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7篇
  免费   3篇
基础医学   3篇
临床医学   2篇
内科学   1篇
综合类   2篇
药学   9篇
中国医学   3篇
  2023年   3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1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1篇
  2014年   2篇
  2013年   1篇
  2011年   2篇
  2006年   1篇
  2004年   3篇
  2003年   2篇
  1995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2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尾加压素Ⅱ与支气管哮喘相关性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探讨血清中尾加压素Ⅱ水平与支气管哮喘的相关性.方法选择支气管哮喘患者26例和正常人26例,用斑点蛋白印迹法测定样本血清中尾加压素Ⅱ的水平,通过薄层扫描技术和统计学处理,对结果进行半定量分析.结果支气管哮喘组血清尾加压素Ⅱ水平(0.136±0.018光密度值)高于正常对照组(0.048±0.022光密度值);血清尾加压素Ⅱ与支气管哮喘显著相关(P<0.001);正常对照组的男性与女性之间,血清尾加压素Ⅱ水平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血清中尾加压素Ⅱ水平与支气管哮喘显著相关;尾加压素Ⅱ可能参与支气管哮喘的发病过程或为支气管哮喘的主要病理改变之一;提示尾加压素Ⅱ效应模式可能是通过血液循环作用于靶器官.  相似文献   
2.
目的 探讨尾加压素Ⅱ在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并高血压发生、发展中的病理学意义。方法 选择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并高血压患者 2 6例 (实验组 )和正常人 2 6例 (对照组 ) ,用斑点蛋白印迹法测定其血清尾加压素Ⅱ水平 ,通过薄层扫描技术对数据进行半定量分析。结果 实验组血清尾加压素Ⅱ的光密度值为 ( 0 2 0 1±0 0 5 6 ) ,对照组为 ( 0 0 5 9± 0 0 2 2 ) ,两组间差别有显著性意义 (t =9 398,P <0 0 0 1)。结论 尾加压素Ⅱ的增高可能是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导致高血压发生、发展的重要因素 ,或为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并高血压的重要病理改变之一。  相似文献   
3.
尾加压素Ⅱ与高血压病的相关性   总被引:10,自引:2,他引:8  
目的 探讨尾加压素Ⅱ与高血压病的相关性。方法 选择高血压病患者 5 0例 (高血压病组 )和正常人30例 (对照组 ) ,用Dot-WesternBlot法测定样本血清中尾加压素Ⅱ水平 ,对二者的结果进行比较分析。结果 高血压病组患者血清尾加压素Ⅱ水平为 (0 2 0 4± 0 0 83) ,对照组被检者为 (0 0 5 8± 0 0 2 9) ,二者间差别有非常显著性意义 (P <0 0 0 1 ) ;对照组男、女被检者的血清尾加压素Ⅱ水平间差别无显著性意义 (P >0 0 5 )。结论 血清尾加压素Ⅱ与高血压病显著相关 ;尾加压素Ⅱ可能是高血压病发生发展的重要因素或为高血压病的主要病理改变之一 ;提示尾加压素Ⅱ效应模式可能是通过血液循环作用于靶器官  相似文献   
4.
目的以斑马鱼胚胎/幼鱼为实验对象,探索长春新碱对斑马鱼神经发育毒性和行为的影响及其毒性的分子机制。方法采用表型观察、触及逃避、幼鱼的自主运动、强光刺激惊恐反射能力等实验及RT-PCR,整体免疫荧光等手段。结果 (1)长春新碱具有斑马鱼胚胎神经和心脏发育毒性;(2)长春新碱具有幼体神经毒性,幼鱼呈浓度依赖性的侧卧体位;自主运动显示幼鱼呈长春新碱浓度依赖性的常规转弯能力下降,运动轨迹紊乱,平均运动速度降低,不活跃运动持续时间增加等神经抑制行为;(3)光刺激实验显示高剂量(30和40μg/ml)长春新碱处理组幼鱼被刺激后应激反应能力变弱,学习记忆能力下降;(4)长春新碱导致多巴胺能神经元相关基因th、dat的转录水平下调,诱导幼鱼间脑及下丘脑多巴胺神经元细胞数量减少。结论长春新碱具有多巴胺能神经元毒性,导致下丘脑多巴胺能神经元细胞丢失。  相似文献   
5.
6.
目的 采用斑马鱼胚胎模型评价舒筋定痛片样品的急性毒性。方法 以模式生物斑马鱼胚胎为实验对象,以不同硼砂含量的舒筋定痛片样品给药处理,野生型为阴性对照,于不同发育时间点观察给药后胚胎的发育情况,包括胚胎致畸、致死检测。结果 舒筋定痛片4组测试样品在不同浓度下对斑马鱼胚胎发育有明显影响,高浓度时胚胎毒性以导致胚胎发育停滞为主,中浓度时可致发育滞后并出现心脏、脑、躯干等主要器官畸形,低浓度时大多数胚胎发育接近正常,少数胚胎出现胚胎发育中轻度的滞后。结论 舒筋定痛片测试样品对斑马鱼胚胎发育的影响主要表现为高、中浓度下的胚胎发育停滞、滞后;同时,研究表明同一企业样品毒性作用与其中所含硼砂存在一定剂量依赖性正相关。  相似文献   
7.
目的建立HCV非结构蛋白NS5A基因在斑马鱼肝脏特异表达的模型,研究HCVNS5A的体内作用机制并初步探讨HCVNS5A对肝病理标志基因表达的影响。方法克隆肝基因表达调控序列——斑马鱼脂肪酸结合蛋白基因增强子序列(eFABP)和HCV非结构蛋白基因NS5A序列,利用CMV启动子序列,构建HCVNS5A基因和报告基因绿色荧光蛋白基因eGFP在肝脏共表达的基因构件pFC-5AiR。经细胞转染实验验证所建构件的报告基因DsRed表达红色荧光蛋白后,将该基因构件线性化并经显微注射导入斑马鱼胚胎;通过荧光显微镜观察和整体原位杂交技术对目的基因NS5A的表达进行定位,验证其肝脏特异性表达。采用RT-PCR方法和westernblot方法对HCVNS5A基因的转录和翻译水平进行检测;并检测肝脏病理相关的标志基因的转录水平变化。结果细胞转染实验证明基因构件pFC一5AiR的报告基因DsRed能够在肝癌细胞Huh7中表达;斑马鱼胚胎注射该基因构件后在肝脏能够观察到红色荧光蛋白基因DsRed的表达;RT-PCR和westemblot结果显示HCV基因NS5A能够在斑马鱼体内正确表达;原位杂交结果进一步证明了NS5A的表达集中在斑马鱼肝脏内。进一步RT-PCR检测表明HCVNS5A在斑马鱼体内的表达可导致一些肝代谢和纤维化相关基因的上调,如Adiponectin、LDLR、Argsyn、TGF-β和HMGR等,推测NS5A在肝脏脂肪病变和纤维化中具有一定作用。结论成功建立了斑马鱼肝脏表达HCVNS5A的模型;初步数据表明HCVNS5A在斑马鱼体内的表达与部分肝代谢和纤维化标志基因的异常表达相关;该模型可以用于HCVNS5A的体内病理机制的研究。  相似文献   
8.
目的 苯扎溴铵和羟苯乙酯是广泛应用于眼用制剂的防腐剂,其在眼表的积累是引起眼用制剂药物毒性的重要因素.目前还没有一种简单、快速的方法来检测防腐剂的体内毒性.本研究以苯扎溴铵和羟苯乙酯为探针药物建立一种快速筛选和评价化合物眼毒性的斑马鱼模型和方法.方法 体式显微镜下活体观察斑马鱼幼鱼给药后眼部形态的变化;采用斑马鱼行为学...  相似文献   
9.
本实验采用斑点印迹杂交和原位杂交技术,进一步探讨血管通过与血管平滑肌细胞(VSMC)增生相关基因表达的影响。结果表明,高脂组家兔血管壁血小板衍化生长因子(PDGF)-A的mRNA呈高表达,杂交阳性颗粒主要分布在动脉粥样硬化(AS)斑块边缘区及新生斑块区的SMC胞浆内,而血管通组家兔血管壁PDGF-AmRNA表达水平明显低于高脂组;高脂血管斑块组织c-myc的mRNA表达水平亦比正常组高,血管通组血  相似文献   
10.
摘要:目的 阿奇霉素在酸中的主要降解产物为3'-去克拉定糖阿奇霉素(杂质J)。本研究旨在利用模式动物斑马鱼,比较阿 奇霉素及其杂质J体内诱导的毒性反应差异。方法 斑马鱼幼鱼(3 dpf)给予不同浓度的阿奇霉素和杂质J,3 d后,计算并比较两 种化合物的LD5和LD50;利用转录组学分析,比较阿奇霉素和杂质J导致机体表达谱的变化,并寻找显著性差异基因(DEGs);通 过基因本体(GO)数据库对显著性差异基因进行功能归类分析,比较两种化合物对体内生物过程影响的可能差异。结果 阿奇霉 素和杂质J对斑马鱼的致死作用相似;二者均可导致幼鱼基因表达谱发生明显改变,但在转录水平可调节的DEGs个数不同;阿 奇霉素单独调节的DEGs(ctsc、gnpda、gck和tmem127),在显著差异性GO生物过程(变化倍数> 3,P<0.05)中,主要归类于调控 与代谢相关和细胞生长相关的生物过程,而杂质J单独调节的DEGs(cxcl8b.1)在显著差异性GO生物过程中,归类于与免疫调控相 关的生物过程;qRT-PCR结果显示验证了阿奇霉素单独调节的ctsc、gnpda、gck和tmem127基因以及杂质J单独调节的cxcl8b.1基 因的表达变化与RNA-seq测序结果相似。结论 阿奇霉素和杂质J诱导斑马鱼幼鱼毒性反应的作用机制可能有所不同,为进一步 探讨阿奇霉素在临床应用中产生不良反应的机制明确了方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