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3篇
  免费   1篇
临床医学   10篇
外科学   2篇
综合类   1篇
预防医学   1篇
  2023年   2篇
  2020年   4篇
  2019年   1篇
  2015年   3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2篇
  201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3 毫秒
1.
[目的]了解血液病病人医院感染的现状,为有效预防医院感染提供依据。[方法]收集2015年1月—2016年12月发生的332例次医院感染病人的临床资料,对数据进行统计分析,分析医院感染发生的部位、相关因素等。[结果]332例次医院感染病人中性粒细胞缺乏病人219例,占66%,肺部感染者165例,菌血症96例,急性髓系白血病病人的医院感染率最高。[结论]血液病病人是医院感染的高危人群,医务人员应提高认识,加强各个环节的预防控制,有效降低血液病病人医院感染率。  相似文献   
2.
基于对贵州省清镇市、云岩区以及四川省西昌市、井研县的调查,针对政府与非政府组织(NGO)缺乏信任型、了解NGO优势但由于担心而未合作型以及良好合作型三种模式,本文围绕NGO的驱动力和障碍进行了研究。驱动力来自于自身的组织优势、组织内部动力以及外部需求;障碍来自于官员意识不到位、资金缺乏、法律环境滞后、信息沟通不畅以及歧视。基于此,本研究分别针对全球基金第四轮以及国务院艾滋病防治工作委员会提出加强沟通、建立快速反应基金、支持社会企业、在全球基金第四轮的工作指标体系中增加有关NGO参与的定性工作指标以及建立政府—NGO合作框架、改善法律环境等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3.
目的 探究急性髓系白血病患者诱导缓解治疗期癌因性疲乏的纵向变化轨迹及影响因素,为实施针对性护理干预提供借鉴。 方法 采用便利抽样法选取急性髓系白血病行诱导缓解治疗患者183例,采用一般资料调查表、癌因性疲乏评估量表对患者进行调查。采用潜变量增长混合模型识别患者诱导缓解治疗期癌因性疲乏轨迹的不同类别,并分析影响因素。 结果 治疗前1 d及诱导缓解治疗1周、2周、3周及结束后1 d患者癌因性疲乏得分分别为22.86±3.75、26.39±4.12、31.71±4.64、36.54±5.25、39.63±5.06,5个时间点得分呈正相关;通过潜变量增长混合模型将其分为持续高疲乏组(48.09%)、疲乏升高组(34.42%)、低疲乏组(17.49%)。多元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与低疲乏组比较,有睡眠障碍、血红蛋白<60 g/L、低社会支持更易归于持续高疲乏组(均P<0.05),有睡眠障碍、并存胃肠道症状群更易归于疲乏升高组(均P<0.05)。 结论 急性髓系白血病患者诱导缓解治疗期癌因性疲乏呈现3种潜在类别,医护人员应根据患者癌因性疲乏不同轨迹类别及影响因素制定针对性护理干预方案,以减轻患者疲乏程度。  相似文献   
4.
[目的]观察社会支持护理对子宫切除术病人负性心理及性生活的影响。[方法]将100例子宫切除术病人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5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实施社会支持护理。比较两组的负性心理、术后社会支持度及性生活质量。[结果]观察组护理后焦虑、抑郁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随访时的各社会支持度评分高于对照组,性生活频率、满意度高于对照组,性交痛、阴道干涩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社会支持度护理有利于降低心理因素的致病作用,可改善子宫切除术病人的负性心理,改善术后性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5.
本文主要介绍了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防控期间血液科在预防新型冠状病毒肺感染的应急防控策略,包括成立负责疫情期病区管理及人员调配的应急管理小组,加强病房消毒管理,建立特殊时期应急管理程序及患者分流方案等,以期通过合理有效的防控策略,提高病区对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的防控能力,从而保证患者的治疗工作得到有序开展。  相似文献   
6.
7.
<正>消化道出血是消化内科比较常见的疾病,可由多种疾病所致,可因消化道自身炎症、机械损伤、血管病变以及肿瘤等因素导致,也可由于临近器官的病变所导致[1]。上消化道出血是指屈氏韧带以上的食管、胃、十二指肠、上段空肠以及胰管和胆管的出血,部分患者伴有血容量减少引起的急性周围循环衰竭,病死率较高。迅速、有效、安全地止血,是降低病死率、改善患者预后的关键。近年来,随着内镜技术的普及和内镜下止血方法的使用,消化道出血患者的手术率和病死率  相似文献   
8.
9.
<正>择期手术准时开始是一个高效率的手术室应具备的特征,同时也是影响手术间利用率的重要因素,更是有效利用手术室人力、物力资源,降低成本,增加收益的基础[1]。择期手术延时开始不但使手术室工作效率降低,增加医疗费用,而且易引起患者及家属误解,甚至产生不满情绪[2],将直接影响医院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外周血造血干细胞(peripheral blood stem cell,PBSC)采集对健康供者血钾水平的影响,并进行原因分析,制订相应的护理对策。方法 2017年3月至2018年8月,便利抽样法选择在某医院血液内科行PBSC采集的133例健康供者为研究对象,连续收集其PBSC采集期间的血钾指标,观察并记录相应的临床症状、血钾水平,分析低血钾症的发生原因。结果 133例供者PBSC采集术前血钾水平均正常[(3.9±0.3)mmol/L],采集后血清钾水平降低[(3.2±0.4)mmol/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12.321,P0.01);术后有110例供者发生低钾血症,发生率为82.71%;不同程度的低钾血症供者临床症状的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应密切监测健康供者在PBSC采集过程中的血钾水平及相关临床症状,尽早发现低钾血症的发生并及时制订相应的医护策略予以纠正,以最大程度地减轻供者的不适,保障供者安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