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50篇
  免费   4篇
  国内免费   7篇
基础医学   1篇
口腔科学   1篇
临床医学   21篇
内科学   26篇
皮肤病学   1篇
特种医学   11篇
外科学   12篇
综合类   51篇
预防医学   14篇
药学   9篇
中国医学   12篇
肿瘤学   2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5篇
  2022年   5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5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5篇
  2014年   13篇
  2013年   4篇
  2012年   11篇
  2011年   12篇
  2010年   7篇
  2009年   7篇
  2008年   10篇
  2007年   14篇
  2006年   14篇
  2005年   6篇
  2004年   5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4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5篇
  1998年   9篇
  1990年   1篇
  1988年   1篇
  1987年   1篇
  1986年   1篇
  1983年   1篇
  1980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6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4 毫秒
1.
于华  张玉东 《北京中医》2006,25(8):511-512
患者,女,70岁,主因持续右上腹痛伴发热、呕吐10h入院。查体:T39.4℃,腹稍膨隆,未见肠型及蠕动波,右上腹深触痛,轻度反跳痛,无肌紧张,莫菲氏征阳性,肝脾未及,未触及肿块,移动性浊音阴性,肠鸣音弱,未闻高调及气过水音。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改变穿刺点抽吸对治疗C T 引导下肺穿刺活检并发气胸的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12年1月至2014年1月C T引导下经皮肺穿刺活检术后并发气胸并行抽气治疗患者的相关资料,比较常规抽吸与改变穿刺点抽吸对气胸的疗效差异。结果85例进行常规抽吸治疗气胸患者,有效率68.2%(58/85),其中15例完全缓解,43例部分缓解;常规抽吸无效占31.8%(27/85),之后再改变穿刺点后穿刺抽吸,其中完全缓解3例,部分缓解21例,无效而采用胸腔闭式引流术者3例;增加使用改进方法后气胸治疗总有效率由68.2%(58/85)上升至96.5%(82/85)。结论采用改变穿刺点抽吸气体可使C T引导下肺穿刺活检术并发气胸治疗成功率明显增加。  相似文献   
3.
目的:研究多 b值DWI双指数模型参数预测前列腺癌恶性程度的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57例经穿刺或手术证实为前列腺癌患者的多 b 值 DWI(b 值0~800 s/ mm2)图像,逐层勾画全肿瘤感兴趣区,利用体素不相干运动(IVIM)计算肿瘤扩散系数 Dt、灌注系数 Dp 及灌注分数 f。根据 Gleason 评分(GS)及 D’Amico 分级分组,采用 ANOVA 方差分析及 Spearman 相关分析,低侵袭及中-高侵袭组间行受试者工作特征(ROC)分析。结果癌灶 Dt 在 GS 及 D’Amico 组间存在显著差异且呈负相关。Dp及 f 组间无统计学意义。对 Dt 进行 ROC 分析,敏感性、特异性分别为82.2%,100%;85.1%,90.0%;AUC=0.928,0.838;界值分别为1.073×10-3 mm2/s,1.117×10-3 mm2/s。结论Dt 可预测前列腺癌恶性程度。Dp 及 f 与前列腺癌恶性度无相关性。  相似文献   
4.
目的对比血管紧张素Ⅱ(AngⅡ)受体拮抗剂缬沙坦和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ACEI)洛汀新对心力衰竭患者心室重塑及心功能的影响,探讨缬沙坦逆转心室重塑、改善心功能的作用。方法心力衰竭患者100例,左室射血分数(LVEF)≤45%,心功能Ⅱ~Ⅳ级,随机分为对照组、缬沙坦组和洛汀新组。常规治疗基础上缬沙坦组加缬沙坦80mg/d,顿服;洛汀新组加洛汀新10mg/d,顿服,治疗16周,观察缬沙坦和洛汀新对心室重塑及心功能的影响。应用心脏彩超仪分别测定基线值、治疗后4周、16周左室结构及功能指标变化。结果经过16周治疗后,对照组临床症状、心功能分级、心室收缩功能及心室重塑指标略有改善,而缬沙坦组和洛汀新组均明显改善。结论AngⅡ受体拮抗剂缬沙坦能明显改善心力衰竭患者的心功能和逆转心室重塑。长期应用可改善衰竭心脏心肌细胞的生物学效应,这种有益的作用与ACEI类药物洛汀新相似。  相似文献   
5.
目的:对比血管紧张素Ⅱ(AngⅡ)受体拮抗剂缬沙坦和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ACEI)洛汀新对心力衰竭患者心室重塑及心功能的影响,探讨缬沙坦逆转心室重塑、改善心功能的作用。方法:心力衰竭患者100例,左室射血分数(LVEF)≤45%,心功能Ⅱ~Ⅳ级,随机分为对照组、缬沙坦组和洛汀新组。常规治疗基础上缬沙坦组加缬沙坦80mg/d,顿服,洛汀新组加洛汀新10mg/d,顿服,治疗16周,观察缬沙坦和洛汀新对心室重塑及心功能的影响。应用心脏彩色超声仪分别测定基线值、治疗后4周、16周左室结构及功能指标变化。结果:经过16周治疗后,对照组临床症状、心功能分级、心室收缩功能及心室重塑指标略有改善,而缬沙坦组和洛汀新组均明显改善。结论:AngⅡ受体拮抗剂缬沙坦能明显改善心力衰竭患者的心功能和逆转心室重塑。长期应用可改善衰竭心脏心肌细胞的生物学效应,这种有益的作用与ACEI类药物洛汀新相似。  相似文献   
6.
目的:建立胃健灵胶囊中芍药苷的含量测定方法。方法:采用Zorbax Zlipse XDB色谱柱(4.6×250mm;5μm),流动相为乙腈-0.1%磷酸溶液(15.5∶84.5),流速1mL/min,检测波长为230nm。结果:芍药苷在0.264~1.320μg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r=0.9999,回收率为97.52%。RSD为1.87%(n=5)。结论:方法操作简便、准确、省时,可以作为胃健灵胶囊的质量控制方法之一。  相似文献   
7.
各种生物材料中微量碘的测定日益引起人们的重视,其中以血浆蛋白结合碘测定的报导为最多。也有关于尿碘测定的报导。至于粪、织组中碘的测定国内尚无报导。国外 Benotti 曾报导尿、粪,织组碘的测定,其结果很好。我们根据 Henry氏改良的 Barker 法测定了血浆蛋白结合碘,已做了部分报导,近年来,我们又应用同一方法,做了尿、粪、织组、水及粮食中碘的测定,其准确度也较好,现将尿、粪、甲状腺织组中碘的测定方法报导如下:  相似文献   
8.
小儿解表颗粒由金银花、连翘、牛蒡子、黄芩、葛根等10味中药组成,临床用于风热感冒。中国药典(2005年版)采用薄层色谱法鉴别了金银花、牛蒡子、黄芩和葛根。笔者在检验操作中发现,黄芩、牛蒡子两项鉴别较好,但金银花、葛根鉴别项操作步骤过于简单,供试品杂质较多,目标斑点不清晰,结果难以判断。因此我们对药典中的薄层鉴别方法作了探索与改进,获得满意的结果。  相似文献   
9.
胺碘酮治疗心力衰竭合并室性心律失常的疗效评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对47例充血性心力衰竭(CHF)合并室性心律失常(VA)患者采用口服胺碘酮进行治疗,并对其疗效进行探讨,现将结果报告如下。1 对象与方法1.1 病例选择CHF合并VA患者47例,均经常规心电图或动态心电图检查证实。其中男性29例,女性18例,平均年龄51-7岁。基础心脏病如下:冠心病18例,风心病11例,高血压心脏病7例,扩张型心肌病5例,老年退行性瓣膜病4例,糖尿病心肌病2例。VA分类:单纯室性早搏19例,多源及多形早搏15例,非持续性室速9例、持续性室速4例。临床心功能分级:心功能Ⅱ级者…  相似文献   
10.
目的:分析研究3D打印技术应用于骨盆骨折手术治疗的文献,评价3D打印技术对骨盆骨折手术治疗效果的影响。方法:检索Pub Med、Web of Science、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CBM)、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CNKI)、中文科技期刊全文数据库维普(VIP)、万方数据库等,检索起止时间为从建库至2017年9月,收集应用3D打印技术于骨盆骨折术前规划的临床对照试验。按照事先制定的入选与剔除标准筛选文献,逐一评价纳入研究的质量,提取有效数据,采用Rev Man5.3软件进行Meta分析。结果:共纳入9个临床对照试验,共638例患者,其中3D打印技术组279例,常规组359例。Meta分析结果显示,3D技术组患者手术时间[SMD=-2.81,95%CI(-3.76,-1.85)],术中出血量[SMD=-3.28,95%CI(-4.72,-1.85)],术后并发症[OR=0.47,95%CI(0.25,0.87)]均明显小于常规组,而3D打印技术组在术后的骨盆骨折复位优良率[OR=2.09,95%CI(1.32,3.30)],骨盆功能优良率[OR=1.94,95%CI(1.15,3.28)]方面均优于常规组。结论:骨盆手术中应用3D打印技术具有缩短手术时间短、手术出血少、并发症少等优点,且能够提高骨盆骨折复位质量和促进术后骨盆功能恢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