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1篇
  免费   2篇
  国内免费   9篇
基础医学   7篇
临床医学   7篇
内科学   6篇
神经病学   5篇
特种医学   4篇
外科学   27篇
综合类   10篇
预防医学   4篇
药学   14篇
  1篇
中国医学   6篇
肿瘤学   1篇
  2023年   7篇
  2022年   10篇
  2021年   3篇
  2020年   5篇
  2019年   8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4篇
  2014年   3篇
  2013年   4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3篇
  2010年   2篇
  2009年   2篇
  2008年   4篇
  2007年   3篇
  2006年   6篇
  2005年   2篇
  2004年   7篇
  2003年   2篇
  2000年   2篇
  1999年   2篇
  1994年   3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1篇
  198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9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
2.
目的探讨神经根型颈椎病(CSR)患者术前颈椎矢状面参数对颈椎前路椎间盘切除融合术(ACDF)术后神经功能改善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2016年1月-2020年1月接受ACDF治疗且随访时间 ≥ 6个月的171例单节段CSR患者资料。测量患者术前矢状面参数及责任节段椎间孔宽度,其中矢状面参数包括C2~7 Cobb角、C1~7矢状面轴向距离(SVA)、C2~7 SVA、T1倾斜角(T1S)。采用颈椎功能障碍指数(NDI)评估患者术前及术后6个月的神经功能。根据患者术后6个月NDI将其分为症状缓解组(NDI < 15分,n=138)和症状缓解不良组(NDI ≥ 15分,n=33),比较2组术前颈椎矢状面参数、术前症状持续时间及椎间孔宽度的差异,利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术后神经症状缓解不良的危险因素。结果 2组术前C2~7 Cobb角、C1~7 SVA、C2~7 SVA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 0.05);症状缓解不良组术前T1S高于症状缓解组,椎间孔宽度低于症状缓解组,症状持续时间长于症状缓解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 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术前T1S较高、椎间孔宽度过小及症状持续时间较长是术后6个月神经症状缓解不良的危险因素。结论对于单节段CSR患者,术后神经功能改善不良与术前T1S较高、椎间孔宽度较小及症状持续时间较长有关。  相似文献   
3.
【摘要】 目的:探讨颈前路经椎间隙扩大减压融合术(anterior trans-intervertebral space decompression and fusion,ATIDF)治疗退变性颈椎后凸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17年6月~2019年6月在我科接受ATIDF手术治疗的65例退变性颈椎后凸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男性37例,女性28例;年龄63.4±11.2岁(35~85岁),病程18.2±8.4个月(4~28个月)。接受两节段ATIDF患者16例(C3~C5 7例、C4~C6 9例),三节段ATIDF患者38例(C3~C6 18例、C4~C7 20例),四节段ATIDF(C3~C7)患者11例。纳入患者中僵硬型后凸患者35例(53.85%),柔韧性后凸患者30例(46.15%);僵硬型后凸患者在减压时均采用了部分钩椎关节切除。分别于术前、术后第2天及末次随访时采用日本骨科学会(Japanese Orthopedic Association,JOA)评分、颈椎功能障碍指数(neck disability index,NDI)及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isual analogue scale,VAS)对患者的神经功能和疼痛情况进行评估;拍摄颈椎正侧位及动力位X线片评价颈椎曲度(C2~C7 Cobb角)、手术节段Cobb角、手术节段椎间隙高度、C2~C7矢状位轴向垂直距离(sagittal vertical axis,SVA),并计算后凸的矫正率。采用颈椎MRI平扫和CT评估患者神经减压情况和植骨融合情况。记录纳入患者随访期间相关并发症出现情况。结果:纳入患者随访时间为33.5±5.4个月(24~50个月)。手术时间为158.2±31.4min(105~215min),术中出血量为117.6±36.3ml(65~200ml)。纳入患者均取得了满意的神经功能改善,术后和末次随访时JOA评分、NDI和VAS评分均较术前明显改善(P<0.05)。所有纳入患者术后颈椎后凸角度均取得一定程度的改善,后凸矫正率为147.43%。术后第2天和末次随访时C2~C7 Cobb角、手术节段局部Cobb角较术前明显增加(P<0.05),SVA较术前明显改善(P<0.05)。手术节段的平均椎间隙高度从术前的2.14±1.53mm增加至术后第2天的5.94±3.11m(P=0.001),末次随访时为5.36±2.47mm(P=0.001)。随访期间有8例(12.31%)患者出现颈部轴性症状,术后第2天有33例(50.77%)患者主诉吞咽困难,3例(4.62%)患者出现C5神经根麻痹,经对症处理后均改善。结论:ATIDF治疗退变性颈椎后凸可取得满意的临床疗效和后凸矫正,对于存在严重椎间隙狭窄、钩椎关节增生的僵硬型颈椎后凸具有良好的矫形和减压作用。  相似文献   
4.
徐辰  李育臣  张凤荣 《河北医药》2007,29(9):954-956
目的 探讨无症状性脑梗死(SCI)的头颅CT、经颅多普勒(TCD)及脑电图(EEG)的诊断价值.方法 MRI检查确诊为SCI的患者,进行头颅CT、TCD、EEG检查,并分析其特征.结果 66例SCI患者头颅CT检查发现病灶45例(68.2%).TCD异常率63.6%,TCD发现SCI患者有广泛的脑血管损害.EEG异常率37.9%,均为轻度异常.结论 MRI对SCI的诊断优于CT.EEG异常检出率低,无特征性改变.有脑血管危险因素存在的老年患者如TCD发现有大血管病变,临床上应警惕SCI发生之可能,应进行头部MRI、CT检查,以明确诊断.  相似文献   
5.
目的 探讨无症状性脑梗死(silent cerebralin farction,SCI)的头颅CT与经颅多普勒(transcranial doppler ultro-sonography,TCD)对比分析.方法 磁共振成像(magnetic resonance imaging,MRI)检查确诊为SCI的患者,进行头颅CT、TCD检查,并分析其影像学特征.结果 66例头颅CT检查发现病灶45例(68.2%). TCD异常42例(63.6%),TCD发现SCI患者有广泛的脑血管损害.结论 MRI对SCI的诊断优于CT,有脑血管危险因素存在的老年患者如TCD 发现有大血管病变, 临床上应警惕SCI发生之可能, 应进行头部MRI、CT检查, 以明确诊断.  相似文献   
6.
杨丽  徐辰 《临床荟萃》2006,21(21):1548-1549
来综合医院神经内科就诊的抑郁症患者多属于隐匿性抑郁,大部分患者以失眠症状为主诉,常存在明显的抑郁和焦虑,但其躯体症状的痛苦往往掩盖了情绪症状,常被误诊为某种躯体疾病,长期对症治疗效果不好而延误病情。抑郁症患者脑电图(EEG)检查常有阳性表现。为进一步探讨EEC的特点,我们从2003~2005年连续收集以睡眠障碍为主诉、经心理测量诊断为抑郁状态的患者作为观察组,常规做EEC检查,并设健康体检者作为对照组进行对比,旨在为临床医生提供鉴别诊断的客观依据。  相似文献   
7.
Bootstrap方法在平均数假设测验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1979年美国Stanford大学统计系教授Efron在总结前人研究成果的基础上,首次提出一种新的统计方法--Bootstrap方法,即重抽样自举法。该方法借助计算机对原始样本资料进行重复抽样以产生一系列“新”的样本。二十多年来,包括Efron本人在内的许多统计学家做了大量的研究,证明了Bootstrap方法在解决实际问题时有着广泛的应用。  相似文献   
8.
100例中老年人继发性癫痫的发作类型及病因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继发性癫痫在临床上并不少见。成年人大多数能找到原发病,现将我们于2000年10月~2002年12月间收治的100例成人癫痫患者的病因、临床发作类型、脑电图、头部CT分析如下。  相似文献   
9.
徐辰  薛宏斌 《河北医药》1994,16(5):301-302
高血压患者70例经颅多普勒频谱分析050051河北医学院附属第三医院徐辰石家庄国棉二厂职工医院薛宏斌本文采用经颅多普勒血流仪(TCD)对70例高血压患者及35例正常人进行颅内血管的血液动力学测定,报告如下。1资料与方法1.1病例选择:70例高血压病入...  相似文献   
10.
抑郁症与焦虑症的视听反应时间对照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杨丽  徐辰  杨文革 《上海精神医学》2004,16(1):24-25,14
目的 探讨抑郁症和焦虑症患者视听反应时间 (RT)的特点。方法 应用美国CA 10 0 0型脑电生理仪以及短音和视觉刺激 ,测查 39例抑郁症、4 1例焦虑症和 4 9名正常对照组的反应时间。结果 抑郁症组和焦虑症组及正常对照组在听 反应时间和视 反应时间上两两比较均有非常显著性差异 (P <0 0 1)。与对照组 (听反应时间 2 30± 2 9ms,视反应时间 2 36± 4 9ms)相比 ,抑郁症组听 反应时间 (339± 4 6ms)及视 反应时间 (32 9± 38ms)延迟 (P <0 0 1) ,与对照组相比 ,焦虑症组也见相同结果 (P<0 0 1)。抑郁症组与焦虑症组相比 ,在听 反应时间和视 反应时间上两者差异有非常显著性 ,前者又较后者延迟。结论 反应时间可辅助抑郁症患者和焦虑症患者的认知功能评定。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