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篇
  免费   0篇
临床医学   6篇
外科学   1篇
综合类   2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3篇
  2015年   1篇
  2010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1.
目的:探讨误诊为精神障碍的抗N-甲基-D-天冬氨酸受体(N-methyl-D-aspartate-receptor;NMDAR)脑炎患者的临床特征,提高早期诊断率,减少误诊。方法:收集2012年至2018年在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确诊的抗NMDA受体脑炎患者的临床资料,筛选出误诊为精神障碍疾病的患者,回顾性分析其精神症状特征、病程特点、影像学及实验室检查结果,治疗及预后情况。结果:共收集121例确诊为抗NMDA受体脑炎患者,筛选出误诊为精神障碍的43例。43例患者中,16例(37.2%)存在前驱症状,所有患者均有精神行为异常(100%),其中癫痫发作32例(74.4%)、意识水平下降13例(30.2%)、不自主运动21例(48.8%)、记忆力下降15例(34.9%)、言语功能障碍8例(18.6%)、其他神经系统症状(中枢性低通气、自主神经功能障碍)8例(18.6%),各种不同症状可能在同一患者身上同时或相继出现,症状完全缓解或只留下轻微肢体障碍者38例,遗留精神异常和癫痫发作反复入院者5例,复发率占11.6%(5/43)。结论:抗NMDA受体脑炎临床表现复杂多样,多数以精神行为异常为首发症状,极易误诊为精神障碍,延迟治疗会导致病程延长,预后不良。  相似文献   
2.
RUNX3、SMAD4、VEGF在人胃癌中的表达及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检测RUNX3、SMAD4和VEGF蛋白在胃腺癌组织中的表达,观察其与胃腺癌临床病理因素的关系,探讨RUNX3、SMAD4基因在胃腺癌浸润、转移过程中的作用及意义。方法:收集病人临床资料,免疫组织化学SP法检测97例胃腺癌及20例正常胃黏膜组织中RUNX3、SMAD4和VEGF的表达情况。SPSS 13.0统计软件进行数据处理3指标表达与临床病理参数之间的关系,及3项指标之间的相关性。结果:①胃腺癌组织中RUNX3、SMAD4阳性表达率明显低于它们在正常胃黏膜组织中的阳性表达;VEGF在胃腺癌组织中的阳性表达率明显高于正常胃黏膜组织;上述表达差异有显著性。②RUNX3,SMAD4低表达,VEGF高表达与胃腺癌分化程度、浸润深度、淋巴结转移相关,差异具有显著性。③胃腺癌组织RUNX3与SMAD4阳性表达率之间呈正相关,二指标与VEGF阳性表达率均呈负相关,差异具有显著意义。结论:胃腺癌组织中RUNX3、SMAD4低表达可能协同上调VEGF的表达,从而促进胃癌的浸润、转移;RUNX3、SMAD4、VEGF可以作为判断胃癌预后及指导临床治疗的指标。  相似文献   
3.
重症医学科具备收治全院各种急危重症患者的监护病房,患者的病情重、情况复杂、病情变化快,同时可能又伴有更多的慢性并发症和更严重的急性生理紊乱,往往免疫功能低下、抵抗力差、侵入性操作多、留置导管及应用相关抢救设备,所以较普通病房患者的外科感染的发生概率大大增加[1]。重症监护病房(intensive care unit,ICU)的患者一旦出现外科感染,感染相关的致病菌往往为多重耐药  相似文献   
4.
5.
6.
目的分析急性草甘膦除草剂中毒患者的临床特征及不同中毒严重程度的差异。方法选取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2014年1月至2020年12月收治的急性草甘膦除草剂中毒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收集患者的一般资料、接触时间、中毒剂量、中毒原因、中毒途径、临床表现、住院期间实验室检查结果、治疗方式、住院时间、预后等信息,并根据2016年《急性中毒诊断与治疗中国专家共识》的中毒严重程度评分标准进行病情分级,以住院期间最高病情分级为最终病情分级,根据病情分级结果,无症状和轻度纳入轻症组,中度、重度和死亡纳入严重组。对计量资料采用独立样本t检验或Mann-Whitney U检验,对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或Fisher精确检验,比较两组患者一般资料、临床资料的差异。结果根据纳入和排除标准最终确定83例急性草甘膦除草剂中毒患者为研究对象,全部患者均存活,主要为轻度中毒(56.6%),男女比例为33∶50,平均年龄为39岁。病例数呈逐年上升趋势(2019年最高),且多发于春夏季节。主要中毒原因和中毒途径分别为自杀(71.1%)和直接口服(83.1%),临床表现以消化系统症状为主(71.1%)。实验室检查多见白细胞计数(white blood cell count,WBC)、中性粒细胞百分比(neutrophil percentage,NEUT%)、D-二聚体升高和血红蛋白、血钾降低。与轻症组相比,严重组平均年龄更大[(51±17)岁vs.(35±19)岁]、自杀和直接口服占比更高、住院时间更长[8.0(4.8,12.0)d vs.3.0(2.0,5.5)d]、中毒剂量更大[200.0(50.0,200.0)mL vs.30.0(11.3,57.5)mL]、入院24 h内NEUT%更高[(83.4±10.4)vs.(73.2±12.8)]。严重组较轻症组更易发生WBC、NEUT%、谷草转氨酶、凝血酶原时间、D-二聚体等指标升高和血钾降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急性草甘膦除草剂中毒患者有逐年增多的趋势,一般病情较轻、预后较好,中老年人、直接口服、中毒剂量高和入院24 h内NEUT%高的患者病情更重,严重中毒更易引起实验室指标变化。  相似文献   
7.
正百草枯(paraquat)是一种有效和广泛使用的除草剂,其对动物和人均有很强的致毒性,因意外或自杀摄入引起的百草枯中毒,死亡率高达50%~90%[1]。经消化道是百草枯最常见的中毒途径,常因自杀或误服、误食引起。皮肤接触途径的中毒多为职业暴露导致,也有通过皮肤接触谋杀的案例报道[2],而静脉途径多见于自杀或药物滥用患者。目前临床多关注口服引起的百草枯中毒,其他途径导致的中毒比较少见。本研究对2例非消化道途径百草枯中毒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总  相似文献   
8.
患者, 男, 64岁, 2020-08-19因"胸闷4 d, 加重11 h"入院。患者4 d前受凉后出现活动后胸闷、气喘, 间断咳嗽、咳痰, 于家中自行静脉应用抗感染、舒张支气管、化痰等药物治疗。11 h前误将石蜡油20 mL静脉注射, 立即出现持续性胸闷、气喘, 剧烈咳嗽, 持续约20 min后症状较前稍减轻, 至"漯河市中心医院"就诊, 给予对症治疗(具体不详), 症状无明显减轻, 遂来本院。入院查体:体温36.5℃, 脉搏86次/min, 呼吸20次/min, 血压122/80 mmHg(1 mmHg=0.133 kPa), 呼吸室内空气氧饱和度88%, 左肺吸气相可闻及湿啰音。动脉血气分析(室内静息状态未吸氧):PO2 57.9 mmHg, PCO2 45 mmHg。白细胞13.23×109/L, 中性粒细胞10.88×109/L, 中性粒细胞百分数82.2%, C反应蛋白16.28 g/L, PCT 0.117 ng/mL。胸部CT(2020-08-19, 图1A)示双肺支气管扩张并感染, 左肺为著;双肺胸膜下微小炎性结节考虑。肺动脉CTA, 肠系膜动脉CTA及头颅MRA未见...  相似文献   
9.
目的:调查临床上散发的急性出血性阑尾炎病例,以证明该疾病是否为一种潜在的新型疾病。方法:通过发现满足以下两个条件的病例以验证假设:①在临床病例中能发现与急性出血性阑尾炎具有相同组织学特征的病例;②这些病例的其它特征也与急性出血性阑尾炎相同。结果:755例急性单纯性阑尾炎中筛选出203例,1000例急性化脓性阑尾炎中筛选出91例具有急性出血性阑尾炎组织学特点的病例。病例的外周血白细胞计数与中性粒细胞分类计数低于急性经典阑尾炎,外周血嗜酸性粒细胞浸润升高。结论:这些病例满足上述两个条件,提示急性出血性阑尾炎可能为一种临床上常见的独立实体,如果本研究能够得到进一步证实,将有可能改变对阑尾炎的传统认识,进而改进急性出血性阑尾炎的防治方法。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