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3篇
  免费   1篇
临床医学   11篇
外科学   1篇
综合类   2篇
  2023年   1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2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2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2 毫秒
1.
目的:探讨护理干预对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的影响。方法:将我院2010年3月~2011年9月期间收治的90例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随机分成干预组和对照组,每组45例。对照组患者在进行维持性血液透析的同时采用常规护理,而干预组则在此基础上根据患者的实际情况给予阶段性护理干预,并对两组患者治疗后的相关临床考察指标进行比较和分析。结果:与对照组相比,干预组患者干预后的体重增加/干体重比值降低(P<0.05),液体摄入量减少(P<0.05),治疗依从性提高(P<0.05)。结论:护理干预能够增强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液体摄入的依从性,对于保证血液透析的正常进行以及提高患者的生存质量具有积极的辅助治疗价值。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血液透析患者医院感染发生危险因素及健康教育干预效果。方法:将2013年7~12月间接受血液透析的患者进行前瞻性研究,并给予健康教育干预;2013年1~6月接受血液透析的患者进行回顾性研究,分析医院感染的危险因素及健康教育干预的效果。结果:不同年龄、非隧道式中心静脉导管留置时间、合并糖尿病情况、未预防性使用抗生素情况、自我护理能力患者的医院感染发生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高龄、非隧道式中心静脉导管留置时间超过5 d、合并糖尿病、预防性使用抗生素是医院感染发生的危险因素,自我护理能力强是医院感染发生的保护因素;采取健康教育干预后,上呼吸道感染、下呼吸道感染、胃肠道感染、泌尿道感染及导管感染的发生率均低于干预前(P0.05)。结论:高龄、非隧道式中心静脉导管留置时间超过5 d、合并糖尿病、预防性使用抗生素是医院感染发生的危险因素,自我护理能力强是医院感染发生的保护因素,健康教育干预能够有效控制感染发生率。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老年血透患者出现低血压护理干预的疗效。方法随机选取我院98名老年血液透析患者,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实验组给予系统的护理,对照组给予一般护理;将两组患者透析前后的低血压发生情况进行对比。结果实验组的患者的低血压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结论系统的护理方法,可以明显降低老年透析患者的低血压的发生率,提高了老年患者的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4.
5.
目的:探讨血液净化中心专业护士的核心能力。方法:采用便利取样的方法选取10所医院68名血液净化中心的临床护理人员,采用护士一般人口情况调查表、中国注册护士核心能力量表进行调查。结果:血液净化中心的专业护士核心能力处于中等水平,得分最高的为人际关系,得分最低的是批判性思维能力。医院级别、护龄、学历、职称能影响核心能力。结论:临床护士核心能力有待于进一步提高,医院的护理管理者应该加强对临床护士的教育、培训和实践,以此提高护士核心能力。  相似文献   
6.
国内外资料表明,终末期肾病(ESRD)的患者正不断增加[1].而血液透析是终末期肾病患者的主要替代治疗之一,它能明显缓解患者的临床症状,延长患者的生命.随着健康观和医学模式的转变,医疗措施的目的更注重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增进人类身心健康.近年来国内外对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生活质量的研究很多,而本文主要采用肾脏疾病特异性调查表(简称KDQ量表,此量表为专门针对血液透析患者设计的生活质量问卷[2])进行调查,并与普适量表(SF-36)相结合,探讨血透患者的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7.
整体护理对诱导期血液透析患者生存质量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血液透析(HD)是慢性终末期肾脏病(ESRD)的主要替代疗法,由于血液透析技术和设备的不断改进,血液透析已经有效地提高了患者的长期生存率.几乎所有患者刚开始都不能接受,都会产生不同的心理障碍.诱导期血液透析是指终末期肾病患者从保守治疗到规律血液透析治疗的过渡透析时期,在患者能够耐受的条件下进行小剂量、短时间、多次透析,多数患者在2~3周内完成[1].这段时期患者在生理和心理等方面都面临着一个重大转折,因此,对诱导期血液透析患者开展针对性的整体护理尤为重要.  相似文献   
8.
目的调查中青年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重返工作准备度现状, 并分析其影响因素, 旨在为患者重返工作的评估与干预提供参考。方法采用便利抽样法, 于2022年10—12月, 选取扬州城区6所医院的425例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一般资料调查表、重返工作准备度量表、痛苦表露指数量表和领悟社会支持评定量表进行横断面调查, 使用二分类Logistic回归分析重返工作的影响因素。结果 425例中青年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中重返工作者105例(24.7%), 其中处于不确定维持阶段79例(75.2%)、主动维持阶段26例(24.8%);未重返工作者320例, 其中处于前意向阶段148例(46.3%)、意向阶段86例(26.9%)、行动准备-自我评估阶段42例(13.1%)、行动准备-行为阶段44例(13.8%)。年龄、家庭人均月收入、合并症数量、自我表露水平、领悟社会支持水平是影响患者重返工作准备度的因素。结论中青年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重返工作率有待提高。患者选择是否重返工作受多种因素影响, 医护人员应重点关注年龄大、家庭人均月收入低、合并症数量多的患者, 同时对患者进行自我表露训练、提高领悟社会支持水平等针对性干...  相似文献   
9.
品管圈(quality control circle,QCC),全称为品质管理圈,是指在工作岗位上为了解决问题,自发结合成一个小团体,团员间分工合作,应用品管工具进行分析,解决工作场所的关键性问题,以达到业绩改善之目标[1]。这个小团体在自我启发、相互启发下,活用各种质量控制手法、全员参与,对自己的工作现场不断地进行维持与改善的活动,称为品管圈活动[2]。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常规血液透析患者中,扣眼穿刺法与绳梯穿刺法应用效果的差异。方法:计算机检索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CNKI)、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CBM)、维普中文科技期刊全文数据库(VIP)、万方数据库、Pubmed数据库,对符合纳入标准的随机对照试验进行方法学质量评价,采用Rev Man 5.2软件进行meta分析。结果:共纳入12个研究609例患者,结果显示,在常规血液透析患者中,使用扣眼穿刺法在一次穿刺成功率、减轻疼痛方面的效果明显优于绳梯穿刺法,且渗血、血管瘤、血管狭窄、感染的发生率方面明显降低,优于绳梯穿刺组。结论:扣眼穿刺法的应用,与传统的绳梯穿刺法相比,具有成功率高、痛苦小的优点,且能减少渗血、血管狭窄、感染等并发症,可广泛推广应用于常规透析患者。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