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2篇
  免费   1篇
临床医学   5篇
皮肤病学   1篇
综合类   7篇
预防医学   1篇
药学   19篇
  2024年   1篇
  2021年   1篇
  2018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5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2篇
  2008年   1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3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5篇
  2002年   4篇
  1997年   1篇
  199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张金彩  张瑞芹 《河北医药》2003,25(5):398-398
献血反应是献血者在献血过程中或献血后感到头晕、眩晕、面色苍白、出冷汗、心率缓慢、血压下降、短暂意识丧失甚至抽搐的各种表现 ,通常称为晕厥或晕针。如何降低其发生率确保其献血安全 ,保证其定期献血 ,是长期以来令人关注的问题。2 0 0 0年 1~ 11月我们观察了 12 43 2人采血过程中发生的 42例次献血反应并对首次 462 8人和多次献血 780 4人进行统计 ,报告如下。1 采血方法献血者有学生、干部、公司职员、农民等经咨询、填写征询表、体检合格、经化验血型、乙型肝炎快速检测和血红蛋白测定合格后献血 ,两次献血间隔不少于 6个月 ,献血…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舒适护理模式在无偿献血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2013年4月至2013年6月石家庄市区的两个固定献血点。一个献血点采取舒适护理,另一个献血点采取一般护理。按照系统抽样方法从两个献血点分别抽取2组献血者,观察组245例(采取舒适护理),对照组241例(采取一般护理)。献血后休息期间发放舒适度、满意度调查表,并进行疼痛评估,同时评价符合献血条件的2组所有献血者的献血反应发生率,再次献血意愿。结果 2组无偿献血者的人口学特征如年龄、性别、民族、婚姻、教育程度、职业分布、家庭经济状况、初次(重复)献血,以及对献血知识的知晓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组献血者舒适状况在生理、心理精神、社会文化、环境4个纬度上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2组采血疼痛评估比较,疼痛严重程度分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观察组显著好于对照组。2组的满意、较满意、不满意分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观察组满意度高于对照组(P<0.01)。舒适护理和一般护理献血者献血反应比较,献血反应发生轻重程度的分布在舒适护理与一般护理者中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愿意再次献血的比例2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舒适护理能显著提高献血者的舒适度、满意度,能明显减轻献血者的疼痛感受,献血反应发生率也显著减少,再次献血率显著增加。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心肌酶增高与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的相关性。方法:将扶沟县人民医院自2010年11月至2012年10月收治的90例缺氧缺血性脑病新生儿患者作为观察组,按照临床分度分为轻、中、重3组;同时选择同期健康新生儿50例作为对照组,监测各组心肌酶谱的变化,观察心肌酶增高与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的相关性。结果:观察组患儿心肌酶测定值均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儿心肌酶测定值随着病情的加重而升高,其中肌酸激酶(CK)值升高程度尤为明显(P<0.05);治疗后心肌酶各项指标较治疗前均有明显下降(P<0.05)。结论:心肌酶增高对诊断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具有较高的特异性,其中CK值可作为病情严重程度的敏感指标,有助于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的早期诊断和治疗。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利用微直播宣传无偿献血效果,为无偿献血宣传招募开辟新思路。方法 2017年6月14日秦皇岛市中心血站借助本市广播电视台"爱秦皇岛"、"丽蕊说事"2个微信公众平台微直播窗口,在机采科同时向社会直播捐献单采血小板等全过程,直播时长100 min,知名主播丽蕊等献血者参与了直播。结果微直播当日观众达48 620人次,直播后24 h、第10日和第20日观众分别增至51 016人次、60 629人次和61 294人次。共收到评论105条。结论利用微直播在"互联网+无偿献血"宣传中应用,能迅速扩大无偿献血宣传受众面,提升无偿献血者招募效率,可作为传统宣传招募模式的重要补充。  相似文献   
5.
临床上有些免疫球蛋白(IgA)缺乏和有IgA抗体的患者如果输注含有血浆的血液产品将导致严重的过敏反应,这些患者需要输注去除血浆的血小板浓缩液(PC)或输注没有IgA抗体的献血者捐献的血液成分,但是这样的献血者不容易找到。即便是输注用血小板添加液(PAS-ⅢM)替代了80%血浆的PC也  相似文献   
6.
张金彩  齐玲 《河北医药》2002,24(4):317-317
艾滋病是一种人类免疫缺陷病毒引起的传染性疾病 ,病因是人类免疫缺陷病毒 (HIV)。目前全球已有很多人感染了艾滋病 ,艾滋病在我国也以惊人的速度蔓延。艾滋病的传播途径主要有 :(1)性接触 ;(2 )静脉注射毒品者 ;(3 )输用HIV污染的血液或血液制品和移植感染者的组织、器官 ;(4 )母婴传播。感染艾滋病的早期 5 0 %~ 70 %的感染者无明显症状 ,而成为HIV的携带者 ,其危害性之大 ,甚至胜过有症状者 ,HIV既存在于患者及感染者的血浆中 ,也存在于其血细胞中。所以 ,患者或HIV病毒携带者的全血、血细胞成份、血浆及其血浆制备的冷…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非特异性指标在新生儿败血症早期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随机选取扶沟县人民医院新生儿败血症患儿60例作为治疗组,同时选取同期的健康新生儿30例作为对照组,治疗组在入院后未使用抗生素前抽血测定患儿的降钙素原(PCT)与超敏C反应蛋白(hs-CRP)的水平,与同期健康新生儿的PCT与hs-CRP水平进行对比;治疗组经过7~10 d的治疗后复测PCT与hs-CRP,并与治疗前的水平进行对比。结果:治疗组治疗前PCT和hs-CRP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治疗组PCT和hs-CRP水平与治疗前相比较明显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血清降钙素原与超敏C反应蛋白检测在新生儿败血症早期诊断和治疗中具有重要的临床指导价值,有助于评估疗效,判断疾病预后。  相似文献   
8.
目的:观察早产儿出院后不同喂养方式对生长发育的影响,以找寻最佳营养途径。方法:将2012年1月至2012年12月在扶沟县人民医院新生儿科出院且不能母乳喂养的40例早产儿,随机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20例。对照组早产儿给予普通婴儿配方奶粉喂养9个月;观察组早产儿给予圣元早产儿配方奶粉Ⅱ喂养9个月。对比两组早产儿出院9个月时的身高、体质量等生长发育情况。结果:观察组早产儿的身高、体质量增长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早产儿出院后继续应用早产儿配方奶喂养,符合早产儿追赶性生长的需求,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9.
血小板抗低渗休克反应(hypotonic shock response,HSR)是检测血小板在低渗环境中发生肿胀后又可恢复其原有形状的能力。HSR是反映血小板功能的重要指标,据报道HSR与血小板在体内的恢复率密切相关[1]。国内尚未有标准化的检测血小板HSR的方法,报道较多的是用分光光度计测定HSR。我们用酶标仪(Ⅰ组)和分光光度计(Ⅱ组)分别测定了去白混合浓缩血小板的HSR,并与以往文献报道[1-6]进行了比较。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0.
造血干细胞移植中的输血疗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移植治疗做为一种新的医疗方法,逐渐成为21世纪医学发展的方向之一。在器官移植中,肾移植和造血干细胞移植成为移植治疗的主体。近年来由骨髓移植发展而来的造血干细胞移植给血液系统恶性疾病、恶性实体肿瘤和某些自身免疫性疾病患者带来新生,作为一种有效的治疗手段受到临床关注,发展很快。在移植治疗中,供受者HLA型的配合程度构成了移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