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篇
  免费   0篇
临床医学   3篇
综合类   1篇
  2023年   1篇
  2021年   1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目的:分析自动摆药机引进后,影响病区药品核对速度的因素,并评价干预措施效果。方法:每日收集病区护士药品核对总数、时间和在核对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分析导致核对速度变慢的原因。采取相应的改进措施,比较采取措施前后核对速度的差异。结果:护士核对时间从第1个月的(3.46±0.22)袋/min,提升至第3个月的(6.12±0.56)袋/min,并呈现稳定趋势,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5.082,P=0.000)。结论:在应用自动摆药机系统过程中,应不断改善使用细节,从而提高护理工作效率。  相似文献   
2.
邱吉艳  赵春艳  徐卓珺 《广西医学》2021,43(23):2878-2881
目的 探讨容积-黏度吞咽测试(V-VST)在脑卒中后吞咽功能障碍患者胃管拔管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将154例脑卒中后吞咽功能障碍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每组77例.观察组患者采用V-VST法作为胃管拔管的评估方法,对照组患者采用洼田饮水试验作为胃管拔管的评估方法.比较两组胃管留置时间、拔管后患者进食时呛咳的发生率、再次置管率及住院天数.结果 观察组患者胃管留置时间短于对照组,拔除胃管后的呛咳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均P<0.05),两组均无重新置管病例,但观察组住院时间短于对照组(P<0.05).结论 采用V-VST作为脑卒中后吞咽功能障碍留置胃管患者拔管的评估方法,可以缩短胃管留置时间,降低拔管后患者饮水进食时呛咳的发生率,缩短住院时间.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自动摆药机的临床使用现状及发生的问题,从而采取干预措施,以降低药包拆包率。方法从医院信息系统(HIS系统)中导人2013年1月1日至3月11日全院19个使用摆药机进行自动摆药的病区的药袋信息,每日从病区收集拆包数,在摆药机使用10d后,统计初步使用现况,分析并制定干预措施。结果自动摆药机承担病区口服药摆药的整体工作量为66.00%。通过实施干预后,拆包率从10.25%下降到4.9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374.217,P〈0.01),其中摆药机设置导致的拆包率由0.60%下降到0.00%,药剂师人工添加环节出错导致的拆包率由1.17%下降到0.21%,医嘱变动原因导致的拆包率由8.52%下降到4.70%。结论通过多团队合作制定策略和实施持续监控可有效降低药包拆包率,进一步实现自动摆药机在提高护士工作效率方面的作用。  相似文献   
4.
脑卒中后的运动预测模型与患者肢体功能康复具有密切关系。本文回顾了国内外运动功能恢复预测模型,分析各类预测模型优缺点,以期为促使临床更好使用这些预测模型并更有效的促进患者功能预后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