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2篇
  免费   1篇
临床医学   4篇
特种医学   3篇
综合类   2篇
预防医学   1篇
药学   1篇
  1篇
肿瘤学   1篇
  2018年   1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1篇
  2007年   2篇
  2004年   2篇
  200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 评价Sysmex XE-5000血细胞分析仪对异型淋巴细胞报警提示功能.方法 对SysmexXE-5000血细胞分析仪测定儿童静脉血中提示存在异型淋巴细胞和不存在异型淋巴细胞的样本各200例进行人工涂片、瑞士染色及显微镜复检.结果 以手工涂片、染色、显微镜复检为金标准,Sysmex XE-5000血细胞分析仪对儿童静脉血异型淋巴细胞报警提示功能的灵敏度为96.0%,特异度为77.9%,阳性预测值为72.5%,阴性预测值为97%.结论 Sysmex XE-5000血细胞分析仪检测儿童静脉血异型淋巴细胞报警的提示功能良好,灵敏度高,可降低涂片复检次数,提高检验人员工作效率和检验质量,但同时也存在较高的假阳性率,需进一步对其进行血涂片镜检加以确认.  相似文献   
2.
转移是影响胃癌患者预后的最主要因素.有研究表明,Tiam1基因的表达与恶性肿瘤的转移密切相关~([1]).我们应用TaqMan探针实时荧光定量PCR(real-time fluorescence quantitive PCR,RTFQ-PCR)方法,检测了24例病理诊断为无淋巴结转移的胃癌患者199枚淋巴结的CK18 mRNA拷贝数,同时检测了患者胃癌组织中Tiam1 mRNA表达水平,以探讨RTFQ-PCR测定CK18表达对胃癌淋巴结微转移的诊断意义,明确胃癌淋巴结CK18 mRNA表达与胃癌组织Tiam1mRNA表达水平的关系.  相似文献   
3.
目的以冠状动脉造影(CAG)作对照,探讨320排动态容积CT冠状动脉成像(CCTA)诊断冠脉斑块及心肌桥-壁冠状动脉(MB-MCA)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临床疑诊冠心病患者47例,依次进行CCTA和CAG检查,以CAG作金标准,结果作相关分析、配对t检验等统计。结果 CCTA检出非钙化斑块9个、钙化斑块102个、混合斑块23个,其中87个斑块致管腔狭窄≥50%,42个斑块致管腔狭窄<50%,9个斑块未造成管腔狭窄。CAG共检出冠脉斑块116个,其中84个斑块致管腔狭窄≥50%,32个斑块致管腔狭窄<50%。CAG、CCTA对65个致管腔狭窄≥50%的斑块诊断一致、对41处斑块局部管腔狭窄是否≥50%的诊断不一;CCTA对其中22个斑块所致的狭窄诊断过重、对19个斑块所致的狭窄诊断过轻。CCTA诊断冠脉狭窄≥50%的敏感度为77.38%,特异性为95.83%,阳性预测价值为74.71%,阴性预测价值为96.37%,准确度为93.29%。相关性分析显示r=0.804、P=0.000。配对t检验显示t=1.583、P=0.114。CAG发现心肌桥-壁冠状动脉4例,CCTA准确诊断2例、漏诊2例。结论 320排动态容积CT冠脉成像能有效识别斑块及其危险程度,可观察心肌桥-壁冠状动脉的整体结构,是一种极具临床应用价值的冠状动脉无创检查方法。  相似文献   
4.
我院最近发现 1例胰腺无功能性胰腺瘤 ,现将其影像及临床特点报道如下。患者 女 ,48岁。体检时发现胰体尾交界处有一肿物 ,平日无上腹部不适及腹痛 ,食欲良好 ,饮食正常 ,体力良好。家属中有患恶性肿瘤病史。查体 :腹部未扪及包块 ,无压痛及叩击痛及其他阳性体征。实验室检查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尿微量白蛋白和尿蛋白联合检测在健康体检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尿微量白蛋白采用免疫比浊法,尿蛋白采用干化学试纸条法。结果5600例健康体检人群中尿微量白蛋白阳性率为(10%),尿蛋白阳性率为(3.75%)。结论尿微量白蛋白可检测到浓度很低但已增加的白蛋白,弥补了试纸条法检测不足,有助于发现亚健康人群,从而早期预防和治疗。  相似文献   
6.
胰腺作为人体第二大消化腺,具有内外两种分泌功能。由于各种原因导致胰液进入其组织间隙将引起自身组织化学性炎症,从而继发一系列组织器官功能障碍,严重影响病人的生活质量,甚至危及患者的生命。为了明确该病的临床诊断,本文对a-AMY、p-AMY及LIPASE联合检测在急性胰腺炎诊断中的价值进行初步探讨,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7.
目的 探讨XE-5000全自动血细胞分析仪与显微镜目测2种方法对WBC计数及分类结果的可比性,为临床实验室寻求简便、快捷、精准的WBC计数方法.方法 取高中低水平WBC标本各1份,各连续测量10次.观察其批内精密度;取定值质控品1份,连续检测20 d,观察其批间精密度;对150份临床标本的XE-5000的检测结果与显微镜检查结果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 XE-5000血细胞分析仪WBC计数及分类的批内精密度和批间精密度均在允许范围内;仪器法WBC分类计数结果与显微镜目测法检测结果之间亦具有良好的相关性:中性粒细胞、淋巴细胞、单核细胞、嗜酸性粒细胞和嗜碱性粒细胞相关系数分别为0.9796、0.9840、0.7949、0.8726和0.5305(P均<0.05).结论 XE-5000全自动5分类血细胞分析仪具有简便、快捷、精密、准确等优点,是临床实验室理想的检测设备.  相似文献   
8.
9.
目的探讨T淋巴瘤侵袭转移诱导因子1(Tiam1)在胃癌组织、癌旁组织、胃良性病变组织中的表达水平,及其与胃癌转移等生物学行为的关系。方法用实时荧光定量逆转录PCR(FQ-Rt-PCR)方法,对66例胃癌患者的癌组织、癌旁组织及11例胃良性病变患者的组织标本中Tiam1 mRNA进行定量检测。结果66例胃癌患者的癌组织、癌旁组织中Tiam1 mRNA表达阳性率分别为92.4%、19.7%,11例胃良性病变患者的组织标本中有1例患者有Tiam1 mRNA表达,3类组织标本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78.96,P〈0.01);胃癌组织中Tiam1 mRNA表达量高于癌旁组织,且与患者性别、年龄、肿瘤大小、肿瘤原发部位无关(P〉0.05),但随着淋巴结转移的发生、浸润深度加深、分化程度降低、TNM分期增高,而呈现增高趋势(P〈0.05)。结论FQ-Rt-PCR检测Tiam1表达具有较高的敏感性和特异性,Tiam1与胃癌生物学行为密切相关,有可能成为胃癌转移的基因治疗新靶点。  相似文献   
10.
目的:以超声心动图(2DE)为对照,应用320排动态容积CT(320CT)测量左室射血分数(EF),探讨320CT和2DE测定EF值的相关性、320CT评价左心功能的准确性及应用价值。方法:临床疑似冠心病患者68例,全部病例均行心脏320CT和2DE检查。结果:320CT和2DE测量的EF值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相关度中等、偏高,r=0.680;320CT系统自动计算的EF值大于2DE测值,320CT人工修正后测得EF稍小于2DE。320CT系统自动计算的EF值大于修正后测值,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本研究显示320CT测量左室EF准确。一次320CT扫描即可兼获心脏解剖和功能信息,是一种无创、综合的心脏检查技术,极具临床应用潜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