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95篇
  免费   23篇
  国内免费   4篇
儿科学   1篇
妇产科学   4篇
基础医学   28篇
临床医学   20篇
内科学   9篇
神经病学   2篇
特种医学   5篇
外科学   4篇
综合类   57篇
预防医学   10篇
药学   35篇
中国医学   46篇
肿瘤学   1篇
  2023年   4篇
  2022年   3篇
  2021年   4篇
  2020年   3篇
  2019年   6篇
  2017年   3篇
  2016年   6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5篇
  2013年   7篇
  2012年   6篇
  2011年   10篇
  2010年   5篇
  2009年   4篇
  2008年   12篇
  2007年   6篇
  2006年   8篇
  2005年   9篇
  2004年   4篇
  2003年   11篇
  2002年   10篇
  2001年   6篇
  2000年   2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9篇
  1996年   4篇
  1995年   4篇
  1993年   10篇
  1992年   12篇
  1991年   2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7篇
  1988年   5篇
  1987年   10篇
  1986年   7篇
  1985年   5篇
  1984年   2篇
  1983年   2篇
  1982年   1篇
  1981年   1篇
  1979年   1篇
  1965年   1篇
  196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2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本文就精浆对血清补体溶解免疫复合物活性(Complex-release activity of com-plement.CRA)的抑制作用进行了实验研究,结果表明精浆对CRA 有较强的抑制作用,测定20例正常精浆样品对CRA 的抑制率(?)±SD 为67.48±9.75%.同时还观察了实验中的影响因素.本文的实验研究对生殖免疫的深入研究和临床诊断有一定的应用意义.  相似文献   
2.
本文通过用四氧嘧啶复制小白鼠糖尿病模型,以血清中血糖及胰岛素水平为指标,研究了地黄合剂对高糖动物的降血糖作用。结果表明,注射四氧嘧啶前小白鼠血糖为173.47±5.23mg/100ml注射后血糖升高至419.78±22.70mg/100ml(P<0.01),差异有高度显著性。实验组服用地黄合剂后,血糖值从410.25±2739mg/100ml下降至313.51±29.39mg/100ml(P<0.05)差异有显著性。因而认为地黄合剂对于四氧嘧啶性糖尿病有显著的降血糖作用。  相似文献   
3.
4.
The coronary collateral circulation of goat is very spare, so myocardiac ischemia model of goat can simulate the patient previously with normal coronary circulation and suddenly developing complete occlusion of coronary arteries. In this study 80 Chengdu goats were used, and the branches of their left coronary artery were ligated. Ventricular tachycardia (VT) developed in 23 goats and ventricular fibrillation (VF) in 39 goats. VT and VF both occurred in the early phase of acute myocardial ischemia, and both had 6 min as the median time of onset. In 71 cases data on the weight of myocardiac ischemic area were collected, in which the weight percentage of ischemic area relating to the ventricles of 34 goats with VF was significantly higher than that of 37 goats without VF (35.4 +/- 2.4% vs 19.5 +/- 1.9%). After coronary ligation, 9 cases directly precipitated into VF which could not be defibrillated. In the remaining 62 cases, the weight percentage of ischemic area of 21 cases with VT was higher than that of 41 cases without VT (32.9 +/- 2.8% vs 20.9 +/- 2.1%). The relationships between the incidence of VT or VF and the weight percentage of ischemic area were fitted with logistic curve. The likelihood of occurrence of VT or VF is increased as the weight percentage of ischemia area goes up.  相似文献   
5.
6.
本实验建立心肌钙反常损伤模型,观察钙通道阻滞剂硫氮(艹卓)酮对心肌钙反常损伤的影响。发现硫氮(艹卓)酮能显著减轻心肌挛缩,提高冠脉流量和冠脉流出液中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降低心肌细胞内的 CPK 释放及心室肌组织钙含量。实验结果表明,硫氮(艹卓)酮对心肌钙反常损伤有明显的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胞外信号调节激酶(ERK)信号传导途径对骨髓间质干细胞(MSC)分化为成骨细胞的影响。方法:采用Ficoll-Paque淋巴细胞分离液分离成人MSC,体外扩增,应用地塞米松、β-甘油磷酸钠、vitaminC定向诱导MSC分化为成骨细胞。在成骨诱导液中加入不同剂量的PD98059,观察其对成骨细胞形成的影响。结果:MSC体外扩增15代可获得(3-4)×1012个细胞。在成骨诱导液作用下,MSC可在体外定向分化为成骨细胞。不同剂量的PD98059均可抑制MSC分化为成骨细胞,并有剂量依赖关系;同时促使部分细胞转化为脂肪细胞。结论:ERK信号传导途径可能在MSC分化为成骨细胞和脂肪细胞过程中起关键作用。  相似文献   
8.
本研究选用山羊为实验动物,其体重约30公斤,其心脏大小相当于十来岁的儿童。这种动物宜于作人工心血管辅助装置的研究。 结扎冠状动脉分枝造成心肌缺血。结扎后常遇到的问题是心律不齐,并可发展至心室纤颤而死亡。对照组的34例中,出现心律不齐的有19例(56%),其中七例发展至心室纤颤而死亡。余下的27例在结扎后0.5—4小时内有19例(70%)呈现心律不齐。在结扎后4—12小时内有20例(74%)出现心律不齐,其中三例发展至心室纤颤而死亡。结扎后12—21.5小时,是在夜间,未进行监护,有四只动物死亡,死因不知。第二日剩下动物21只,其中15例(71%)出现心律不齐,有四例在手术准备阶段发展到心室纤颤而死亡。因此,完成全部计划实验过程的有17例。 心律不齐的发生率和严重性与麻醉剂量有关。以利多卡因用量反映心律不齐的频度和严重度。戊巴比妥剂量30毫升(浓度5%)以上的为高剂量组(46.1±18.5毫升,n=14);30毫升以下的为低剂量组(16.5±6.5毫升,n=10)。麻醉剂高低剂量组的利多卡因平均用量各为646±221毫克和1208±542毫克。两组间有高度显著性差异(P<0.01)。 IABP在结扎冠状动脉分枝后半小时开始,反搏持续时间为三小时。在结扎后0.5—12小时内,IABP治疗组和对照组的利多卡因用量各为241±286毫克和863±498毫克,两者  相似文献   
9.
目的:观察中药治疗外阴色素减退疾病的临床疗效。方法:将223例外阴色素减退患者随机分为2组,轻、中、重三型。治疗组99例采用地锦冲剂(含地锦草)、对照组124例采用白金冲剂(含白花蛇舌草、金线重楼)外洗治疗,2组均内服六仙安(由苦参、威灵仙、石菖蒲、何首乌、火麻仁、防风组成),治疗30天为1疗程,观察3疗程。结果:总有效率治疗组为96.9%,对照组为85.5%,2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 治疗后组化(多巴)及电镜检查,超微结构显示上皮细胞排列整齐,有较丰富的细胞器,黑色素细胞内有较丰富的黑色素颗粒,胶原纤维新生且见周期性横纹。结论:地锦冲剂治疗外阴色素减退疾病疗效确切。  相似文献   
10.
子宫内膜异位症是一种复杂的雌激素依赖性疾病,定义为正常的子宫内膜腺体和间质出现在子宫腔以外的部位。其病因是多方面的,包括基因、免疫、激素、环境等因素以及它们之间复杂的相互作用。就其发病原因,目前很多理论,但没有一种理论可以完全解释子宫内膜异位症的发病机制,这提示子宫内膜异位症是一种异质性疾病。本文总结现存的内异症的发病理论,并阐述正常子宫内膜异位症患者在位及异位内膜中雌激素的代谢和作用,以期为内异症的诊治开辟新视野。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