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篇
  免费   2篇
  国内免费   1篇
临床医学   3篇
综合类   2篇
药学   1篇
中国医学   1篇
  2021年   1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1篇
  198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96 毫秒
1
1.
目的:观察认知—运动双重任务训练对老年肌少症患者认知和肢体功能的影响,探讨其在预防跌倒中的作用。方法:收集社区中经初步筛查拟诊患肌少症的老年人108例,分别至我院行双能X线吸收法(DXA)检查,以及握力、6m步行速度测定,最终将确诊的62例老年肌少症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21例、单纯运动训练组(STT组)21例,及双重任务训练组(DTT组)20例。对照组只接受常规营养支持治疗,STT组和DTT组在常规营养支持治疗基础上,分别予以单纯步行—抗阻训练和认知步行—抗阻训练(均为1次/天,45min/次,5天/周,共12周)。3组患者均在治疗前,治疗12周后行DXA检查并计算四肢骨骼肌质量指数(ASMI),同时采用蒙特利尔认知量表(MoCA)、起立步行测试(TUGT)、Tinetti平衡与步态量表(POMA)、修正版跌倒效能量表(M-FES)等进行评定。结果:治疗前,3组患者的ASMI、TUGT结果,及MoCA、POMA、M-FES等评分均无显著性差异(P0.05)。治疗12周后,STT组和DTT组患者的ASMI、TUGT结果及MoCA、POMA、M-FES评分均较治疗前显著改善(P0.01),同时STT组和DTT组各项指标较对照组有显著提高(P0.01)。且治疗12周后,DTT组较STT组的MoCA、POMA、M-FES评分也有明显提高(P0.05),但ASMI和TUGT水平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认知—运动双重任务训练能更有效地改善老年肌少症患者认知和肢体功能。相较于单纯运动训练,认知—运动双重任务训练在预防老年肌少症患者跌倒方面可能更有优势。  相似文献   
2.
目的:观察针灸结合埋线治疗慢性疲劳综合征的治疗规律及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我院2014年5月至2017年5月收治的50例慢性疲劳综合征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25例,对照组患者仅采用针灸治疗,观察组采用针灸结合埋线治疗,对比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结果:观察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96%显著高于对照组72%,组间比较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慢性疲劳综合征患者采用针灸结合埋线治疗,临床疗效显著,具有推广价值。  相似文献   
3.
目的 观察基于Brunnstrom分期的针刺治疗对脑卒中偏瘫患者肢体运动功能的疗效。 方法 选取符合标准的脑卒中后偏瘫患者63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将分为治疗组32例和对照组31例,2组患者均采用常规康复治疗(包括良姿位摆放、bobath技术和躯干旋转训练),每日训练1次,每次训练45min,每周5d,连续训练8周。治疗组在常规康复治疗的基础上增加基于Brunnstrom分期的针刺治疗,每日训练1次,每次训练30min,每周5d,连续训练8周;对照组则在常规康复治疗的基础上增加常规针刺治疗,每日训练1次,每次训练30min,每周5d,连续训练8周。于治疗前和治疗4周后(治疗后)采用Fugl-Meyer运动功能量表(FMA)和改良的Barthel指数(MBI)分别评估2组患者的运动功能和日常生活活动能力。 结果 治疗4周后,2组患者的FMA和MBI评分较组内治疗前均有明显改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8周后,2组患者的FMA和MBI评分分别为(68.40±7.60)分和(72.45±12.64)分,与组内治疗前、组内治疗4周后以及对照组治疗8周后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 基于Brunnstrom分期的针刺治疗结合常规康复治疗可显著改善脑卒中偏瘫患者的肢体运动功能和日常生活活动能力。  相似文献   
4.
251例中老年睡眠障碍患者体质分布特点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调查并分析中老年睡眠障碍患者中医体质的分布特点。方法调查对象为上海市杨浦区中老年睡眠障碍患者,采用抽样调查,现场填写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量表和中医体质量表,对该区睡眠障碍的中老年患者的中医体质进行调查。结果睡眠障碍患者与正常中老年人的偏颇体质分布差异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1),中老年睡眠障碍患者较易具有偏颇体质的倾向;偏颇体质中虚性体质较多,其中气虚质、阳虚质最多。从性别上看,中老年睡眠障碍患者中女性阳虚质、气虚质、血瘀质比例较男性高。结论气虚质、阳虚质人较易发生睡眠障碍,可以针对体质类型为临床治疗睡眠障碍选择有针对性的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5.
卒中后抑郁症是脑卒中后的常见并发症,针灸是PSD常用的临床治疗方法之一,近年来,特种针法在PSD治疗中应用正在逐渐得到关注,现就近几年的相关文献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6.
目的 观察偏瘫侧电针疗法对脑卒中偏瘫肌张力增高患者肢体运动功能的影响。 方法 选取脑卒中后患者80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治疗组40例和对照组40例,2组患者均采用相同的康复训练,在此基础上治疗组采用偏瘫侧针刺疗法,对照组则采用传统的针刺疗法。于治疗前、治疗4周和8周采用简式Fugl-Meyer运动功能量表(FMA)和改良Barthel指数(MBI)分别对2组患者进行运动功能和日常生活活动能力评定。 结果 治疗4周和8周后,2组患者的FMA评分和MBI评分均较组内治疗前显著改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8周后,治疗组患者的FMA评分和MBI评分分别为(68.40±7.60)分和(72.45±12.64)分,均显著优于对照组同时间点,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 偏瘫侧电针疗法结合康复训练可显著改善脑卒中后偏瘫患者的患者运动功能和日常生活活动能力,其疗效优于采用传统针刺治疗结合康复训练。  相似文献   
7.
<正> 小儿脏腑娇嫩,患病后易于传变,因此儿科门诊较多见急症、危症。分诊是门诊工作的第一线,将急症、危症病儿及时识别出来,给予迅速处理。同时小儿传染病较成人为多,若不将其隔离,极易造成交叉感染。通过检诊,了解患儿的一般情况,粗作分类,分别送给有特长的大夫或专业门诊诊治,这样不仅能使患儿减少痛苦,又便于协助大夫做好科研工作。多年来,我运用中医的四诊理论指导中医儿科门诊检诊分诊工作,今小结于下。望诊望神色小儿天真赤诚,情志反应真实,患病时表现正气盛则精神好,病情轻;正气虚衰则精神不振或嗜睡、烦躁,即病情重;面红身热,则为发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