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4篇
  免费   1篇
临床医学   2篇
神经病学   11篇
特种医学   1篇
中国医学   1篇
  2022年   3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2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3篇
  2013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1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2.
3.
4.
目的初步探讨神经内镜与显微镜血管减压术治疗面肌痉挛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15年1月至2019年12月深圳市第二人民医院神经外科收治的92例面肌痉挛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手术方式分为神经内镜组(简称内镜组,n=38)和显微镜组(n=54)。根据术后面肌痉挛症状缓解情况评估手术疗效。定期随访面肌痉挛症状缓解情况、有无复发以及术后并发症情况。比较两组患者的基线资料、手术疗效、术后并发症及随访结果。结果92例患者中,术中发现单支动脉压迫者88例,其中小脑前下动脉压迫73例,小脑后下动脉压迫13例,椎动脉压迫2例;小脑前下动脉合并小脑后下动脉压迫2例,小脑前下动脉合并小脑绒球压迫2例。术后症状完全缓解87例(94.6%),明显缓解5例(5.4%)。术后出现脑脊液鼻漏3例、听力丧失1例、听力减退4例、轻度面瘫2例。92例患者术后随访时间的中位数(四分位数间距)为30.0(18.8)个月。至末次随访,90例患者症状完全缓解,2例显微镜组患者症状复发。内镜组与显微镜组的年龄、性别、病程、责任血管和组织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两组比较,术后疗效、术后并发症、随访时间、末次随访时疗效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初步观察发现,神经内镜与显微镜血管减压术治疗面肌痉挛的有效性和安全性均较好,且未观察到两种术式的有效性和安全性存在差异。  相似文献   
5.
目的分析脑卒中患者颈动脉内膜剥脱术(CEA)前后血浆Lp-PLA2水平变化,并评估Lp-PLA2表达差异程度与围手术期并发症风险的关系。方法选取CEA治疗的脑卒中患者44例,检测术前1周和术后4周Lp-PLA2蛋白的表达水平,并进行2a随访,统计围手术期并发症和脑卒中、血管再狭窄等复发情况。结果对缺血性脑卒中的相关危险因素进行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以缺血性脑卒中是否发病为应变量,相关危险因素,如年龄、性别、吸烟史、高血压、糖尿病、Lp-PLA2为自变量,得到多元回归方程:缺血性脑卒中=-2.361+0.796吸烟+0.005Lp-PLA2。由此得出,Lp-PLA2是缺血性脑卒中的危险因素(P0.05)。术前1周和术后4周Lp-PLA2蛋白表达水平显示,其中表达差异大31例,表达差异小13例,并进行2a随访。最终发现,表达差异程度大患者出现脑卒中(P0.05)和再狭窄(P0.05)的几率明显降低。结论 Lp-PLA2是缺血性脑卒中的独立预测因子,且Lp-PLA2表达水平差异可作为脑卒中患者开展CEA围手术期风险预测标志物。  相似文献   
6.
目的 总结H3K27M突变型弥漫性中线胶质瘤(HM-DMG)的诊治经验。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7年9月至2020年9月手术治疗的11例HM-DMG的临床资料。术后随访至2020年9月30日。结果 11例中,肿瘤全切除1例,次全切除6例,部分切除4例。术后病理确诊为HM-DMG,WHO分级Ⅳ级10例,Ⅱ级1例。1例术后6个月复发,二次手术;4例术后行规律放、化疗,5例只化疗,1例未行放化疗。术后1个月内死亡1例,6~12个月死亡7例,12~18个月死亡1例。术后存活28 d~13个月,生存曲线分析显示,累积中位生存时间10.1个月。结论 HM-DMG属于高级别胶质瘤,确诊有赖于病理检查。即使采用手术和辅助术后放化疗等综合治疗,病人预后仍较差。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多学科诊疗(MDT)在神经肿瘤中的诊治效率。 方法回顾性分析2019年6月至2020年6月于深圳市第二人民医院神经外科疑难神经肿瘤MDT门诊就诊的49例患者的临床资料。所有患者MDT诊疗前由专科诊疗小组讨论制订可能的诊治方案,并与MDT后的诊治方案进行比较,分析诊断和治疗上的改变情况。这些诊断和治疗指标的改变根据文献报道标准进一步分为主要改变和次要改变两类。分析MDT前后诊断和治疗指标的改变种类和改变比例。 结果诊断方面,MDT前后未发生改变的患者33例(67.3%),发生改变的16例(32.7%),其中符合主要改变的7例(14.3%),符合次要改变的9例(18.3%)。治疗方面,MDT前后未发生改变的26例(53.1%),发生改变的23例(46.9%),其中符合主要改变的15例(30.6%),符合次要改变的8例(16.3%)。不同神经肿瘤类型对MDT前后诊断和治疗的改变率、改变程度的影响,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复发肿瘤患者MDT前后治疗指标发生改变的比例较初发者高,且主要改变比次要改变占比高,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同时,复发胶质瘤患者MDT前后治疗发生改变比例较初发胶质瘤者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不同肿瘤类型的MDT效率无差别,但复发肿瘤MDT前后修正效率差异明显。复发性的神经肿瘤疾病由于诊断和治疗的复杂性,更需要MDT的介入。  相似文献   
8.
脑脊液(cerebrospinal fluid,CSF)鼻漏多见于颅脑外伤后,其中颅底骨折并发CSF鼻漏尤为常见,多数患者经保守治疗可自愈。近年来,随着颅底神经外科技术的发展,医源性CSF鼻漏有增加趋势。CSF鼻漏术前定位诊断非常重要,大型影像设备的普及为其定位诊断提供了技术支持。持续性CSF鼻漏既往主要行经颅手术修补,但其手术创伤大,并发症多。随着神经内镜技术在颅底手术中应用,由于其具有微创、安全、直视等优点,在CSF鼻漏修补中的应用逐渐增多。  相似文献   
9.
1临床资料 患者女,45岁,因“月经紊乱半年余,伴肢端肥大”入院,体格检查:神志清楚,言语流利,GCS15分,双眼视物清,  相似文献   
1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