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8篇
  免费   0篇
临床医学   4篇
内科学   4篇
外科学   6篇
综合类   2篇
肿瘤学   2篇
  2013年   1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2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1篇
  2005年   3篇
  2003年   3篇
  2001年   2篇
  2000年   3篇
  199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随着肝移植技术的日臻成熟以及器官保存液(University of Wiscontion,下称 UW液 )和各种免疫抑制剂的应用 ,肝移植手术的成功率及术后 1年成活率逐渐增高。 2 0 0 1年 1 2月 ,我们对 1例患者成功施行附加门静脉搭桥的原位肝移植 ,现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患者男 ,3 4岁。临床诊断为终末期肝硬化伴门静脉血栓 ,肝功能 (Child分级 )为 C级。供者为 1例 2 6岁脑死亡者 ,无感染、恶性肿瘤及慢性肝病。供受者ABO血型均为 A型 ,淋巴细胞毒交叉配合试验阴性。2 手术方法1供肝切取与修整 :供肝者行腹部大十字切口 ,经腹主动脉和肠系膜上静脉插…  相似文献   
2.
微创内镜保胆取石术816例临床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经内镜胆囊取石术治疗胆囊结石的指征及临床价值。方法于右上腹莫菲点处行2~4cm纵形切口,根椐结石大小于胆囊底部无血管区电切开,在胆道镜引导下取出胆囊结石。确认无结石残留并观察到胆汁涌入胆囊后,以灭滴灵冲洗胆囊,胆囊切口用可吸收线全层逢合并荷包包埋,不置胆囊造瘘管和腹腔引流管。结果共收治胆囊结石患者924例,其中816例行经内镜胆囊取石术,均痊愈出院,切口无感染,无并发症。经1~8年随访637例,脂肪餐前后B超对比检查,结果显示胆囊收缩功能良好。其中2例患者术后1个月和4个月B超复查,胆囊为葫芦型,有残余结石,1例行二次内镜取石保胆术。有8例胆囊泥沙样结石患者术后1个月复查B超发现结石复发,仍为泥沙样结石,经口服优思弗3~6个月后结石消失。结论微创内镜取石保胆术治疗胆囊结石疗效理想,创伤小,既保留了有功能的胆囊,又取出了结石。但必须严格掌握适应证,术中必须观察到胆汁自胆囊管口涌入胆囊,否则,中转手术行胆囊切除术。  相似文献   
3.
细胞间粘附分子是一类能介导细胞间粘附的糖蛋白 ,主要位于内皮细胞和血液中的各种细胞表面 ,在肿瘤的生长和转移中有重要作用。1 997~ 2 0 0 0年 ,我们对 2 4例结直肠癌患者进行了细胞间粘附分子(s CD54)的测定。现报告如下。1 资料与方法1 .1 临床资料 选择我院已确诊的结直肠癌患者2 4例。男 1 6例 ,女 8例 ;年龄 3 0~ 72岁。 1 6例手术切除 ,其中 A期 6例 ,B、C期 1 0例 ,8例术后发现广泛转移 ;其余 8例为 D期。另设 2个健康对照组 (青年组和老年组 ,各 3 4例 ) ,每组男女各半。1 .2 标本收集 取空腹静脉血 5 ml,离心分离血清…  相似文献   
4.
随着肝移植技术的日臻成熟以及器官保存液 (UniversityofWiscontion ,UW )和各种免疫抑制剂的应用 ,肝移植手术的成功率及术后 1年成活率逐渐增高。我们于 2 0 0 2年 8月成功为一巨大肝癌患者实施了原位肝移植 ,目前患者状况良好 ,报道如下。1 临床资料1.1 一般资料患者男 ,5 2岁。诊断为肝癌伴硬化 ,肿瘤直径 14cm ,门静脉无癌栓 ,其他脏器无转移。术前行介入治疗 2次 ,肝功能分级 (Child分级 )为B级。供者为 2 5岁脑死亡的健康人 ,无感染、恶性肿瘤及慢性肝病。供受者ABO血型均为B型 ,淋巴细胞毒交叉配合试验阴性。1.2 手术方法1.2…  相似文献   
5.
随着肝移植技术的日臻成熟以及器官保存液(University of Wiscontion,UW)和各种免疫抑制剂的应用,肝移植手术的成功率及术后1年成活率逐渐增高。我们于2002年8月成功为—巨大肝癌患者实施了原位肝移植,目前患者状况良好,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6.
目的通过检测结直肠癌患者血清中sCD54、sCD44浓度的变化,了解其与肿瘤分期、预后以及肿瘤转移间的关系.方法应用夹心ELISA和一步ELISA法对己确诊的32例结直肠癌患者血清中sCD54、sCD44的浓度进行测定,A期6例,B、C期18例,8例术后发现广泛转移,其余8例为D期.另设青年组和老年组作为对照,男女各半.结果两者在男性和女性中水平是基本稳定的,性别不是分析血清中sCD54、sCD44水平的因素(均P>0.05),16例广泛转移者和10例B、C期患者、6例A期患者以及对照组sCD54、sCD44的浓度相比差异均显著(P<0.01),sCD54、sCD44间存在正相关关系,提示sCD54、sCD44水平与结直肠癌的转移密切相关.结论结直肠癌转移的多个环节存在相关性,sCD54、sCD44可作为结直肠癌转移的标志,对预后预测有帮助,同时有助于术前手术范围的确定,为术后的综合治疗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7.
8.
目的:通过检测结直肠癌患清中sCD54浓度的变化,了解其与肿瘤分期、预后以及肿瘤转移间的关系。方法:应用心ELISA和一步法ELISA方法对已确诊的24例结直肠癌患血清中sCD54的浓度进行测定,A期6例,B、C期10例,8例术后发现广泛转移,其余8例为D期。另设青年组和老年组作为对照,男女各半。结果:性别不是分析血清中sCD54水平的因素(P>0.05)6例A期患和16例广泛转移sCD54浓度两相比差异显(P<0.01),B、C期患与广泛转移患相比差异显(P<0.01),提示sCD54水平与转移结直肠癌相关。结论:sCD54可作为结直肠癌转移的标志,对预测预后极有帮助,从血清学角度指导临床工作,有助于手术范围的确定。  相似文献   
9.
10.
生物治疗作为肿瘤治疗的新概念备受关注,已成为继手术、放疗、化疗后肿瘤治疗的第4种模式。随着现代分子生物学技术和基因工程技术的迅速发展,为原发性肝癌的生物治疗开辟了全新的领域,并已取得了越来越多可喜的成果,分子靶向治疗、免疫治疗、基因治疗、内分泌治疗、干细胞治疗等显示出了良好的应用前景。就生物治疗在肝癌治疗中的研究和应用作一概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