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篇
  免费   1篇
基础医学   2篇
临床医学   4篇
特种医学   1篇
综合类   3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1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目的探究叶酸、维生素B_(12)及血常规联合检测在预防精神分裂症患者并发巨幼细胞性贫血(MA)中的作用。方法比较2016年7-12月该院未进行叶酸、维生素B_(12)监测及相关干预前的480例精神分裂症患者与2017年1-6月该院实施了上述指标监测及相关干预后的481例精神分裂症患者的MA发病率及血常规水平。结果观察组与对照组精神分裂症患者在12个月内MA发病率分别为4.99%(24例)、15.63%(75例),观察组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5.025,P=0.025)。观察组中MA患者的红细胞计数水平为(3.30±0.44)×10~(12)/L,高于对照组MA患者[(2.77±0.56)×10~(12)/L],Hb[(75.61±12.67)g/L]、MCV[(102.65±2.01)fL]均明显低于对照组中MA患者[(96.17±13.89)×10~(12)/L,(110.84±2.46)g/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中患有MA患者有24例,其中13例维生素B_(12)缺乏,7例叶酸缺乏,4例维生素B_(12)及叶酸均缺乏。观察组血清叶酸水平为(0.77±0.14)ng/mL,维生素B_(12)水平为(20.41±3.74)pg/mL。结论叶酸、维生素B_(12)及血常规联合检验,有助于提早预防精神分裂症患者MA的发生。  相似文献   
2.
尹小勇  董科  杨正东  何显军  何鑫  郭润兮  赵芸芸  张克波 《西部医学》2021,33(7):1001-1004+1015
【摘要】目的 研究乳酸、D 二聚体(D D)、纤维蛋白原(FIB)的联合检测对高脂血症性急性胰腺炎(HLAP)严重程度及预后评价效果,为HLAP病情及预后评估提供依据。方法 将2018年3月~2020年3月广元市第四人民医院收治的143例HLAP患者按病程严重程度分为轻症急性胰腺炎(MAP组,n=63)、中度重症急性胰腺炎组(MSAP组,n=49)、重症急性胰腺炎组(SAP组,n=31),比较三组HLAP患者乳酸、D D、FIB水平。另按预后分为存活组(n=132)和死亡组(n=11)。比较不同预后的HLAP患者乳酸、D D、FIB水平;绘制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分析乳酸、D D、FIB对HLAP病情严重程度及预后的预测价值。结果 三组乳酸、D D、FIB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中SAP组乳酸、D D、FIB水平显著高于MAP组、MSAP组,MSAP组乳酸、D D、FIB显著高于MAP组(P<005)。死亡组乳酸、D D、FIB水平显著高于存活组(P<005)。D D预测HLAP病情严重程度、预后的曲线下面积值(AUC)最高(0886、0831),临界值分别为0899 mg/L、0963 mg/L,敏感度为7742%、8182%,特异度为9732%、8864%;联合预测HLAP病情严重程度、预后的AUC分别为0927、0851,敏感度为8065%、9091%,特异度为9196%、7724%。结论〖HTK〗〓乳酸、D D、FIB均可作为预测HLAP病情严重程度及预后的敏感指标,单一指标预测时以D D效能最佳,联合检测可进一步提升预测效能。  相似文献   
3.
张克波  赵博 《大医生》2023,(19):113-116
目的 分析应用锥形束CT(CBCT)减少宫颈癌及子宫内膜癌术后放疗摆位误差的效果,为临床提供参考。方法 回顾性分析2021年5月至2023年1月桂林医学院附属医院进行图像引导放射治疗(IGRT)的宫颈癌患者(32例)及子宫内膜癌患者(18例)的临床资料,采用CBCT采集初次治疗及后续每周放疗的图像,与治疗计划的模拟CT图像进行比较,记录并计算3个方向的摆位误差及摆位外扩边界值(MPTV)。根据患者BMI的不同分为BMI≥24 kg/m2组(23例)和BMI<24 kg/m2组(27例),比较两组患者3个方向的摆位误差结果。结果 3个方向摆位系统误差分别为0.22、0.57及0.09,MPTV分别为5.68、7.23及5.41;BMI≥24 kg/m2组患者的x、y及z轴的3个方向的摆位误差均大于BMI<24 kg/m2组(P<0.05)。结论 应用CBCT可降低宫颈癌及子宫内膜癌术后放疗的摆位误差,进一步明确MPTV范围,提高IGRT精准度,当患者BMI≥24 kg/m2...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院内感染控制中采用微生物检验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我院2012年12月~2013年12月接收的住院患者417例,按照随机分组法将其分为对照组(205例)与观察组(212例),两组均接受常规治疗,观察组则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施加微生物检验,对比两组患者的院内感染率与院内感染程度。结果两组患者经治疗后,对照组院内感染率为28.3%,观察组院内感染率为8.0%,观察组院内感染率明显低于对照组,且对照组院内感染程度明显高于观察组,组间比较差异显著(均P<0.05)。结论院内感染控制中采用微生物检验后,可有效降低住院患者的院内感染率与院内感染程度,具有极大的临床应用价值,故而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5.
6.
7.
目的 探讨老年心力衰竭(heart failure,HF)患者血清核因子-κΒ(nuclear factor-κΒ,NF-κΒ)、半乳糖凝集素3(galectin 3,Gal-3)和可溶性生长刺激表达基因2(soluble growth-stimulating expression gene 2,sST2)蛋白水平联合检测与预后评估价值。方法 选取广元市精神卫生中心2018 年1 月~ 2019 年12 月收治的100 例HF 患者为HF组,随访一年根据预后情况分为预后不良组(n=52)和预后良好组(n=48),另选取同期60 例体检健康者为对照组。酶联免疫吸附法(enzyme-linked immunosorbent assay,ELISA)检测血清NF-κΒ,Gal-3 和sST2 水平。比较HF 组和对照组血清NF-κΒ,Gal-3 和sST2 水平,并比较不同纽约心脏协会(New York Heart Association Classification,NYHA)心功能分级HF 组血清NF-κΒ,Gal-3 和sST2 水平。多因素Logistic 回归分析老年HF 患者预后不良影响因素,ROC曲线分析血清NF-κΒ,Gal-3 和sST2 水平对老年HF 患者预后的评估价值。结果 HF 组血清NF-κΒ,Gal-3 和sST2水平(25.15±6.37pg/ml,104.96±26.11ng/L,1 117.80±494.96pg/ml)高于对照组(16.56±4.14pg/ml,74.71±15.05ng/L,584.00±191.50pg/ml),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9.321,8.189,7.994,均P < 0.001)。Ⅲ~Ⅳ级老年HF 患者血清NF-κΒ,Gal-3 和sST2 水平(28.30±5.71pg/ml,113.75±25.24ng/L,1 346.99±468.64pg/ml)高于Ⅰ~Ⅱ级(22.57±5.73pg/ml,97.77±24.78ng/L,930.29±436.59pg/ml),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4.983,-3.182,-4.594,均P < 0.001)。随访一年,100 例HF 患者预后不良52 例。多因素Logistic 回归分析显示,NYHA 心功能分级Ⅲ~Ⅳ级、高血清氨基末端脑钠肽前体(N terminal pro B type natriuretic peptide,NT-proBNP),NF-κΒ,Gal-3 和sST2 水平为老年HF 患者预后不良独立危险因素(OR=1.003 ~ 8.653,均P < 0.05)。ROC 曲线显示,NF-κΒ,Gal-3,sST2 和NF-κΒ+Gal-3+sST2评估老年HF 患者不良预后的曲线下面积分别为0.804,0.747,0.776 和0.882,NF-κΒ+Gal-3+sST2 评估老年HF 患者不良预后的曲线下面积大于各指标单独预测(Z=2.173 ~ 3.177,均P < 0.05)。结论 老年HF 患者血清NF-κΒ,Gal-3 和sST2 水平明显提升,与心功能变化和预后相关,联合检测可提升老年HF 患者预后评估价值。  相似文献   
8.
目的研究盆腔肿瘤调强放射治疗中精确摆位和摆位误差。方法 10例盆腔肿瘤患者,均采用热塑网膜加碳素纤维体架固定体位,在体架、患者体表作特定标记线,使体架、体表标记线和激光灯纵横轴三线重合,达到重复摆位时患者体位在左右和头脚方向的一致性。每例每周一次拍摄0°及90°矩形野加速器验证片,共计拍摄照射治疗验证片80张,与计划系统生成的数字重建放射片DRR进行比较,测量X(左右方向)、Y(头足方向)、Z(腹背方向)轴上误差值。结果 10例病例40次摆位误差,测得各轴平均值分别为X:(3.2±2.2)mm;Y:(3.7±2.8)mm;Z:(2.4±1.3)mm。结论通过改进体位固定方法,使患者在每次照射治疗摆位时,体位重复性好,既提高治疗摆位的精确性,降低摆位误差,又减少摆位时间,提高工作效率,保证了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9.
王勇  张克波 《西部医学》2017,29(12):1762-1765+1769
【摘要】目的 探讨血清尿酸水平在双相情感障碍中的检测价值, 包括生物标记价值与状态标记价值。 方法 选取2013年5月~2016年2月接受治疗的322例双相情感障碍患者作为观察组, 按照患者个人病历及杨氏躁狂量表、汉密尔顿抑郁量表评分, 将197例躁狂发作患者纳入躁狂组, 将125例抑郁发作患者纳入抑郁组。同时按照患者精神科药物使用情况, 将241例患者纳入未用药组, 将81例患者纳入用药组。另同期选择进行治疗的77例首发精神分裂症患者, 将其纳入精神分裂组, 同时选择行健康体检的322例健康成人, 纳入健康对照组。比较所测各组血清尿酸水平差异, 患者血清尿酸水平与双相情感障碍症状的相关性。结果 用药组患者血清尿酸水平略高于未用药组, 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观察组血清尿酸水平明显高于精神分裂组,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观察组及精神分裂组血清尿酸含量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躁狂组血清尿酸水平明显高抑郁组患者,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躁狂组及抑郁组患者血清尿酸含量均明显高于对照组,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双相情感障碍躁狂组患者杨氏躁狂量表评分21~50, 中位数为36(31, 39)分, 血清尿酸水平与躁狂发作无相关性(r=0.09, P >0.05)。双相情感障碍抑郁组患者汉密尔顿抑郁量表评分17~45, 中位数为32(23, 38)分, 血清尿酸水平与抑郁发作无相关性(r=0.26, P >0.05)。 结论 临床医生可通过检查血清尿酸水平作为其生物标记物用以双相情感障碍患者的初筛, 但不可以血清尿酸水平的高低作为双向情感障碍严重程度的指标。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转铁蛋白(transferrin,TRF)、乳酸脱氢酶(lactate dehydrogenase,LDH)、胃蛋白酶原I(pepsinogen,PGI)和胃泌素(Gastrin)在恶性贫血诊断中的价值。方法选取恶性贫血患者、缺铁性贫血患者、非恶性贫血的巨幼红细胞性贫血患者和健康体检者各30例分别为恶性贫血组、缺铁贫血组、巨幼贫血组和对照组,检测4组研究对象转铁蛋白、乳酸脱氢酶、胃蛋白酶原Ⅰ和胃泌素的血清水平。用ROC曲线下面积分析转铁蛋白、乳酸脱氢酶、胃蛋白酶原Ⅰ和胃泌素在恶性贫血诊断中的价值。结果恶性贫血患者血清中的乳酸脱氢酶、胃泌素和转铁蛋白的表达量均明显高于非恶性贫血的巨幼细胞贫血患者、缺铁性贫血和健康体检者(P <0. 05),而胃蛋白酶原Ⅰ的表达量明显低于巨幼细胞贫血患者、缺铁性贫血和健康体检者(P <0.05)。LDH,PGI,Gastrin和TRF在恶性贫血组与缺铁贫血组的诊断灵敏度分别为83%、67%、80%、80%,特异性分别为73%、83%、77%、70%;PGI和transferrin在恶性贫血组与巨幼贫血组的诊断灵敏度分别为80%、56%;特异性分别为73%、93%。结论转铁蛋白,乳酸脱氢酶,胃蛋白酶原Ⅰ和胃泌素可作为诊断恶性贫血的潜在标志物。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