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2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2篇
儿科学   2篇
妇产科学   1篇
基础医学   4篇
口腔科学   3篇
临床医学   8篇
内科学   1篇
皮肤病学   3篇
特种医学   11篇
外科学   9篇
综合类   32篇
预防医学   10篇
药学   17篇
中国医学   3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3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13篇
  2010年   12篇
  2009年   9篇
  2008年   7篇
  2007年   12篇
  2006年   7篇
  2005年   11篇
  2004年   5篇
  2003年   2篇
  2002年   9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4篇
  1999年   1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1篇
  1990年   1篇
  198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2000年12月~2002年12月,我们采用手工缝合肺残面的方法,施行肺气肿肺减容手术(LVIKS)5例,取得较好效果,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2.
目的:研究BRIT1基因在结肠癌组织中mRNA表达水平及其临床意义。方法:采用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检测了BRIT1基因在40例结肠癌组织及其对应的切缘正常结肠组织中mRNA的表达水平,并分析BRIT1基因表达水平与结肠癌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研究其临床意义。结果:RT-PCR结果显示BRIT1基因在结肠癌组织中的表达较切缘正常结肠组织显著下调(P〈0.05)。BRIT1mRNA表达水平与患者年龄、性别、肿瘤大小无明显相关性(P〉0.05),但与结肠癌Dukes分期、细胞分化程度及有无淋巴结转移相关(P〈0.05)。结论:BRIT1基因在结肠癌组织中显著的下调,其表达水平与结肠癌发生发展过程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3.
患者男性,43岁.因脑顶叶胶质瘤于2009年6月12日在全身麻醉下行顶叶胶质瘤摘除术.术前检查:心肺肝肾功能均在正常范围.麻醉监测项目有心电图(ECG)、浆膜腔液铁蛋白(IBP)、血氧饱和度(SpO2),呼吸末二氧化碳分压(PetCO2);手术开始前,行连续腰穿,并以硬膜外导管留置为脑脊液引流管,拟通过部分降低颅内压更好地暴露手术野;快速诱导后,建立通畅人工气道,以丙泊酚、瑞芬太尼以及阿曲库铵维持麻醉.  相似文献   
4.
目的比较长托宁和东莨菪碱对冠心病患者心率变异性的影响.方法选择ASAⅡ~Ⅲ级、心功能Ⅰ~Ⅱ级、择期行非心脏手术的冠心病患者40例,随机分为长托宁组20例和东莨菪碱组20例,麻醉前分别给予长托宁和东莨菪碱,观察注药前后两组患者2、5、10、20、30 min各时点的心率,平均动脉压(MAP),心率-收缩压乘积(RPP),心率变异总功能(TP),低频成分(LF),高频成分(HF),LF/HF及两组镇静程度.结果注药前两组间各项指标无明显差异.注药后东莨蓉碱组心率(HR)、MAP和RPP显著升高(P<0.05),而长托宁组变化不明显;两组间HR、MAP和RPP比较,长托宁组低于东莨蓉碱组(P<0.05);东莨蓉碱组注药后2 min,TP、LF、LF/HF均明显升高(P<0.05),5 min后明显降低;长托宁组有相同变化趋势,但无统计学意义,两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注药5 min后两组患者HF均显著下降(P<0.05),长托宁组下降幅度小于东莨蓉碱组(P<0.05).长托宁组镇静效果优于东莨蓉碱组(P<0.05).结论长托宁对冠心病患者心率变异性的影响小于东莨菪碱,而镇静效果优于东莨菪碱,可以作为冠心病患者的麻醉前用药.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单纯泵注瑞芬太尼应用于输尿管中下段碎石术的临床麻醉效果。方法选择ASAⅠ~Ⅲ级输尿管中下段结石患者50例,准备实行输尿管镜下碎石术(uRL术)。所有患者随机分戍A、B两组。A组为瑞芬太尼组,B组连续硬膜外麻醉组,每组各25例。A组患者在手术开始前静注瑞芬太尼1.0μg/kg,然后持续泵注瑞芬太尼(0.1~0.5μg/kg·min)。B组患者根据结石位置选择相应椎间隙行连续硬膜外穿刺,硬膜外用药均为2%利多卡因。观察并记录两组患者经尿道置镜至膀胱时(T1),经膀胱置镜至输尿管时(T2)以及输尿管开始碎石时(T3)3个时间点的呼吸、循环变化,改良镇静/警醒评分(OAA/S)情况,口述描绘四级评分及麻醉效果。结果经尿道置镜至膀胱时A组血流动力学较B组平稳。口述描绘四级评分A组优于B组。其余时间点无明显差异。整个手术过程中0AA/S评分及麻醉效果差异无统计学意义。A组患者有一定呼吸抑制发生率,但对脉搏血氧饱和度无明显影响。结论单纯泵注瑞芬太尼应用于输尿管中下段碎石术,麻醉效果确切、安全、操作简单,可以在临床中应用。  相似文献   
6.
甲状腺肿物106例冰冻切片误诊9例病理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甲状腺肿物术前临床诊断困难,往往需在术中做冰冻切片确定病变的良恶性,以决定手术治疗方案。本文对106例甲状腺肿物的术中冰冻切片及术后石蜡切片进行回顾性对比分析,探讨术中冰冻切片误诊原因,总结经验,提高冰冻切片的诊断水平,以便更好地指导临床治疗。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坐位下行上胸段硬膜外穿刺的效果。方法择期行乳腺区段切除或胸前壁手术的患者31例,在助手的帮助下,按拟定好的要求摆好体位,并按程序进行硬膜外穿刺并留置硬膜外导管。记录局麻开始到置管成功所需要的时间和穿刺次数,手术结束后,拔除硬膜外导管并更换穿刺点敷料;在术后的第三天回访,以痛觉模拟评分(VSA)询问患者穿刺点局部疼痛情况并测量穿刺点敷料渗出面积。结果 31例患者中有30(96.8%)例患者在30min内穿刺成功,1例患者因为穿刺时间过长(〉30min),改成全身麻醉,平均穿刺时间为(12.3±7.2)min,最短穿刺时间为3min,最长穿刺时间为28min;平均穿刺次数为(2.1±1.8)次,最多穿刺次数为6次,有8例患者一次穿刺成功;6例患者述在平卧位穿刺点有中度疼痛,其余患者均为轻度疼痛;穿刺次数与穿刺后VSA的疼痛评分正相关(r=0.525);所有患者穿刺点均无明显出血,敷料渗出面积为(2.2±1.1)cm2,且呈正态分布。结论坐位下行上胸段硬膜外穿刺30min成功率高,无明显穿刺后疼痛和出血。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注射硬化剂治疗门静脉高压直肠下段曲张静脉破裂出血的临床效果。方法:总结1990年5月至2000年7月间局部注射5%鱼肝油酸钠治疗11例肝硬变门静脉高压直肠下段曲张静脉破裂出血的经验。结果:当时出血率为100%,无针眼出血及渗血。随访6个月,均无再出血,1例并发直肠浅表溃疡,1例于治疗后2个月因肝功能衰竭死亡。结论:注射硬化剂治疗门静脉高压直肠下段静脉曲张破裂出血疗效好,是较理想的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9.
目的 探讨心脏病孕妇急诊剖宫产的麻醉处理.方法 2001年1月至2005年12月,65名心脏病孕妇在我院实施急诊剖宫产,59例接受连续硬膜外麻醉,6例接受全身麻醉.观察不同的麻醉方法对孕妇血压、心率、血氧饱和度及新生儿的影响.结果 连续硬膜外麻醉对心脏病孕妇急诊剖宫产生命体征影响较小,同期新生儿Apgar评分较高;全麻对患者影响相对较大,同期新生儿Apgar评分相对较低.结论 连续硬膜外麻醉是心脏病孕妇急诊剖宫产中相对较好的麻醉方法.  相似文献   
10.
术后恶心呕吐(PONV)在全部住院手术患者中发生率约为20%~37%,大手术后发生率达35%~50%,高危PONV患者发生率达70%~80%[1],妇科腹腔镜手术患者属于PONV高危人群[2]。盐酸托烷司琼作为5-羟色胺3(5-HT3)受体阻断药,常用于该类手术PONV的预防和治疗,但仍有部分患者会发生PONV[2]。盐酸戊乙奎醚既可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