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2篇
  免费   0篇
基础医学   1篇
临床医学   6篇
综合类   4篇
药学   1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3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1篇
  2010年   2篇
  2000年   2篇
  199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作者从间日疟原虫 (Pv) Sal 株基因组DNA中扩增编码抗原的基因片段 ,经琼脂糖凝胶纯化克隆至 p CR Script质粒后测序。再将上述抗原基因片段插入 VR1 0 1 2、VR1 0 2 0、VR1 0 40质粒载体中获得 8种 DNA疫苗质粒 ;Pv环子孢子蛋白 (Pv CSP) /1 0 1 2、Pv CSP/1 0 40、Pv CSP/1 0 2 0、Pv子孢子表面蛋白 2 (Pv SSP2 ) /1 0 1 2、Pv SSP2 /1 0 2 0、Pv顶部膜抗原 1 (Pv AMA1 ) /1 0 1 2、Pv AMA1 /1 0 2 0和 Pv裂殖子表面蛋白 1 (Pv MSP1 ) /1 0 2 0。  将 8种疫苗质粒短暂地转染 UM449细胞后 ,用免疫印迹法测定疫苗质…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索无血清培养H3N2流感病毒冷适应株的适宜条件。方法以无血清适应的Vero细胞为介质,对流感病毒冷适应株(H3N2)的培养条件进行优化,以得到较优的基础培养基、pH值、TPCK胰酶添加量及其补加时间、病毒接种量和病毒收获时间。结果 H3N2流感病毒冷适应株能够感染无血清适应的Vero细胞;经过优化,病毒培养液适宜pH为7.15~7.64, BSA和TPCK胰酶添加量均为0.8~1.2μg/ml,细胞培养36h接种病毒,接种量MOI为0.05~0.10,于25℃培养168h收获时病毒效价达最高。结论优化了H3 N2流感病毒冷适应株无血清培养的适宜条件。  相似文献   
3.
胸腺肽与转移因子治疗儿科常见病的疗效对比观察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探讨胸腺肽(TP)和转移因子(TE)治疗儿童常见病的疗效。方法选择具有细胞免疫功能低下,体液免疫功能或补体功能紊乱的反复呼吸道感染,反复腹泻,自身免疫性疾病,免疫复合病,病毒感染和细胞内细胞感染等184例,年龄5月-14例的患儿作为治疗观察对象,随机分成两组,用药前后检测E玫瑰环试验(ERT),淋巴细胞转化试验(CBT),免疫球蛋白(IgG、IgM、IgA),补体(CH50、C3、C4)等实  相似文献   
4.
目的 研究一种纳米乳作为H3N2灭活流感疫苗佐剂的佐剂效果,并对其安全性进行评价.方法 取标准体重的清洁级ICR雌性小鼠随机分组,以纳米乳作为疫苗佐剂配制H3N2流感疫苗免疫小鼠,并以相应剂量的氢氧化铝佐剂组、无佐剂疫苗组和生理盐水组作为对照.在初免后的21天,进行加强免疫1次,自初免之日起,每隔7天,尾动脉采血,分离血清,测定血凝抑制(HI)抗体效价.初免后6天内,每隔2天称量小鼠,监测小鼠体重变化,并通过最大给药量实验测定纳米乳佐剂的急性毒性,以对纳米乳佐剂的安全性进行评价.结果 纳米乳佐剂疫苗组小鼠血清HI抗体效价在加强免疫后快速升高,在第6周达到最高峰,效价远大于氢氧化铝佐剂组和无佐剂疫苗组,之后,纳米乳佐剂组HI抗体效价维持在较高水平.纳米乳佐剂组小鼠体重增长正常,与其他组之间无显著性差异.通过腹腔注射,测得小鼠对纳米乳佐剂的最大耐受量>25g/kg,本纳米乳佐剂属无毒级物质.结论 此纳米乳作为佐剂可以有效提升流感疫苗抗原的免疫原性,增强免疫效果,且显示出了较好的安全性,是一种良好的流感疫苗佐剂候选.  相似文献   
5.
6.
目的 比较本研究所制备的流感病毒裂解疫苗儿童剂型(昆明疫苗)与赛诺菲巴斯德流感裂解疫苗儿童剂型(巴斯德疫苗)在动物中的安全性和免疫效果.方法 用流感病毒裂解疫苗儿童剂型于0 d和14 d,腹腔内接种ICR小鼠.每天称取体质量,免疫后35 d,眼眶采血分离血清,用微量血凝抑制(HI)法测定小鼠血清中特异性抗体滴度,计算抗体阳转率、保护率及几何平均滴度(GMT)增长倍数.结果 免疫后小鼠体质量逐渐增加,组间无明显差异;两组间HI抗体阳转率、保护率及H1N1、H3N2型和B型HI抗体倍数差异无显著意义.结论 两种疫苗均具有很好的安全性和免疫原性.  相似文献   
7.
幽门螺杆菌alpA基因在乳酸菌中的表达及免疫原性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在乳酸菌中表达幽门螺杆菌(Hp)黏附素al-pA基因,口服免疫小鼠后检测其免疫原性。方法:PCR方法从基因组中扩增alpA基因,将其克隆至表达载体pNICE:sec,将重组质粒转化乳酸菌NZ9000株,筛选鉴定阳性菌落,诱导表达的alpA蛋白用SDS-PAGE和Western blot进行鉴定。将雌性ICR(CV级)小鼠随机分为4组,分别用PBS、携带空质粒的乳酸菌、携带pNICE:sec-alpA的乳酸菌、灭活的Hp灌胃。免疫7次后检测其特异性IgG和IgA的产生。结果:扩增alpA基因并构建了重组原核表达质粒pNICE:sec-alpA,转化乳酸菌NZ9000后经nisin诱导可表达Mr约56 000的重组蛋白,表达量约占菌体总蛋白量的9.6%,Western blot分析其能与幽门螺杆菌抗血清特异性反应,具有良好的免疫原性。携带pNICE:sec-alpA质粒的乳酸菌刺激产生的IgG水平明显高于携带空质粒组,与灭活Hp组没有明显的差异,但其刺激产生的IgA水平明显高于其他组(P0.05)。结论:表达al-pA蛋白的乳酸菌口服免疫小鼠后,能够刺激小鼠产生特异的IgG和IgA,可作为幽门螺杆菌口服疫苗候选抗原。为乳酸菌作为抗原递送载体的研究和Hp口服疫苗的开发提供一定的实验基础。  相似文献   
8.
9.
用兔抗人α-心房肽血清和PAP免疫组织化学方法,观察到恒河猴心房肌细胞、肺细支气管上皮细胞及肺泡隔的一些细胞质中存在心房利钠多肽(atrial natriuretic polypep-tide,ANP)样活性物质,其为棕色颗粒。ANP主要定位于细胞核周质内,尤在核两端数量最多,这种颗粒的性质需待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10.
目的使用二次回归正交旋转组合设计优化A群脑膜炎奈瑟氏菌培养基的配方。方法采用摇瓶培养方式,设计四因素二次回归正交旋转组合设计优化培养基配方,使用SASV9.1软件进行数据分析,并进行验证培养。结果优化后四因素最佳浓度为L-谷氨酸5班,水解酪蛋白15g/L,酵母浸膏15g/L,葡萄糖5班,使用优化培养基进行3次验证试验,A600平均值为2.278,与预测值2.299基本相符。结论使用二次回归旋转组合正交设计优化A群脑膜炎奈瑟氏茵培养基配方切实可行,效果理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