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13篇
  免费   24篇
  国内免费   11篇
耳鼻咽喉   3篇
儿科学   2篇
基础医学   42篇
口腔科学   5篇
临床医学   67篇
内科学   25篇
皮肤病学   3篇
神经病学   7篇
特种医学   44篇
外科学   29篇
综合类   154篇
预防医学   51篇
眼科学   1篇
药学   60篇
中国医学   32篇
肿瘤学   23篇
  2024年   7篇
  2023年   14篇
  2022年   7篇
  2021年   11篇
  2020年   12篇
  2019年   11篇
  2018年   11篇
  2017年   5篇
  2016年   9篇
  2015年   11篇
  2014年   38篇
  2013年   17篇
  2012年   31篇
  2011年   28篇
  2010年   21篇
  2009年   30篇
  2008年   16篇
  2007年   12篇
  2006年   19篇
  2005年   30篇
  2004年   30篇
  2003年   19篇
  2002年   22篇
  2001年   19篇
  2000年   14篇
  1999年   10篇
  1998年   5篇
  1997年   8篇
  1996年   4篇
  1995年   3篇
  1994年   5篇
  1993年   6篇
  1992年   5篇
  1991年   6篇
  1990年   9篇
  1989年   5篇
  1988年   6篇
  1987年   2篇
  1986年   1篇
  1985年   5篇
  1984年   4篇
  1983年   2篇
  1982年   5篇
  1981年   3篇
  1980年   5篇
  1979年   3篇
  1974年   1篇
  196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4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脑死亡     
<正> 以往人们认为:只要一个人的呼吸心跳停止了他也就死亡了。但自古到今许多“死人”复活的事例时有传闻。1920年Cushing 氏报道了1例自动呼吸已完全停止的颅内肿瘤患者,借助人工呼吸使心脏又持续跳动23小时之久,此事当时使世界为之注目。于是“呼吸心跳停止人体就必然死亡”的传统观念遂开始被人怀疑。近年来随着低温麻醉、复苏术、器官移植术等临床医学的迅猛发展,促使临床医学的基础理论不断得以更新。通过对大量临床现象的深入研究,人们发现:呼吸心跳停止并不表明人体必然死亡,反之一些借助人工方法维持呼吸心跳的病人最终却难免一死。  相似文献   
2.
频域心电图(FCG)是一种无创伤性心电检测新技术,其特点是采用现代信息处理的方法,显示心电信号的频域特征,并对所选的两个导联心电信号的频率、振幅、相位和时差等进行多参数的相关分析。本文对79例冠心病患者和33例健康者进行了频域心电图分析,探讨其对冠心病的诊断价值。  相似文献   
3.
多重耐药鲍曼不动杆菌相关耐药基因检测分析   总被引:28,自引:0,他引:28  
目的为了解多重耐药鲍曼不动杆菌β-内酰胺酶(BLA)基因、氨基糖苷类修饰酶(AMFs)基因、消毒剂与磺胺类耐药基因(qacE△1-sul1)和1类整合子酶基因(intl1)存在情况。方法对2005年1—6月份临床分离的31株多重耐药菌株(耐哌拉西林、第三代头孢菌素、环丙沙星和阿米卡星),应用聚合酶链反应及序列分析方法分析其BLA、AMEs、qacE△1.sull和intl1基因类型。结果31株多重耐药鲍曼不动杆菌对多黏菌素B敏感,有3株(9.7%)对受试的其他18种抗菌药物均耐药。19株(61.3%)检出了β-内酰胺酶基因,其中TEM、PER、DHA阳性率分别为61.3%、19.4%、3.2%,未检出SHV、OXA-23、OXA-24、GES、IMP和VIM等基因。25株(80.6%)检出氨基糖苷类修饰酶基因,其中aac(3)-I、aac(6’)-I、ant(3”)-I、ant(2”)-I、aac(3)-Ⅱ、aac(6’)-Ⅱ阳性率分别为67.7%、45.2%、29.0%、22.6%、9.7%、3.2%。qacE△A1-sul1、intl1阳性率分别为80.6%、58.1%。分离株常见的基因组合是TEM+qacE△1-sul1+intl1和TEM+PER+qacE△1-sull+intl1,分别占25.8%和19.4%。分离株AMEs的常见的基因组合是aac(3)-I+aac(6’)-I和nnc(3)-I+aac(6’)-I+ant(2”)-I,分别占19.4%和12.9%。结论临床分离的多重耐药鲍曼不动杆菌TEM、nnc(3)-I、nnc(6’)-I、ant(3”)-I、ant(2”)-I、qacE△1-sul1和intl1基因携带率高。  相似文献   
4.
生物组织光传播特性的研究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光在组织中传播与组织的光学性质有关。折射率是组织光学性质最基本的参数,用来评价组织改变光线行进方向的参量。本文以菲涅耳公式为理论依据,尝试用空气—组织界面的反射率、生物组织薄膜的反射率和生物组织反射光的偏振分量,推算生物组织的折射率。 本文还探测了组织的前向散射和后向漫射分布。  相似文献   
5.
目的 对比不同CT扫描层厚下颅骨3D打印模型与标本的测量数据,探讨不同层厚对打印模型精准度的影响。方法 收集8例(标记为1~8号)正常颅骨标本(N组),分别以0.625 mm(A组)、1.25 mm(B组)、2.5 mm(C组)、3.75 mm(D组)、5 mm(E组)层厚进行CT扫描、三维重建与3D打印,测量各层厚下3D打印颅骨模型枕骨大孔前后径、前床突间距、蝶翼间距3个尺寸数值进行解剖还原度对比分析。结果 根据解剖标志量化对比结果,随着CT层厚增加3D打印颅骨模型解剖标志数量逐渐减少。各层厚对打印3D模型造成的精度差异无统计学意义,A、B、C 3组与N组成高度相关性(r>0.85,P<0.05),A、B、C 3组的误差分析结果中偏差度<2.6%,与实体标本(N组)偏差较小。结论 薄层CT数据(0.625~2.5 mm)下的3D打印模型精准度较高,且差异较小,可为临床应用提供高精度3D打印模型。  相似文献   
6.
妇产科手术切口感染或窦道形成,若处理不当,不仅延长了住院时间,而且给患者造成精神、躯体上的痛苦,给医务人员增加了压力,甚至引起不必要的医患纠纷,对其感染因素分析讨论如下: 1.切口的细菌污染 妇产科手术多系与外界相通器官的开放手术,有正常细菌与致病菌的寄生,手术创伤为细菌侵袭提供了条件。 1.1 术前准备不足 如皮肤清洗消毒、阴道冲洗不充分,消毒液不合格、比例不标准,器械、材料消毒不严格,如不可靠的一次性材料等均有细菌带入术野可能。急诊手术无法严格做好术前各环节的无菌准备。  相似文献   
7.
<药品管理法>第三十二条规定:药品必须符合国家药品标准.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颁发的药品标准、以及仍在使用的卫生部颁布的药品标准都是国家药品标准.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规定,局颁标准从2002年12月1日起生效,同品种地方标准、包装、标签和说明书同时停止使用.但是我们在具体工作时,遇到了同品种药品不仅出现在地方标准,而且还在三个国家标准中出现,此外还发现局颁标准的编印质量不高.这就对标准的可操作性、严肃性构成了威胁,现分述如下,以期引起有关部门的注意.  相似文献   
8.
背景与目的 吸烟一直是与心理健康有关的问题,以往的许多研究表明,吸烟在一些精神病患者中更常见,而且吸烟量的增加会导致患各种焦虑症的风险增加。加拿大的一项研究考察了吸烟行为与三种主要的焦虑症的关系,包括惊恐症、社交恐惧症和强迫症。该研究旨在验证吸烟行为与三种主要焦虑症存在相关;揭示吸烟行为与各种心理症状或功能损伤之间的关系。  相似文献   
9.
动脉硬化为退化性与增生性病变,导致血管壁增厚,失去弹性,缩小管腔,致使血液流动参数改变,从而引起脑中风、冠心病与周围血管性疾病,为常见的致病原因。动脉硬化一般分为细动脉硬化、动脉中层钙化和动脉粥样硬化,一般所称的动脉硬化通常指动脉粥样硬化(Atherosclerosis:AS)。研究明确造成动脉硬化的因素,采用合适的诊断方法进行诊断,对于防治脑卒中等致命病状极为重要(1,2)。动脉粥样硬化涉及主动脉、颈动脉、冠状动脉、肾动脉及肢体动脉等弹力性动脉。近年来,随着高分辨超声技术的发展及其在动脉硬化研究中的应用,对产生动脉硬化的危险因…  相似文献   
10.
笔者对我市2001~2003年农村医药市场抽验结果进行分析,把带共性的质量问题摆出来,借以强调抓“两网”建设的必要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