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篇
  免费   1篇
临床医学   1篇
综合类   3篇
预防医学   1篇
药学   1篇
肿瘤学   1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2篇
  2018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
1.
目的了解新疆石河子市宠物犬饲养者对狂犬病知识的知晓情况及其影响因素,为进行宣传教育提供依据。方法采用分层整群抽样法,在石河子市第25小区抽取16栋楼居民,对年龄≥18岁的宠物犬饲养者(养犬时间≥6个月)进行问卷调查,并对数据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201名宠物犬饲养者狂犬病知识及格率为74.62%(150/201),平均得分为(66.76±12.99)分。宠物犬饲养者狂犬病知识及格率随文化程度的升高而提高(χ2趋势=12.331,P<0.01),初中及以下者知识及格率最低,为58.33%,平均分为(60.21±12.20)分;本科及以上文化程度者知识及格率最高(86.05%),平均分为(73.26±12.39)分。月收入≥3 000元者及格率高于月收入<3 000元者(χ2=12.946,P=0.005),饲养时间≥60个月者及格率高于饲养时间<60个月者(χ2=6.321,P=0.042)。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月收入≥3 000元(OR=3.819,95%CI=1.606~9.082)、文化程度大专(OR=13.969,95%CI=3.565~54.732)和本科及以上(OR=8.238,95%CI=2.026~33.501)、饲养时间≥60个月(OR=6.229,95%CI=1.926~20.143)的宠物犬饲养者狂犬病知识及格率较高。结论石河子市社区宠物犬饲养者狂犬病相关知识知晓率偏低,文化程度、月收入和宠物犬饲养时间是影响知识知晓的影响因素。  相似文献   
2.
目的:了解石河子市宠物犬饲养者对狂犬病知识的知晓及态度、行为情况,为进一步开展狂犬病预防知识宣传提供依据.方法:按分层整群抽样方法,在石河子市25小区划分东南西北四个区域,分别在区域内随机抽取了41、75、33、76、39、31、30、25、55、61、59、53、58、45、49、52栋楼的住户,对宠物犬饲养者采用问卷调查方式进行调查.结果:201位宠物犬饲养者狂犬病知识及格率为74.62%,初中及以下学历者的及格率仅为58.33%.被调查者中仅34.82%的人知道狂犬病不能被治愈,96.02%的知道被犬咬伤后应立即处理伤口,只有67.16%的人知道正确处理伤口.100%的人认为有必要制定宠物犬管理制度,99%认为有必要做好狂犬病的预防工作.宠物犬饲养者狂犬病知识的来源中电视占61.69%,但是报纸、社区、医生、广播、讲座的方式均低于20%.被调查者中有54人(26.9%)曾被犬咬伤过,其中36人(66.7%)注射过狂犬疫苗.结论:石河子市社区宠物犬饲养者狂犬病相关知识知晓率偏低,获取知识的渠道比较单一,但对狂犬病的防治态度较好,应加强宠物犬饲养者健康教育,低学历人群尤为重要.  相似文献   
3.
目的 吉非替尼联合放疗治疗非小细胞肺癌(non-small cell lung cancer,NSCLC)脑转移患者的临床疗效尚不确定,本研究通过吉非替尼联合放疗对NSCLC脑转移患者的临床疗效进行Meta分析,进而为临床应用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2位研究者对Cochrane、PubMed、EMbase、Sciencedirect、CNKI、万方和维普等数据库检索文献至2015-04,并进行文献筛选、提取资料和交叉核对.结局指标包括完全缓解(complete response,CR)、部分缓解(partial response,PR)、病变稳定(stable disease,SD)、疾病进展(progressive disease,PD)、总有效率(overall response rate,ORR)、疾病控制率(disease control rate,DCR)、疾病进展时间(progression-free survival,PFS)、中位生存时间(median survival time,MST)和不良反应等.纳入研究的结果采用RevMan 5.2软件和Stata 12.0软件进行Meta分析.结果 共纳入11篇临床研究,包括626例病例.吉非替尼联合放疗治疗NSCLC脑转移患者的颅内病灶CR(OR=3.06,95%CI为1.35~6.92,P<0.01)、PR(OR= 1.69,95%CI为1.10~2.60,P=0.02)、ORR(OR= 2.46,95%CI为1.71~3.54,P<0.01)和DCR(OR=2.97,95%CI为1.99~4.42,P<0.01)均明显高于单纯治疗;而PD(OR=0.35,95%CI为0.23~0.52,P<0.01)低于单纯治疗;且SD在联合治疗与单纯治疗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63.另外,吉非替尼联合放疗的PFS和MST分别为8.72和17.22个月,明显高于单纯治疗的6.17和12.35个月,P<0.01;且吉非替尼联合放疗与单纯治疗的不良反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吉非替尼联合放疗对非小细胞肺癌脑转移患者的颅内病灶具有较好的临床疗效.  相似文献   
4.
目的 分析我国2011—2020年自然疫源性疾病的流行趋势,为部队驻训做好自然疫源性疾病防制工作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利用Joinpoint回归模型对我国2011—2020年自然疫源性疾病的年发病率数据资料进行拟合,分析我国2011—2020年自然疫源性疾病的发病趋势,计算年度变化百分比(annual percent change, APC)及其95%可信区间(95%CI)。结果 2011—2020年我国报告的15种法定自然疫源性疾病,发病率居前三位的分别是布鲁杆菌病、流行性出血热、登革热;病死率居前三位的分别是狂犬病、人感染高致病性禽流感、鼠疫。2011—2020年我国鼠疫、人感染高致病性禽流感发病率逐年上升(t鼠疫=2.4、t人感染高致病性禽流感=14.3,P<0.05),狂犬病、钩端螺旋体病、疟疾发病率逐年下降(t狂犬病=-30.7、t钩端螺旋体病=-2.9、t疟疾=-2.9,P<0.05);血吸虫病发病率2015年前逐年上升,之后逐年下降(t2011...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原花青素拮抗砷诱导支气管上皮细胞氧化损伤作用,为揭示原花青素拮抗砷毒性作用提供参考。方法以BEAS-2B细胞为研究对象,分别给予不同剂量As_2O_3(0、5、10和20μmol/L)、葡萄紫原花青素(GSPE)(0、25和50 mg/L)在24和48 h时,利用试剂盒检测氧化应激相关指标[活性氧(ROS)、脂质过氧化物(LPO)、丙二醛(MDA)、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谷胱甘肽(GSH)、巯基(-SH)、超氧化物气化酶(SOD)、过氧化氢酶(CAT)和总抗氧化能力(T-AOC)]的表达。采用一般线性模型分析原花青素拮抗砷效应的交互作用。结果与砷染毒组相比,在24和48 h均发现As_2O_3+GSPE50 mg/L组的ROS、MDA和LPO的水平降低(P0.05),T-AOC、GSH、GSH-Px、CAT、-SH、SOD活性和水平增加(P0.05),As_2O_3+GSPE25 mg/L组的GSH、T-AOC和SOD升高(P0.05)。结论在一定浓度范围内,GSPE可以有效地拮抗砷所致的氧化损伤,且随着剂量增加,抗氧化损伤效果提高。  相似文献   
6.
目的 探讨γ干扰素(interferon-γ,IFN-γ)基因+874位点和白介素-2(interleukin-2,IL-2)基因-330位点的基因多态性在慢性乙型肝炎病毒(Hepatitis B virus, HBV)和/或丙型肝炎病毒(Hepatitis C virus, HCV)感染者临床转归中的交互作用。方法 对20世纪80年代末河北某农村单采血浆献血员中的HBV/HCV感染者进行分析,采用多因子降维法(multifactor dimensionality reduction method, MDR)分析IFN-γ+874和IL-2-330基因多态性在慢性HBV/HCV感染者临床转归中有无交互作用,风险评价用比值比(odds ratio,OR)和95%置信区间(confidence interval, 95%CI)表示,交互作用评价指标主要为超额相对危险度(relative excess risk of interaction, RERI)、95%CI、交互作用指数(synergy index, SI)、交互作用归因比(attributable proportion of in...  相似文献   
7.
目的 分析我国2011—2020年布鲁氏菌病(布病)的时空分布特征,为部队驻训科学防控提供参考依据。方法 收集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网站报告的法定传染病疫情信息,整理2011—2020年布病疫情按月发病数。用圆形分布法分析布病发病的高峰日和高峰期,用Joinpoint回归分析法评价布病年发病率的长期趋势、变化百分比(APC)。按东、南、西、北、中5个地区及所辖省份分层分析空间分布特征。结果 我国2011—2020年布病平均发病率为3.52/10万,10年间发病趋势变化差异无统计学意义(APC=-2.12%,P=0.589);月发病率趋势为1—5月逐月递增(APC=34.38%)、5—12月逐月递减(APC=-11.66%)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6和0.001);10年均存在明显季节性,其季节分布特征是全年均可发病,存在明显的高峰日和高峰期(P<0.001),各年发病高峰日不相同或不全相同(F=332.03,P<0.001),总高峰日为6月26日,总高峰期为3月21日—10月2日。5个方向中病例数最多的是北部,其次是中部、西部,较少的是南部、东部。北部地区所辖省份内蒙...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