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篇
  免费   1篇
临床医学   5篇
内科学   1篇
  2020年   1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2篇
  201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1.
本研究通过检测经程控降温液氮保存前后的富集造血干/祖细胞的外周血单个核细胞(PBMNC)的活性氧(ROS)水平及造血干/祖细胞归巢分子的表达,分析二者之间的相关性。以冻存PBMNC为实验组,以新分离PBMNC为对照组,通过台盼蓝染色方法检测2组细胞的存活率;通过流式细胞分析法检测2组细胞ROS水平;通过流式细胞分析法检测造血干/祖细胞表面抗原CD34、CD133以及归巢相关分子VLA4、CXCR4、CD44的表达;通过相关系数分析ROS水平与归巢分子表达之间的相关性。结果表明:PBMNC随冻存时间延长存活率逐渐降低,冻存3、6、9、12个月的细胞存活率比冻前显著降低(P<0.05);造血干/祖细胞表面标志性抗原CD34、CD133及归巢相关分子CD44、VLA4、CXCR4表达率随冻存时间的延长有所下降,冷冻保存1年后的表达率比冻存前显著降低(P<0.05);随着冷冻保存时间的延长,细胞内ROS水平逐渐升高,冻存6、9、12个月后细胞内ROS水平比冻存前显著升高(P<0.05)。PBMNC内ROS水平与造血干/祖细胞CD34+VLA4+、CD34+CXCR4+、CD34+CD44+双阳性表达率均呈负相关(相关系数分别为-0.503、-0.457、-0.465)。结论:造血干/祖细胞的归巢黏附分子表达随冻存时间延长而逐渐下降;冻存的PBMNC中的ROS水平与造血干/祖细胞归巢黏附分子表达率成显著负相关;ROS水平增高可能是冻存外周血造血干/祖细胞归巢功能降低的原因之一。  相似文献   
2.
目的分析孕妇IgG抗A/B效价与妊娠次数、孕妇年龄的关系;探讨O型孕妇IgG抗A/B效价与ABO新生儿溶血病的相关性。方法选取2011年1月至2014年12月O型孕妇(丈夫为非O型)共360例,采用微柱凝胶技术检测孕妇血清中IgG抗A/B效价,观察抗体分布情况与孕妇年龄及孕次的关系,通过溶血3项试验来分析孕妇抗体效价与新生儿溶血病的关系。结果 360例孕妇抗体效价大于或等于1∶64有168例,占46.67%;IgG抗A/B效价与妊娠次数、孕妇年龄呈正相关,随妊娠次数、孕妇年龄的增长,IgG抗A/B效价显著增高(P0.05);360例孕妇中37例发生新生儿溶血病,发病率为10.28%。孕妇IgG抗A/B效价与ABO新生儿溶血病发病率呈正相关(P0.05)。结论孕期检测孕妇体内IgG抗A/B效价对预防及减少新生儿溶血病发病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保存期内机采血小板的生理活性及功能的变化。方法:随机选择17例来源于符合国家标准的献血者的机采血小板,(22±2)℃振荡保存。分别于保存第0、1、3、5天进行血小板计数、平均血小板体积、血气分析、p H值、葡萄糖、乳酸、乳酸脱氢酶、血栓弹力图、低渗休克反应以及CD62p表达的测定,从而对血小板在保存期内的生理活性及功能的变化做出综合评价。结果:随保存时间的增加,与采集时比较,机采血小板计数、平均血小板宽度以及血小板低渗透反应性的变化,均无统计学意义;血小板的p H值,血气分析、葡萄糖、乳酸、乳酸脱氢酶等代谢指标,CD62p表达率和再表达率等指标的变化,均具有统计学意义;血栓弹力图参数中,血小板的R值的变化、及MA保存第5天的变化,具有统计学意义,而K值、αAngle的变化及MA保存第1、3天的变化,均无统计学意义。结论:机采血小板在保存期内能保持良好的活性及功能,临床上输注保存期内的机采血小板,不会因保存时间而影响输注效果。  相似文献   
4.
目的 通过对肿瘤基因组图谱(the concet genome atlas,TCGA)的相关数据进行分析,以得到长链非编码 RNA (long non-coding RNA,lncRNA)及其下游靶分子,对60 岁以上急性髓系白血病 (acute myeloid leukemia, AML)人群预后影响的相关信息。方法 将TCGA 数据库中60 岁以上AML 患者样本,根据美国国立综合癌症网络 (NCCN)指南分为高危AML 和低中危AML 两组。通过R 软件中的“edgeR”筛选得出差异表达的lncRNA / miRNA / mRNA。再利用R 软件中的“survival”包对在高危AML 与低中危AML 中存在差异表达的lncRNA 进行生存分析,并 构建相互竞争的内源性RNA(ceRNA)网络。结果 根据TCGA 数据库中的 lncRNA / miRNA / mRNA 表达数据, 综合 分析得出10 个经典lncRNA(AC009154.1, AC011124.1, AC093627.2, AC144450.1, AL035691.1, AL355974.2, AL441943.2, LINC00703, LINC01612 和AC103702.2)与60 岁以上AML 患者预后具有显著的相关性,并得到了与这些lncRNA 相关 的ceRNA 网络。此外,还进行了两者之间存在差异表达的mRNAs 基因本体论(gene ontology,GO)和京都基因与基 因组百科全书(KEGG)通路分析。结论 可以通过干预这些lncRNA 的表达,影响高龄AML 患者预后,从而延缓或 控制高龄AML 患者病情的发展。  相似文献   
5.
血栓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thrombotic thrombocytopemic purpura,TTP)是一组少见的、十分严重的危及生命的血栓性微血管病,以微血管溶血性贫血、外周血小板减少和严重的血管性血友病因子(VWF)蛋白裂解酶ADAMTS13缺乏为特征。治疗重点是通过血浆置换、应用利妥昔单抗和糖皮质激素来增加ADAMTS13活性、清除或抑制ADAMTS13抗体。在临床中,准确地做出诊断并尽早启动治疗能够显著提高患者的生存率。  相似文献   
6.
目的:通过回顾分析输血前患者不规则抗体筛查及鉴定结果,探讨不规则抗体特异性分布及其在不同病种的分布规律。方法:选择2009年1月1日-2013年12月31日在本院拟输血的患者,采用微柱凝胶法对受血者进行血浆中不规则抗体的筛查,并对筛查阳性标本进行抗体特异性鉴定。结果:44194例患者中不规则抗体阳性者137例,阳性率为0.31%,其中男性33例,占被研究男性的0.18%;女性104例,占被研究女性的0.40%,性别分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X2=15.38,P0.05);在不规则抗体筛查阳性患者中有输血史或妊娠史的129例,无输血史或妊娠史的8例;在不规则抗体筛查阳性的患者中抗体特异性分布主要为Rh血型系统54例(39.42%),MNS血型系统37例(27.01%),Lewis血型系统30例(21.90%);以病种计,在不规则抗体筛查阳性患者中肿瘤最多,占5.96‰,其次是消化道出血和慢性肾衰竭,分别占3.28‰和3.19‰,各病种间阳性率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X2=19.33,P0.05)。结论:输血前进行不规则抗体筛查是必要的,能发现有临床意义的不规则抗体,特别对肿瘤患者,多次输血及多次妊娠史患者可以提前预警,以保证这些患者的输血安全。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