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3篇
  免费   0篇
临床医学   26篇
外科学   2篇
综合类   2篇
预防医学   2篇
药学   1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1篇
  2018年   3篇
  2017年   3篇
  2016年   3篇
  2015年   3篇
  2014年   3篇
  2013年   4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3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2篇
  2006年   1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1篇
  199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750 毫秒
1.
目的探讨网格化集中式管理模式在区域性消毒供应中心的运用效果。方法采用互联网结合WiFi无线网络技术,移动PDA技术,二维条形码技术,建立闸北区区域性消毒供应中心网络系统,闸北区内28个基层医疗机构均是管理系统里的一个网格,采用网格化集中管理模式进行管理,并与常规集中式管理进行效果比较。结果网格化集中式管理模式下消毒供应工作流程中回收、去污、消毒、包装、灭菌、储存和运送质量检查合格率,医疗机构满意率显著高于常规集中式管理,各岗位每人每小时消毒灭菌包个数显著多于常规集中式管理(均P0.01)。结论网格化集中式管理模式应用于区域化消毒供应中心可提高基层医院消毒物品质量,提高工作效率,达到资源共享和质量追溯。  相似文献   
2.
超声稀释法在血液透析血管通路功能评价中的初步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超声稀释法在血液透析血管通路功能评估中的临床应用价值,并观察血管通路血流量与患者心输出量的相关性。方法:选择在我院血液净化中心透析龄为3~6月的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82例,病情稳定,已排除急性活动性疾病,均采用自体动静脉内瘘作为血管通路。使用Transonic HD02型血液透析监护仪对患者的血管通路进行检测,随访期为6个月,分别监测内瘘再循环率、内瘘通路血流量及心输出量等,并观察血管通路血流量与患者心输出量的相关性。结果:(1)观察0个月,内瘘血流量平均为(994.41±434.98)ml/min,心输出量平均为(6.38±3.14)L/min;随访6个月后复测相关指标,血液透析患者的血管通路血流量和心输出量均有所下降,内瘘血流量平均为(961.19±420.92)ml/min,心输出量平均为(6.12±4.17)L/min,但观察6个月与0个月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4例(4.88%)患者出现再循环,均大于5%。(2)观察0个月,血管通路狭窄的发生率为9.76%;观察6个月后,血管通路狭窄的发生率为26.83%,二者比较,血管通路狭窄的发生率有统计学差异(P〈0.05)。(3)血管通路血流量与心输出量呈正相关(P〈0.05),提示患者低心输出量可能导致血管通路血流量的下降。结论:超声稀释法操作简便、非创伤侵入性、安全实用,适用于血液透析患者血管通路的功能评估,可以前瞻性监测血管通路血流动力学意义上的狭窄,具有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3.
血液透析(简称血透)过程中反复使用的血管通路其功能是否正常是保证血透患者长期高质量透析的重要环节。本文对国内外学者关于血管通路的应用及护理研究进行综述,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4.
目的 调查分析院内工勤人员进行个体化培训后的感控认知度,并评价其成效。方法 从闸北区中心医院随机抽取98名工勤人员,随机分为试验组(49名) 和对照组( 49名)。 对照组工勤人员按照常规方法培训,试验组工勤人员参考其年龄、性别、工龄、学历及岗位特点等相关因素,进行个体化培训,培训结束后调查分析并观察两组各项指标的差异,评价个体化培训成效。结果 两组工勤人员年龄、性别、工龄、学历结构等方面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 。试验组工勤人员感控认知度高于对照组( P<0.05) 。除手卫生外,其余各教学内容的认知和行为水平试验组均有明显改善,两组比较差异明显,有统计学意义(P<0.01)。试验组个体化培训后半年内的分管科室院内感染发生率较培训前6个月下降了0.532%;结论 个体化培训能够提高院内工勤人员感控的认知度,规范自己的工作行为,可有效降低院内感染的发生,有助于提高医院感染管理的质量。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分阶段健康教育对肾移植患者康复的影响。方法选取2010年12月—2012年7月上海市闸北区中心医院收治的肾移植患者195例,其中以2010年12月—2011年9月收治的肾移植患者96例为对照组,以2011年10月—2012年7月收治的肾移植患者99例为观察组。对照组给予传统健康教育;观察组根据移植术后时间,在术后3个月、3~6个月和6个月这3个阶段,进行有针对性的健康教育,包括心理干预、正确用药指导、饮食指导及规律运动等。观察两组患者遵医依从性、相关并发症以及满意度。结果观察组患者的遵医依从性及满意度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肾移植术后无感染、高血压和心力衰竭等并发症发生,对照组中17例患者出现不同程度的并发症。结论对肾移植患者实施分阶段、有针对性的健康教育是根据肾移植患者康复期的特点制订的有重点、操作性强的健康教育内容,有助于提高患者的遵医依从性,改善患者对疾病的自我管理行为,对促进肾移植患者早日康复起到了积极作用。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自我管理对膝骨关节炎关节镜术后病人功能康复的影响。[方法]将接受关节镜术治疗的膝骨关节炎病人12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两组均接受常规教育模式、膝关节系统康复方案,观察组在此基础上接受系统的自我管理教育。在出院前1d、出院后3个月及6个月采用自我管理行为量表、膝关节评分评价干预效果。[结果]两组病人自我管理行为得分和膝关节评分均有提高,观察组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实施自我管理可有效提高膝骨关节炎关节镜术后病人自我管理行为,改善患膝关节功能,提高病人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7.
两种血管穿刺法对透析血管通路狭窄发生率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目的观察并探讨血液透析治疗中,两种血管穿刺法对血管通路狭窄发生率的影响。方法选择在我院血液净化中心进行维持性血液透析、透析龄为3~6个月、采用自体动静脉内瘘作为血管通路患者82例。根据不同的血管穿刺法分为钮扣法组(A组)40例和绳梯法组(B组)42例,两组患者在年龄、性别、透析龄、透析剂量及营养参数等方面具有可比性(P〉0.05)。使用超声稀释法对患者的血管通路进行检测,随访6个月,观察两组患者血管通路狭窄的发生率。结果(1)分组时A、B两组在内瘘血流量和血管通路狭窄的发生率间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2)随访6个月后,A组内瘘血流量(953.26±428.67)ml/min,比B组的(969.12±413.17)ml/min下降更为显著;A组血管通路狭窄率(30.95%)高于B组(22.50%),与研究初始时相比存在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绳梯穿刺法的通路狭窄发生率低于钮扣穿刺法,可延长通路的使用寿命。超声稀释法可前瞻性监测血管通路血流动力学意义上的狭窄。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医院-社区-家庭"延续性护理对出院脑卒中肢体功能障碍病人运动功能及日常生活能力的影响.方法:选取脑卒中病人108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4例;对照组给予疾病常规出院指导及未经干预自我锻炼;观察组在卒中病人出院时,通过"医院-社区-家庭"进行延续性的护理干预,分别于出院时、出院后2个月、出院后6个月及出院后12个月进行测评.结果:经12个月延续性护理干预后,观察组6个月及12个月的运动功能布氏评分及Barthel指数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1).结论:"医院-社区-家庭"延续性护理干预方案及"医院-社区-家庭"联动有助于促进卒中病人肢体运动功能恢复及提高日常生活能力,同时"医院-社区-家庭"联动有助于社区护士工作能力的提高.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减少减轻使用PCIA(Patient-controlled intravenous analgesia PCIA)引发的静脉炎最优化的护理操作方式方法。方法选取2016年10月—2017年10月本院外科术后使用PCIA患者20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n=100)和实验组(n=100),对照组采用亚澳透明敷贴6cm×7cm进行常规固定护理,实验组在采取对照组方法基础上,给予水胶体敷贴结合赛敷润,3次/d,连续使用3d后比较临床疗效。结果实验组静脉炎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并且在静脉炎分级中实验组3、4级静脉炎发生数仅一例,症状显著减轻;共28例患者发生静脉炎,172例无静脉炎,患者留置时间越长,越易发生静脉炎(P0.05)。结论水胶体敷贴结合赛敷润的使用能有效降低PCIA导致的静脉炎发生率及减轻静脉炎发生的严重程度,同时静脉置管时间越长,越易发生静脉炎,应引起医护人员的高度重视。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旨在了解分阶段健康教育模式对肾移植康复期患者的影响,深化优质护理内涵。方法 选择2010年12月~2011年9月收治的96例肾移植康复期的患者作为对照组,给予传统健康教育;选择2011年10月~2012年7月收治的99例肾移植康复期的患者作为观察组,根据移植术后时间,分为术后3个月、3-6个月、6个月以上三个阶段,根据不同阶段的疾病特点有针对性的进行健康教育:第一阶段(术后3个月),着重建立良好的医护患沟通关系,给予正确用药指导,指导规律运动,从费力较少的运动开始,循序渐进。第二阶段(术后3-6个月),根据不同性别、年龄、文化程度的患者所产生的心理问题给予针对性的心理护理。比如男性及年轻患者易于接受宣教,可以集中进行健康指导,但是女性和年龄较大的患者需要在日常生活中予以实践指导与关心,即“宣教于平时”;同时该阶段是肾移植后存活最关键的时期,因此要告知患者排斥反应现象,如遇发热、移植肾区痛、体重突然增加、血压升高、尿量减少等要及时就医,提高肾移植患者自我监护能力。第三阶段(术后6个月以上),着重于健康生活方式的指导,主要包括坚持服药,定期复诊,自我监护,调节身心等方面。分别观察两组不同阶段的患者依从性、并发症的发生率以及满意度的变化。结果 观察组三个阶段的患者依从性、满意度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三个阶段的患者肾移植术后无近期并发症发生,对照组出现17例不同程度的并发症。结论 对肾移植术后康复患者实施分阶段、全程式健康教育作为一种优质护理服务的延伸,提高了护士对健康教育的重视程度以及健康教育的时效性,改善了患者疾病自我管理行为和疾病照护的结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