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1篇
  免费   0篇
临床医学   2篇
内科学   1篇
神经病学   2篇
综合类   1篇
预防医学   2篇
药学   3篇
  2020年   1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2篇
  2006年   4篇
  200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3 毫秒
1.
进展性脑梗死(progressive cerebral infarction,PCI)是指缺血性卒中后神经功能缺失症状较轻微,但呈渐进性加重,在48h内仍不断进展,直至出现较严重的神经功能缺损,严重影响患者预后,早期发现并进行干预至关重要。本研究探讨我科2004年4月-2005年7月应用长程脑电监测的120例脑梗死患者脑电图(EEG)变化与临床表现的关系,了解连续脑电监,测(continuous electroencephalogram monitoring,CEEG)对梗死进展的预测价值及对预后的评估作用。  相似文献   
2.
干细胞移植治疗中枢神经系统疾病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神经组织是高度分化的组织,长期以来人们一直认为哺乳动物中枢神经系统(central nervous system,CNS)组织的再生仅限于胚胎时期和出生后不久,而成年时期神经组织则几乎不能再生,CNS一旦发育成熟就很难在受到外伤和发生某些疾病时进行自我修复。干细胞的发现打破了神经组织不能再生的传统观念,目前,干细胞移植治疗CNS疾病已成为神经科学研究的热点,目的是替代、修复受损神经组织以恢复其生理功能,为多种CNS疾病的临床治疗开创有利条件。现对近年来干细胞的研究进展综述如下。  相似文献   
3.
临床资料 患者女性,84岁,主因"右上肢不随意运动、口角抽动3 d,右侧肢体无力1 d"于2009年4月11 日入院.患者于入院前3 d无诱因出现右上肢不随意运动,右上肢时而屈曲、时而伸直、时而扭转,面部有挤眉弄眼动作,意识清楚,无肢体抽搐,睡眠时减轻;入院前1 d患者出现右侧肢体无力,上下肢均不能抬起,伴精神、进食差,小便失禁.  相似文献   
4.
目的观察东菱迪夫、低分子肝素钙与抗生素联合治疗进展型脑梗死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81例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43例,对照组38例,对照组给予络泰、阿司匹林。治疗组在此基础上加用东菱迪夫5Bu/d,连用4d,同时给予低分子肝素钙2500~5000U皮下注射1次/12h,常规应用广谱抗菌素1周。观察治疗前后神经功能缺损评分及血小板计数、血浆凝血酶原时间、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血浆纤维蛋白原、血浆凝血酶和全身出血情况。结果两组患者治疗后14d时临床疗效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8)。两组患者治疗前PC、PT、APTT、FG、TT间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APTT、FG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东菱迪夫与低分子肝素联合治疗进展型脑梗死是有效、安全的。  相似文献   
5.
目的研究bFGF诱导的BMSCs移植到纹状体对tMCAO大鼠神经功能的恢复作用。方法将BMSCs进行体外分离、纯化,扩大培养后用bFGF进行预诱导和BrdU标记。对成年雄性Wistar大鼠进行tMCAO手术,7天后进行同侧纹状体移植。实验动物随机分为5组,包括3个对照组:1、假手术组(n=7):正常大鼠纹状体植入预诱导的BMSCs;2、卒中对照组(n=7):MCAO模型;3、假移植组(n=7):MCAO手术后给予等量生理盐水移植;2个实验组:4、MCAO手术后纹状体移植bFGF预诱导的BMSCs(n=10);5、MCAO手术后纹状体接受BMSCs移植(n=10)。分别于移植前、移植后7、14、21、28天对大鼠进行行为学神经功能评分,于移植后28天处死动物取材,电镜观察,同时进行BDNF染色。结果移植后28天。(1)与假移植组相比,实验组神经功能评分较显著改善,且4组优于5组。(2)1、4、5组均可见BrdU阳性细胞,其中第4组最显著。(3)与假移植组相比,实验组BDNF分泌显著增加,且4组高于5组。(4)移植细胞大部分存活,与周围宿主细胞形成紧密连接,且部分细胞具备向神经元方向分化的特征,以4组尤为明显。结论移植后BMSCs可以存活,促进大鼠神经功能恢复。与单纯BMSCs移植相比,接受bFGF预诱导BMSCs移植的MACO大鼠神经功能恢复更为显著。  相似文献   
6.
患者,女,77岁,因右侧肢体不自主舞动1月余,加重5天入院.患者于1个月前无诱因出现右肘关节不自主屈曲,往返运动,不能自控,同时还伴有快速伸缩舌、面部肌肉不自主抽动,睡眠时停止;入院前5天病情加重,表现为右上肢舞蹈,右下肢轻度舞蹈,吞咽困难,睡眠后可停,为进一步诊治收住我科.  相似文献   
7.
众所周知,溶栓治疗是急性期脑梗死一个根本性的治疗方法。而据我们临床观察,静脉r-tPA溶栓有相当一部分病例发生再闭塞,影响远期神经功能的恢复。本文前瞻性选取我院2004.1~2005.12 r-tPA静脉溶栓治疗急性脑梗死的住院病例共30例,分析静脉溶栓后追加巴曲酶(降纤制剂)进行降纤治疗预防再闭塞的发生情况。[第一段]  相似文献   
8.
姜素文  张静  曾宪珠 《天津医药》2006,34(7):489-490
近年来,无创正压机械通气治疗急性左心衰,国内外均有成功报道。我院自2003年11月-2005年5月应用大型呼吸机(日本PB-760),作为急性左心衰患者的早期治疗手段,配合常规抗心衰治疗,取得满意临床效果。  相似文献   
9.
杨新忠  曾宪珠  张静  李霞 《天津医药》2006,34(8):571-572
研究显示糖尿病是脑卒中(主要是缺血性脑卒中)的一个危险因素,糖尿病患者的全血黏度多有异常,血液处于高凝状态,加上各种血管舒缩因子的作用,致使微血栓形成、微血管闭塞。东菱迪芙为具有溶栓作用的降纤制剂,它有分解纤维蛋白原、抑制红细胞凝集、降低血管阻力抑制血栓形成的作用,同时可以保护修复血管内皮细胞以减少再灌注损伤。我科自2000年2月-2005年5月对采用东菱迪芙治疗的2型糖尿病并急性脑梗死患者进行了临床观察,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0.
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与血管性痴呆关系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静  曾宪珠 《职业与健康》2007,23(6):457-459
1933年,美国首次报道一个8岁儿童由于同型半胱氨酸血症(homocytinuria)继发颈动脉粥样硬化,因脑梗死导致死亡。1969年,McCully报道1例少见的先天性异常病例,患儿表现出严重的动脉硬化征象,且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homocysteine—mia。Hhcy)可能是导致其出现动脉硬化的最终决定因素。此后,国内外众多学者经过大量的研究发现,同型半胱氨酸(homo-cystelne,Hey)与动脉粥样硬化冠心病、脑卒中及外周血管病等阻塞性血管性疾病有着密切关系。大量的临床实验和流行病学的研究资料表明,Hhcy是动脉和静脉阻塞性疾病的独立危险因素。血管性痴呆(VaD)是继阿尔茨海默病(Alzheimeis clisease,AD)之后第2位最常见的痴呆原因,约占所有痴呆的10%-50%。也是我国老年人的常见病和多发病。近年来,国内外的医学工作者通过大量的研究发现,Hhcy可能是VaD的一个独立危险因素。我们将Hcy的代谢及影响因素及其与血管性痴呆的关系、作用机制方面的进展综述如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