋骨在内的所有部位的肋骨骨折进行内固定。如骨折处位于胸骨或胸椎体结合部,则不宜用钛板固定。  相似文献   
5.
胸部创伤占所有创伤的10%-15%,而在严重创伤致死的患者中,胸部创伤占25%[1]。胸部创伤中70%为闭合伤,30%为开放伤。  相似文献   
6.
目的总结分析392例闭合性胸部创伤临床发病特点及治疗经验。方法回顾分析临床闭合性胸部创伤392例患者,分析发病原因、合并症、并发症等,366例采用保守治疗(包括局部胸板固定、胸带包扎、胸腔闭式引流等),26例采用肋骨内固定手术治疗(包括剖胸探查、止血、肺修补等)。结果治愈386例,死亡6例,3例死于脑疝,3例死于多脏器衰减。结论交通意外事故仍然是胸部创伤的主要病因,复合伤及女性患者比例增加,复合伤患者病情重、死亡率高,多发肋骨骨折或连枷胸者,建议早期行肋骨内固定手术治疗。  相似文献   
7.
Introduction Bronchial injuries are rare (1.0%-2.8% of all trauma cases) ,but potentially fatal.80% of patients died before getting medical attention.Blunt trauma may cause severe internal injury that goes unnoticed in the absence of external marks of violence.Initial adequate diagnosis is missed in up to 68% of cases, particularly in combination with the injuries of the other organs .An early correct diagnosis and prompt surgical management are mandatory to reduce both the mortality and the morbidity.  相似文献   
8.
回顾性分析我院收治的17例胸骨骨折临床资料.手术内固定胸骨1例,手术固定合并的肋骨骨折5例,12例采用胸带包扎非手术治疗,患者全部治愈.  相似文献   
9.
曾颖鸥  张永明 《广西医学》2013,(11):1514-1516
目的观察早期内固定对肋骨骨折并连枷胸患者呼吸功能的影响。方法多发肋骨骨折并连枷胸患者76例,其中38例采用加压包扎肋骨牵引治疗(对照组),38例采用肋骨接骨板内固定治疗(观察组)。观察两组患者治疗前及治疗后3d、7d、10d的肺总量(TLC)、每分钟最大通气量(MVV)、最大吸气压(PIMAX)、呼气高峰流量(PEFR)及肺活量(VC)和共振频率(Fres)、动态肺顺应性(Cd)、平均气道压(Pmean)、气道阻力(Raw)及血氧饱和度(SaO:)、二氧化碳分压(PaCO2)及动脉血氧分压(PaO2),并进行比较。结果治疗后3d、7d、10d,观察组的TLC、MVV、PIMAX、PEFR及VC均高于治疗前,且治疗后7d及lOd上述指标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观察组的Fres、Pmean及Raw低于治疗前,Cd高于治疗前,且治疗后7d及10d显著优于对照组(P〈O.05);治疗后观察组的PaC02低于治疗前,SaO2及PaO2高于治疗前,且治疗后7d及10d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早期内固定治疗多发肋骨骨折并连枷胸可有效改善患者呼吸功能状态。  相似文献   
1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