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3篇
  免费   1篇
临床医学   6篇
内科学   2篇
综合类   4篇
药学   2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2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1篇
  2007年   1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1篇
  2001年   1篇
  1998年   2篇
  199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佛山地区268例小儿病毒性肝炎分析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目的:了解佛山地区小儿病毒性肝炎病原、临床分型以及感染方式。方法:分析我院收治的268例小儿病毒性肝炎。所有病例进行病原学分型(病毒性肝炎甲型、乙型、丙型、戊型、病原未明型)。结果:佛峨眉山地区小儿病毒性肝炎年住院人数总体呈下降趋势,其特点甲型肝炎逐年下降;乙型肝炎渐上升。乙型肝炎多见于1岁以下婴儿及6-13岁儿童,临床分型绝大多数为慢性肝炎。结论:佛山地区儿童病毒性肝炎以乙型肝炎为主。应该加强农村及学龄儿童乙肝疫苗接种,阻断HBV母婴传播。  相似文献   
2.
105名自愿戒毒者HGV感染状况调查钟锐兴,罗红涛,张瑞娴,李国荣,吕凌我们对105名海洛因成瘾的自愿戒毒者进行HGV感染情况的调查。现报告如下。对象和方法:一、对象105名海洛因成瘾者中男性85人,女20人。年龄最大45岁,最小17岁,平均年龄26...  相似文献   
3.
散发性戊型病毒性肝炎32例临床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散发性戊型病毒性肝炎32例临床分析广东佛山市第一人民医院传染科钟锐兴,张瑞娴,许炜戊型肝炎多由污染水源引起暴发流行。散发性戊型肝炎在我国亦有报道。为了解佛山市住院肝病患者中戊型肝炎的状况,我们对1992年1月~1992年12月住院的32例诊断为急性戊...  相似文献   
4.
目的研究慢性乙型肝炎患者血清胱抑素C(CysC)水平与肝功能指标间的关系。方法回顾性分析221例慢性乙型肝炎患者的血清CysC水平与ALT、AST、Alb、Glo、TBIL、Cr、BUN等指标之间的关系。并以CysC为因变量,以年龄、ALT、AST、Alb、Glo、TBIL和Cr为自变量进行多元回归分析。结果总体CysC水平为(1.05±0.40)mg/L,其中男性高于女性(P<0.05);年龄与CysC水平呈正相关(r=0.069,P<0.05);HBeAg阳性者CysC水平低于阴性者,HBeAb阴性者低于阳性者(P<0.05)。CysC水平与ALT、AST、Alb、Glo和TBIL水平的相关系数分别为-0.171、-0.139、-0.286、0.320和0.181(P<0.05)。多元回归分析显示Cr、Glo、Alb和年龄依次进入回归方程(r=0.620,P<0.05)。结论慢性乙型肝炎CysC水平受肝功能影响,但主要影响因素仍是肾功能相关指标。  相似文献   
5.
目的:总结分析进行性肌营养不良症的肝酶学变化,以提高对该病的认识,减少误诊为肝炎。方法:统计10例进行性肌营养不良症的肝酶学,并与慢性乙肝的肝酶学比较。结果:8例肝酶学有改变,常规降酶护肝治疗无效果,与年龄相当的慢乙肝比较,肝酶学改变无显著差异。结论:进行性肌营养不良症常有肝酶学变化,应警惕误诊肝炎。  相似文献   
6.
佛山地区TTV感染情况调查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的:调查佛山地区TT病毒(TTV)感染的情况,了解TTV与肝炎的关系。方法:选取非甲-庚肝炎患者、慢性乙型肝炎患者、静脉药瘾者及健康人群(健康义务献血员)血清作TTV-DNA扩增,微板核酸杂交-ELISA技术作TTV检测及TTV基因分型。了解不同人群TTV感染率及TTV的基因分布情况。结果:非甲-庚肝炎患者中检出29例,阳性率7.13%。慢性乙型肝炎患者中检出23例,阳性率6.46%。静脉药瘾者中检出11例,阳性率13.25%。健康人群中检出1例,阳性率0.63%。对64例TTV阳性标本进行基因分型,其中Ⅰ型60例,Ⅱ型4例。64例TTV感染者中6例肝功能检查ALT正常。结论:佛山地区存在TTV感染,基因型以I型为主。其中非甲-庚肝炎患者、慢性乙型肝炎患者、静脉药瘾者的感染率较高,为TTV感染的高危人群。TTV为非甲-庚肝炎的病原之一,存在着无症状携带状态。其传播似与血液途径有密切关系,可单独或混合感染致病,其在人群中的感染似与HBV感染存在与否无关。  相似文献   
7.
目的研究医学检验实习生临床实习中实施项目导向教学法的价值。方法纳入本院(2016年5月-2018年6月)接收的医学检验实习生(n=50)作为研究对象,以随机数字表为基准,分为实验组(n=25,实施项目导向教学法)、对照组(n=25,实施常规带教),对50例实习生结业考核成绩、满意度评估。结果结业考核成绩:实验组结业考核成绩高于对照组(P<0.05)。满意度:实验组满意度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医学检验实习生临床实习中实施项目导向教学法的价值显著,既可提高结业考核成绩,又可改善其满意度评分,值得借鉴。  相似文献   
8.
张瑞娴  吴有全 《现代医药卫生》2011,27(23):3563-3565
目的:探讨恙虫病病情与血清白蛋白及外周血血小板改变的关系.方法:收集我院59例恙虫病患者资料,观察血清白蛋白与外周血血小板的改变,分析二者改变与恙虫病病情的关系.结果:46例有血清白蛋白不同程度下降,39例外周血血小板不同程度下降,7例病情重患者二者均下降明显.结论:恙虫病并血清白蛋白与外周血血小板的下降较常见,且二者改变与恙虫病病情轻重有一定的相关性.  相似文献   
9.
10.
目的分析登革热的临床特征,为早期诊断提供参考依据。方法收集1990年以来住院80例登革热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80例患者的主要症状有发热(100%)、头痛(70%)、畏寒(61.25%)、肌痛(57.5%)、乏力(47.5%)、食欲下降(35%)、骨/关节痛(30%)等;主要体征有咽充血(57.5%)、眼结膜充血(56.25%)、淋巴结肿大(32.5%)、斑丘疹(28.75%)、充血疹(27.5%)、出血点(22.5%)、肝肿大(26.25%)等;实验室检查:白细胞减少和血小板减少分别占71.25%和62.5%,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升高占32.5%,乳酸脱氢酶(LDH)升高占27.5%;病程第一周登革热IgM抗体阳性率为62.86%,重氮胶乳凝集试验阳性率为85.71%;有出血表现的患者,其外周血中的血小板数量较无出血表现者显著减少(P〈0.05)。结论登革热患者临床表现多样,早期诊治预后良好;登革热IgM抗体及重氮胶乳凝集试验均可作为早期诊断的参考依据;血小板数量的减少是引起出血的主要因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