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69篇
  免费   7篇
  国内免费   2篇
妇产科学   1篇
基础医学   7篇
临床医学   32篇
内科学   6篇
神经病学   2篇
特种医学   27篇
外科学   1篇
综合类   68篇
预防医学   6篇
眼科学   1篇
药学   8篇
中国医学   11篇
肿瘤学   8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3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3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3篇
  2016年   7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9篇
  2013年   6篇
  2012年   7篇
  2011年   5篇
  2010年   8篇
  2009年   3篇
  2008年   16篇
  2007年   13篇
  2006年   16篇
  2005年   12篇
  2004年   21篇
  2003年   11篇
  2002年   6篇
  2001年   11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2篇
  1998年   1篇
  1996年   2篇
  1995年   1篇
  198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7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主动脉缩窄及主动脉弓离断的电子束CT诊断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目的:探讨电子束CT诊断先天性主动脉缩窄和主动脉弓离断的价值。材料和方法:共10例病人,年龄6—18岁,均经手术证实。对所有患儿行EBCT增强扫描,并对图像行三维重建。结果:10例病人术前均得到正确诊断,其中8例为主动脉缩窄,2例为主动脉弓离断。EBCT均显示了全部8例主动脉缩窄及其缩窄的程度、形态,并显示缩窄处与左锁骨下动脉的关系。其中6例(75%)为局限性狭窄,2例(25%)形成中-重度长管状狭窄。合并畸形有:3例合并动脉导管未闭,1例合并室间隔缺损,1例合并肺动脉狭窄,1例合并二尖瓣狭窄,2例同时合并动脉导管未闭和室间隔缺损。2例主动脉弓离断病例,均合并有动脉导管未闭、室间隔缺损和肺动脉狭窄。EBCT均显示升主动脉与降主动脉呈分离状。结论:EBCT作为一种无创性检查方法,对先天性主动脉病变的诊断有重要价值,并能同时显示合并的胸部大血管异常。  相似文献   
2.
杨柳青  文利  张冬  张磊 《医学研究杂志》2023,52(7):124-129, 135
目的 探讨术前磁共振扩散峰度成像(diffusion kurtosis imaging, DKI)对评估脑胶质瘤异柠檬酸脱氢酶(isocitrate dehydrogenase, IDH)突变状态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纳入行DKI及常规磁共振成像(magnetic resonance imaging, MRI)平扫及增强扫描的71例(其中IDH突变型41例,IDH野生型30例)经手术及病理检测的脑胶质瘤患者。运用后处理工作站分别测量肿瘤实质区、瘤周水肿区及对侧正常脑白质区的平均峰度(mean kurtosis, MK)、轴向峰度(axial kurtosis, Ka)、径向峰度(radial kurtosis, Kr)、峰度各向异性(kurtosis anisotropy, FAK)、平均扩散系数(mean diffusivity, MD)、各向异性分数(fractional anisotropy, FA)、轴向扩散系数(axial diffusivity, Da)和径向扩散系数(radial diffusivity, Dr),并规范化肿瘤实质区(肿瘤实质区/对侧正常脑白质区)的各参数值。运用统计学软件对所得参数进行各组间比较,并和脑胶质瘤IDH突变状态进行相关性以及各参数的诊断效能分析。结果 在肿瘤实质区,IDH突变型规范化FA、MK、Ka和Kr值低于IDH野生型,而规范化Dr值则高于IDH野生型(P<0.05)。规范化FA、MK、Ka和Kr值与IDH突变状态呈负相关(P<0.01),而规范化Dr值与其呈正相关(P<0.05)。对IDH突变状态的评估,各参数中均以MK值诊断效能最好,其曲线下面积、诊断阈值、敏感度、特异性分别为0.794、0.518、81.1%、75.8%。DKI预测IDH突变状态的准确性为77.1%。结论 DKI是术前无创评估脑胶质瘤IDH突变状态的有效影像学方法,通过肿瘤弥散峰度等信息的检测,判断其IDH突变状态,为患者精准诊治提供有效依据。  相似文献   
3.
文利  丁仕义 《重庆医学》2001,30(6):498-498
患者 ,男 ,2 5岁。因中下腹持续性疼痛不适 2周入院。无发热。查体见 :腹部稍膨隆 ,无压痛和反跳痛。中下腹可扪及约 2 0cm× 1 5cm× 1 0cm的包块 ,质中、光滑、边界清、动度小。CT示 :中下腹有一巨大、不规则分叶状肿块 ,密度均匀 ,CT值1 5 9~ 2 0 0Hu ,无强化 ;病灶边界较清 ,部分层面与肠管关系密切 ,大部分小肠受压向左上移位 (见图 )。CT诊断为“腹腔恶性肿瘤”。B超见巨大囊、实性肿块 ,以囊性为主 ,其内可见网格状光带分隔 ,部分光带厚度达 3 0cm ,肿块与肝肾无明显图片说明 :本例表现为中下腹边界清楚 ,密度均…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脊髓损伤的MRI表现。方法:收集脊髓损伤患者90例,其中男68例,女22例,平均年龄35岁。应用GE Signa contour 0.5T(40例)和SIEMENS Open 0.2T(50例)磁共振机,脊柱表面线圈,自旋回波序列做轴位和矢状位T1WI、T2WI扫描,其中10例加作冠状线圈。结果:90例患者共发现各种脊髓损伤106例次,其中脊髓完全、不完全性横断14例次(占13.2%),水肿11例次(10.4%),挫伤、出血27例次(25.5%),受压、扭曲27例次(25.5%),软化16例次(15.1%),萎缩11例次(10.4%)。结论:MRI表现能反映脊髓损伤的形态和病理改变,是评价脊髓损伤的好方法,不仅可以指导治疗方案的选择,还有助于判断预后。  相似文献   
5.
本组67例;男42例,女25例;年龄16~76岁。均经临床、实验室及细菌学确诊为急性下呼吸道感染,其中急性细菌性支气管炎26例,肺炎41例。入选病例按随机数字表进入治疗组和对照组,两组间年龄、感染的分类、严重程度、基础疾病及病原菌分布情况均无显著性差异(P>0.05)。治疗方法:全部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MRI定量参数评价星形细胞瘤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表达强弱的可行性.方法收集手术病理证实的脑星形细胞瘤32例,计算MRI定量指标:T1WI、T2WI上的相对信号强度(RSI0)、增强后相对信号强度(RSIGd)及信号强度增加百分率(EP).采用免疫组化法标记VEGF,对照MRI定量参数与VEGF标记指数之间的关系.结果恶性组与偏良性组之间,上述MRI定量参数差异均有显著性;增强后相对信号强度(RSIGd)及信号强度增加百分率(EP)与VEGF呈正相关.结论增强后相对信号强度(RSIGd)及信号强度增加百分率(EP)可以较好地反映星形细胞瘤的VEGF表达强弱和病理分级.  相似文献   
7.
电子束CT和超声心动图在诊断先天性心脏病中的对照研究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目的 探讨电子束CT(electron beam computed tomography,EBCT)和超声心动图在先天性心脏病(简称先心病)诊断中的价值.方法 32例经临床及经胸超声心动图(transthoracic echocardiography,TTE)诊断为先心病的患者进行EBCT心血管造影检查,与导管法心血管造影检查和手术结果进行对照.结果 32例患者中,EBCT总体诊断符合率87.5%(28/32),TTE诊断符合率78.1%(25/32).EBCT对心外及大血管与房室连接诊断准确率为96.6%(57/59),明显优于TTE的66.1%(39/59).而TTE对心内畸形的诊断准确率为97.7%(43/44),高于EBCT的81.8%(36/44).EBCT与TTE两者结合,可将诊断准确率提高为96.9%(31/32).结论 EBCT对先天性心脏病有重要的诊断价值,尤其对心外及大血管与房室连接关系诊断准确率较高.将EBCT与TTE检查相结合,可大大提高对各种先心病的诊断准确率.  相似文献   
8.
目的 应用实时三维超声心动图(real-time three dimensional echocardiography, RT-3DE)研究房间隔缺损(atrial septal defect, ASD)不同手术方式右室收缩功能的变化.方法 ASD患者按照不同手术方式分为外科手术组和封堵组;常规二维超声心动图检查后,使用RT-3DE采集患者的右室全容积数据库,分析右室舒张末容量(right ventricular end diastolic volume, RVEDV)和收缩末容量(right ventricular end systolic volume, RVESV)、计算右室射血分数(right ventricular ejection fraction, RVEF).比较术前、术后7 d、术后3个月的RVEDV、RVESV、RVEF值变化.结果 术后7 d,封堵组右室RVEDV、RVESV均较术前明显减小(P<0.05),RVEF值与术前无显著差异;外科手术组右室RVEDV较术前明显减小(P<0.05),但RVESV较术前无统计学差异,并且EF值较术前减低(P<0.05).术后3个月两组的RVEF值均较术前明显增高(P<0.05).结论 RT-3DE能简便、准确地确定右室容积并计算右室收缩功能;ASD患者外科手术组术后早期右室收缩功能较术前减低, 术后3个月恢复到正常水平,封堵组术后初期EF值即达正常水平.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影响电子束CT冠状动脉成像质量的因素。方法66例患者行电子束CT冠状动脉造影检查,并进行“容积再现”(VR)图像重建,比较冠状动脉的主要分支在不同相位的影像质量。结果14例因图像质量差不能用于冠状动脉评价,呼吸伪影为其主要影响因素。52例可评价的图像中,右冠状动脉(RCA)、左冠状动脉主干(LM)、左冠状动脉前降支(LAD)、左冠状动脉旋支(LCX)最佳显示相位分别为32%-54%、32%-62%、32%-62%、32%-38%。结论呼吸伪影是影响冠状动脉成像质量的最主要因素;冠状动脉成像质量与相位有关,多相位成像可提高冠状动脉成像质量。  相似文献   
10.
空心莲子草抗柯萨奇病毒B3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16,自引:0,他引:16  
本采用微量细胞培养法观察细胞病变效应测定经不同剂量空心莲子作用后的病毒滴度,用逆转录-聚合物酶链反应(RT-PCR)检测药物作用后细胞裂解液中的病毒核酸(CVB3-RNA),结果药物直接作用组和药物抗病毒吸附组均不能阻止病毒感染宿主细胞,药物抗病毒生物合成组则随培养液中药物浓度加大,细胞裂解液中病毒滴度下降,但CVB3-RNA却一直可检出。结论:(1)空心莲子草不能直接杀灭CB3;(2)空心莲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