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1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1篇
基础医学   1篇
临床医学   5篇
内科学   2篇
皮肤病学   5篇
综合类   5篇
药学   3篇
肿瘤学   1篇
  2014年   2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1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6篇
  2005年   3篇
  2004年   3篇
  2003年   1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6 毫秒
1.
生殖器部位HSV-Ⅱ感染的临床研究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目的 探讨生殖器部位单纯疱疹病毒Ⅱ型(HSV-Ⅱ)感染的临床特征。方法 对221例生殖器部位可能有HSV-Ⅱ感染者采集了临床资料,并应用荧光探针定量聚合酶链反应技术(FQ-PCR)对其进行了HSV-Ⅱ脱氧核糖核酸(DNA)定量检测,并分析了其中136例HSV-Ⅱ阳性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 在221例生殖器部位可能有HSV-Ⅱ感染者中,确诊136例为生殖器部位HSV-Ⅱ感染者(61.5%),71.3%(97/136)患者表现为水疱、脓泡、糜烂、溃疡或结痂等典型生殖器疱疹(GH)皮损,10.3%(14/136)患者表现为红斑、丘疹或皲裂等非特异性皮损,8.1%(11/136)患者表现为宫颈糜烂、阴道炎等女性生殖道炎,6.6%(9/136)患者表现为男性尿道炎,2.2%(3/136)患者表现为前列腺炎,1.5%(2/136)患者为无症状的女性。还检测了10例既往有生殖器疱疹(GH)病史的无症状男性的精液标本,未发现HSV-Ⅱ阳性者。结论 生殖器部位HSV-Ⅱ感染的临床表现多样,从潜伏感染、亚临床感染、泌尿生殖系统炎症及不典型皮损到典型的GH皮损,构成一个临床症状轻重不一的系谱。  相似文献   
2.
目的观察口服盐酸莫西沙星治疗非淋菌性尿道(宫颈)炎的临床疗效及不良反应。方法将120例非淋菌性尿道(宫颈)炎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60例采用盐酸莫西沙星口服,400mg/次,1次/d,连续12d;对照组60例采用克拉霉素缓释片口服,500mg/次,1次/d,连续12d,观察比较两组的疗效。结果治疗组和对照组总有效率分别为81.7%和65.0%,两组疗效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无明显不良反应。结论盐酸莫西沙星治疗非淋菌性尿道(宫颈)炎疗效好且安全性高。  相似文献   
3.
目的应用白念珠菌全基因组表达谱芯片比较山苍子油处理前后白念珠菌基因的差异性表达,分析山苍子油对白念珠菌整个基因表达谱的影响。方法用山苍子油处理白念珠菌ATCC900028株90min,将处理后的菌株命名为白念珠菌ATCC90028-L,分别抽提细胞总RNA,经杂交、洗涤后,通过扫描分析白念珠菌ATCC90028株和ATCC90028-L株全基因组表达谱的差异。结果基因芯片共筛选出491个差异表达基因,与白念珠菌ATCC90028株比较,在ATCC90028-L株中有216个基因表达上调,有275个基因表达下调,差异表达的基因数量约占总基因数量的11%(491/4634),差异表达基因主要包括白念珠菌麦角固醇生物合成通路中关键靶酶编码基因(ERGs)、应激反应相关基因、DNA复制与损伤修复相关基因、跨膜分子转运相关基因、能量代谢酶类相关基因等。结论山苍子油可使白念珠菌基因组中约11%基因产生差异性表达,影响较为显著,我们推测山苍子油与唑类抗真菌药物的作用机制相似,均通过对白念珠菌麦角固醇生物合成通路中关键靶酶的影响而起作用,基因芯片筛选出的其他差异表达基因也可能与山苍子油的抗真菌作用机制有关,值得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4.
目的 观察司氟沙星治疗由沙眼衣原体(CT)或(和)解脲脲原体(Uu)引起的非淋菌性尿道(宫颈)炎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 97例非淋菌性尿道(宫颈)炎患者每天1次口服司氟沙星,每次200 mg,疗程 7 d,停药 1 周后复查,病原体仍阳性者再服1疗程。结果 临床总有效率为92.8%,男女患者的临床疗效差异无显著性(P>0.05)。第 1 疗程结束时,CT和 Uu的总清除率分别为91.8% 和 73.7%,差异有显著性(P<0.05)。第 2 疗程结束时,CT和 Uu的总清除率分别为97.8%和91.2%,差异无显著性(P>0.05)。不良反应发生率为 8.2%,主要表现为光敏感反应(5.2%)。结论 司氟沙星治疗由 CT或(和)Uu引起的非淋菌性尿道(宫颈)炎疗效确切,但应注意预防其光敏感反应的发生。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热休克蛋白90(HSP90)抑制剂格尔德霉素(GA)对白色念珠菌体外诱导耐药菌株耐药性的影响,以期证实HSP90抑制剂的体外抗真菌作用。方法用HSP90抑制剂GA处理对特比萘芬片具有稳定耐药性的白色念珠菌体外诱导耐药菌株AC2013112-R,参照美国国家临床试验室标准化委员会(NCCLS)推荐的M27VA药敏试验方案的微量稀释法,应用氧化还原指示剂Alamarblue通过比色判定最低抑菌浓度(MIC)值,分别检测格尔德霉素处理前后白色念珠菌ATCC90028-R菌株对特比萘芬的体外敏感性。结果经过格尔德霉素处理后,对特比萘芬片具有稳定耐药性的白色念珠菌体外诱导耐药菌株AC2013112-R的对特比萘芬的MIC值从≥512μg/mL降低为64μg/mL。结论 HSP90的抑制剂GA具有体外抗念珠菌活性,这种抑菌作用可能与GA的药理作用及白色念珠菌菌株产生耐药性的方式有关。  相似文献   
6.
目的:观察咪唑斯汀治疗慢性荨麻疹的疗效和安全性,并与地氯雷他定进行比较。方法:采用随机开放单盲对照方法,对78例慢性荨麻疹病例进行临床研究,治疗组给予口服咪唑斯汀10 mg,1天1次,持续14天,对照组给予口服地氯雷他定5 mg,1天1次,持续14天。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89.74%,对照组总有效率84.62%,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均未发现严重的药物不良反应。结论:咪唑斯汀治疗慢性荨麻疹安全有效,可作为治疗慢性荨麻疹的新选择。  相似文献   
7.
42例原发性皮肤恶性淋巴瘤分类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 了解原发性皮肤恶性淋巴瘤(PCML)的类型分布及临床病理特点。方法 主要依据Willemze等1994年提出的PCML分类标准对42全PCML进行分类研究。结果 ①在PCML中,皮肤T细胞淋巴瘤(CTCL)多见(69.0%),其中蕈样内芽肿(MF)占7.2%。皮肤B细胞淋巴瘤(CBCL)较少见(31.0%)。②PCML中男女之比为2:1,中位发病年龄37岁,CTCL的中位发病年龄小于CBCL(P〈0.01),高度恶性PCML的中位发病年龄小于低度恶性PCML(P〈0.01)。③临床上,MF可表现为红斑、斑块等非特异性皮损,而其它各类皮损均表现为无症状性皮肤结节、肿块。结论 PCML各类型具有不同的临床病理特点。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得宝松治疗轻型药疹的疗效。方法136例患者随机分成两组。得宝松组66例,采用得宝松注射液1 m l,深部肌肉注射1次;地塞米松组70例,采用地塞米松注射液5 mg加入5%葡萄糖500 m l中静脉滴注,1次/d。结果于治疗第3,6,10天分别记录疗效。得宝松组第3天的痊愈率高于地塞米松组,差异有显著性(P<0.05);第6天及第10天两组的痊愈率无显著性差异。结论得宝松治疗轻型药疹疗效显著。  相似文献   
9.
目的观察复方甘草酸苷片联合咪唑斯汀治疗慢性荨麻疹的疗效。方法将126例慢性荨麻疹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68例口服复方甘草酸苷片75mg,3次/d,咪唑斯汀10mg,1次/d;对照组58例口服咪唑斯汀10mg,1次/d。两组疗程均为4周,评估疗效,记录不良反应。结果治疗组和对照组总有效率分别为83.83%和65.52%,差异有显著性(P〈0.05),且无明显不良反应。结论复方甘草酸苷片联合咪唑斯汀治疗慢性荨麻疹疗效好,安全可靠,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0.
2003~2004年注射用抗菌药应用状况调查   总被引:5,自引:1,他引:5  
目的:了解我院近两年注射用抗茵药应用状况。方法:统计2003—2004年注射用抗茵药的消耗量、金额,用限定日剂量法分析临床使用情况。结果:按照使用频度(DDDs)排序,阿奇霉素、左氧氟沙星、氟罗沙星是临床最常用的注射用抗菌药,其每日药费均较低;按每日药费排序,头孢孟多酯钠、亚胺培南西司他丁、头孢噻肟钠舒巴坦钠、头孢吡肟和帕尼培南倍他米隆等药日消耗药费较多,其DDDs均较低。结论:我院连续2年注射用抗茵药应用基本稳定、合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