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3篇
  免费   4篇
  国内免费   2篇
基础医学   1篇
临床医学   15篇
内科学   1篇
神经病学   1篇
特种医学   1篇
外科学   54篇
综合类   11篇
肿瘤学   5篇
  2023年   2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2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3篇
  2014年   3篇
  2013年   5篇
  2012年   3篇
  2011年   2篇
  2010年   13篇
  2009年   10篇
  2008年   5篇
  2007年   1篇
  2005年   4篇
  2004年   6篇
  2003年   8篇
  2002年   9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9篇
排序方式: 共有8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Chemotherapylswidelyappliedlnthetreatmentofsuperficial(instravesicaIinstiIlation)andinvasive(systemicadministration)bladdercancer.However,resistancetochemotherapenticagentsstillremainsacriticalprobIemintherapy,whichkeepsamuchhigherrecurrentrateofbIaddercancerandpreventsthecureofpat1ents.Previous1y,theresearchesonthemechanismsofdrugsres1stanceusuallyconcen-trateonthemembersoftheATP--bindingcassette(ABC)transportersuperfamlly(forinstance,P--gp,MRP,LRP,etc.)['2],butatpresentincreasingevi-d…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吡柔比星膀胱灌注对浅表性膀胱肿瘤术后复发的预防效果和毒副作用。方法:选择浅表性膀胱肿瘤患者,在行经尿道电切或行膀胱部分切除术后定期经导尿管给予膀胱内灌注吡柔比星30mg/40mL,每周1次,每次膀胱内保留30min--40min,共8次。术后3月进行1次膀胱镜检,如无复发,则进行第2个疗程的吡柔比星膀胱内灌注,方法同第1个疗程。如发现复发,立即安排进行手术。结果:46例共完成90个疗程的预防灌注。随访4月--27月,平均12.1月。共有5例复发。18例患者有尿频、尿急和膀胱区疼痛不适,程度较重者6例,但均可耐受继续灌注。结论:吡柔比星膀胱内灌注预防肿瘤术后复发具有较显著的疗效。吡柔比星的副作用主要表现在局部反应,未发现全身性毒性反应。  相似文献   
3.
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对于前列腺增生的治疗,人们除重视如何解除下尿路梗阻外,还越来越关注治疗后患者生活质量问题,这其中就包括治疗后性功能是否受影响问题。为此,我们就目前常见的前列腺增生治疗方式对患者性功能的影响予以综述,为今后治疗方式的选择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4.
恶性肿瘤严重威胁着人类健康,找到有效的恶性肿瘤预后指标对于临床工作意义重大。广为人知的对恶性肿瘤预后影响较大的指标有临床病理分期、术后并发症等,而近年来,研究人员发现炎性改变与肿瘤有着紧密联系。  相似文献   
5.
绘制用于预测在接受前列腺根治性切除术后行早期挽救性放疗的患者出现生化复发的列线图。通过多中心调查,得以确认472例淋巴结阴性的前列腺根治性切除术后发生生化复发的患者,所有患者均接受早期挽救性放疗,局部放射范围为前列腺及精囊手术野,且PSA≤0.5ng/ml。  相似文献   
6.
微小核糖核酸(microRNA,miRNA)是一段高度保守非蛋白编码的单链小分子 RNA,在真核生物中广泛存在,可调控基因的表达。miRNA 通过与目的 mRNA 的3曚端非编码区(3'-UTR)互补配对,致使 mRNA 降解或抑制其翻译,在转录后水平对基因表达进行调控。正常情况下,miRNA参与机体基本生命活动的调控,但当 miRNA 发生突变或表达水平明显改变时,机体也会随之发生异常。人们通过大量研究,对 miRNA 认识逐渐深入,发现它在肿瘤发生、肿瘤相关信号转导、肿瘤血管生成、肿瘤转移过程中均发挥重要作用。Catto 等[2]曾回顾总结了40余种 miRNA 在泌尿系肿瘤中的作用。本文主要就近年来相关研究的新进展综述如下。  相似文献   
7.
为改善多年来仅有两种。肾细胞癌术前预后模型可供选择,且其适用范围窄(仅适于T1、T2期患者)、准确率低(分别为65%和67%)的现状,作者分析2485例肾细胞癌病例后,构建了新的预后模型,并用另外的多中心、(n=7)样本(n=1978)进行外部检验。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光选择性前列腺汽化术(PVP)对良性前列腺增生(BPH)患者阴茎勃起功能的影响。方法:以2009年9月至2011年12月住院准备接受手术治疗的BPH患者为研究对象,对符合研究标准的210例患者术前和术后采用国际勃起功能评分量表(IEEF-5)进行问卷调查,并结合其他临床资料,比较PVP(80例)和传统的经尿道前列腺电切术(TURP,130例)对患者阴茎勃起功能影响的差异。结果:①研究结束时PVP组有4例失访,TURP组有7例失访;②两组患者平均年龄以及术前前列腺体积、国际前列腺症状(IPSS)评分、生活质量(QOL)评分、最大尿流率(Qmax)、残余尿量、国际勃起功能评分(IIEF5)等方面比较均无统计学差异(P>0.05),两组具有可比性;③PVP组术前、术后3个月、术后6个月及术后1年IIEF-5评分分别为21.88±2.46、16.72±3.17、19.34±2.46、19.29±2.18,除了术后3个月IIEF-5评分明显低于术前以外(P=0.042),其余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④PVP组与TURP组组间相比,各时间段之间IIEF-5评分无统计学差异(P>0.05);⑤术后半年两组勃起功能与术前相比下降率分别为13.7%(TURP)和11.7%(PVP),但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PVP可导致患者在术后早期勃起功能有所下降,但在后期可基本恢复;另外,PVP与传统TURP术对患者勃起功能的影响没有区别。  相似文献   
9.
坦索罗辛治疗非细菌性慢性前列腺炎临床分析   总被引:6,自引:1,他引:5  
目的 :评价选择性α1A 肾上腺素能受体阻滞剂坦索罗辛 (tamsulosin)治疗慢性非细菌性前列腺炎 /慢性盆腔痛综合征 (CPPS)的临床疗效。 方法 :4 3例CPPS病人给予坦索罗辛 0 .2mg口服 ,1次 /d ,治疗 4周 ,比较治疗前后慢性前列腺炎症状评分及尿流率的变化。 结果 :治疗后 ,32例 (74 .4 % )病人评分明显降低 ;最大尿流率(MFR)偏低者 ,MFR和平均尿流率 (AFR)分别提高了 30 .4 %和 6 5 .4 % (P <0 .0 5 ) ;无严重副作用发生。 结论 :选择性α1A 肾上腺素能受体阻滞剂坦索罗辛是治疗CPPS的有效药物  相似文献   
10.
目的 观察以激活剂蛋白-1(AP-1)位点为靶序列的特异性反义寡聚脱氧核苷酸(a-sODNs)对人膀胱癌耐药细胞株多药耐药性的逆转作用。方法 设计针对谷胱甘肽(GSH)生物合成的限速酶γ-谷氨酰半胱氨酸合成酶(γ-GCS)基因启动子区域AP-1序列的特异性asODNs,用阳离子脂质体包被后转染人膀胱癌细胞株BIU87及其多药耐药(MDR)亚株BIU87/A,然后分别用定量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法[以β-肌动蛋白(β-actin)为内参照]、荧光分光光度法、MTT法等检测AP-1-asODNs对两株细胞γ-GCSmRNA表达、细胞内GSH水平及其对6种抗癌药物肿瘤细胞抑制率的变化。结果 AP-1-asODNs转染72h后,BIU87和BIU87/A细胞的γ-GCS mRNA的表达和细胞内GSH的水平均出现下降。同时6种抗癌药物对反义转染后的两株细胞的抑制率大部分都有所提高。结论 γ-GCS特异的AP-1-asODNs可通过降低细胞内的GSH水平增强膀胱癌细胞对化疗的敏感性,逆转肿瘤细胞的耐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