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篇
  免费   8篇
临床医学   6篇
内科学   1篇
综合类   6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1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3篇
  2014年   2篇
  2012年   1篇
  2010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观察经皮神经电刺激联合运动想象疗法对脑卒中后尿失禁的疗效。方法将60例脑卒中后尿失禁患者按随机数字表分为观察组30例、对照组30例,两组均给予常规抗血小板聚集、降脂稳定斑块等药物治疗和常规康复治疗,观察组在此基础上加用经皮神经电刺激联合运动想象疗法治疗4周。于治疗前、治疗后分别检测两组患者尿流动力学指标(膀胱容量,膀胱内压力,逼尿肌压力,膀胱顺应性),观察排尿情况(24 h尿失禁次数、24 h排尿次数、每次排尿量、残余尿量)。比较治疗后两组患者尿流动力学指标、排尿情况及泌尿系感染发生率。结果治疗4周后,两组患者尿流动力学指标均有改善,但观察组优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治疗2周、4周后泌尿系感染的发生率低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4周后观察组24 h尿失禁次数少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经皮神经电刺激联合运动想象疗法对脑卒中后尿失禁疗效优于常规方法。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原发性震颤(ET)患者步态和平衡功能特点,有助于更加全面地认识ET。方法:选取ET患者(研究组)和健康志愿者(对照组)各80例纳入研究,采用六项平衡信心活动量表(ABC-6)评估患者的平衡信心,采用Berg平衡量表(BBS)评估患者步态和平衡功能,收集患者过去一年中跌倒次数及几近跌倒的次数。结果:根据ABC-6量表检测结果,研究组平衡信心较对照组下降(P<0.01);研究组BBS评分总分低于对照组(P<0.01);研究组在过去一年中跌倒的次数超过对照组(P<0.01),几近跌倒的次数也较对照组增加(P<0.01)。结论:ET患者存在平衡和步态障碍,平衡信心下降,在关注患者震颤功能的同时,也需要关注ET患者的平衡功能,从而采取相应的措施来干预,以防止平衡能力下降,减少跌倒。  相似文献   
3.
原发性震颤(ET)也叫特发性震颤,是临床常见的运动障碍性疾病,主要临床表现为姿势性震颤或动作性震颤,频率多为4~12Hz,患病率约为0.4%~0.9%。目前,ET发病机制尚未明确,但其中遗传因素有重要作用。基因检测技术发现小脑和小脑系统与ET发病密切相关。本文对原发性震颤的遗传学研究进展作一综述,包括连锁分析、外显子组和全基因组测序、全基因组关联分析等测序方式,以期为临床诊治提供指导。  相似文献   
4.
目的 观察机器人辅助步行训练对脑卒中后偏瘫患者骨盆运动能力和步行功能的影响。 方法 选取嘉兴市第二医院2016年5月至2017年2月脑卒中后偏瘫患者30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治疗组(15例)和对照组(15例)。2组患者均接受常规临床药物和常规康复治疗,治疗组患者在以上治疗方案的基础上增加步行辅助机器人训练,每日1次,每次20 min。于治疗前、治疗8周后(治疗后)对2组患者进行骨盆运动评估、10 m最大步行速度(MWS)测试、移动能力评定(TUGT)和功能性步行分级(FAC)评估。 结果 治疗后, 2组患者的侧向位移、高度位移、旋转、侧倾角度与组内治疗前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治疗组上述各项指标均优于对照组治疗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2组患者的MWS、TUGT、FAC与组内治疗前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治疗组治疗后的MWS和TUGT分别为(38.7±5.2)m/min和(21.5±10.7)s,亦显著优于对照组治疗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 机器人辅助步行训练可更有效地改善脑卒中偏瘫患者的骨盆控制能力和步行功能。  相似文献   
5.
6.
目的探讨青年缺血性卒中(IS)病因及危险因素。方法回顾分析57例青年缺血性卒中患者临床资料。结果 TOAST分型:大动脉粥样硬化性脑梗死占22.8%,小动脉脑梗死占14.0%,心源性脑栓塞占10.5%,其他原因引发的脑梗死占8.8%,原因不明的脑梗死占43.9%。危险因素的暴露率依次为高血压(31.6%),饮酒(29.8%),吸烟(26.3%),血脂异常(24.6%),糖尿病(12.3%)。高危因素高血压、血脂异常、高血糖、高同型半胱氨酸治疗前后比较有显著差异(P<0.01)。结论青年缺血性卒中的病因和危险因素较老年人更加多样化,应重视对其病因的寻找。  相似文献   
7.
无症状脑梗死系指既往无脑卒中症状及神经系统定位体征,而影像学检查(颅脑CT或MRI)或尸检时发现脑实质内有梗死灶的存在;或虽有脑卒中症状,但影像学检查发现了不能解释其症状及体征的非责任区的病灶[1]。有研究显示,无症状脑梗死的存在,可能使患者发生症状性脑梗死时的病情加重,并使脑梗死复发的危险增加,因此研究无症状脑梗死的临床特征具有重要的临床价值。磁共振弥散加权成像(MRDWI)是新近诊断无症状脑梗死一项敏感的检测手段[1-2],其能发现一些与临床症状不符的无症状脑梗死。  相似文献   
8.
目的 分析轻度认知障碍(MCI)患者的睡眠障碍特征.方法 选取2018年5月至2019年5月在嘉兴学院医学院附属第二医院神经内科门诊就诊的MCI患者80例作为研究对象(观察组),同期本院体检中心健康体检者80例作为对照(对照组).采用简明精神状态评分(MMSE)评估患者的认知功能,采用阿尔茨海默病睡眠连续性量表评估患者...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在药物治疗基础上康复训练治疗步态障碍及疼痛的临床疗效以及步态与帕金森病疼痛相关性。方法:帕金森病伴疼痛患者55例随机分为训练组27例和对照组28例,2组均常规采用药物治疗,训练组加用床边康复训练及室内康复训练等方面康复训练干预综合锻炼步态及平衡功能,治疗前后采用UPDRS III评分、Berg平衡量表(BBS)、步态分析、视觉模拟评分法(VAS)等进行评定。结果:2周床边训练及4周室内步态平衡训练后,训练组患者步速、步长、髋关节屈曲最高角度、双支撑相、UPDRS III评分、BBS评分及VAS评分与治疗前比较均存在统计学差异(均P0.05);训练组患者在步速、髋关节屈曲最大角度、双支撑相、BBS评分及VAS评分与对照组比较存在统计学意义(均P0.05);对照组治疗前后各项指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训练组患者髋关节屈曲最大角度与VAS疼痛评分、平衡能力存在相关性(r=-0.61、0.53,均P0.01);步速与VAS疼痛评分、平衡能力存在相关性(r=-0.48、0.69,P0.05、P0.01);双支撑相与平衡能力存在相关性(r=-0.71,P0.01);双支撑相与VAS疼痛评分之间相关性无统计学意义(r=0.37,P0.05)。结论:帕金森病药物治疗基础上配合有效的康复训练,可明显改善患者姿势及步态异常,同时有利于疼痛减轻,且步态与疼痛之间存在一定的相关性。  相似文献   
10.
视神经脊髓炎(neuromyelitis optica, NMO)是一种脱髓鞘性疾病,常以视神经异常或脊髓炎为首发症状.长期以来临床上将发病时在视神经以外脑内发现病灶的病例排除在NMO 诊断之外.2006 年Wingerchuk[1]提出了新的诊断标准,该标准提出,NMO必要条件为视神经炎、急性脊髓炎和无视神经及脊髓以外的受累.主要支持条件为发病时颅脑MRI阴性(正常或不符合MS 影像学的诊断标准)、脊髓MRI逸3 个椎体的T2 异常信号和血清NMO-IgG阳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