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篇
  免费   1篇
临床医学   2篇
综合类   2篇
预防医学   4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1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3年   1篇
  2009年   1篇
  200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06 毫秒
1
1.
目的研究碳青霉烯类非敏感肠杆菌的耐药性与基因型。方法自2013年6月至2014年6月采集碳青霉烯类非敏感肠杆菌共计110株,选用K-B纸片分析细菌对药物有无敏感性,采用改良后的Hodge试验分析碳青霉烯细菌在临床上的使用反应。测试菌株耐药基因对BLAST对比(局部序列比对)与PCR、DNA进行分析测试。结果测试出替加环素中介11株和耐药4株(黏质沙雷菌、产气肠杆菌2株)。110株碳青霉烯类非敏感肠杆菌对头孢噻肟和阿莫西林/克拉维酸耐药率最高,头孢他啶、四环素、复方磺胺甲噁唑、亚胺培南、厄他培南、环丙沙星、氨曲南等耐药率均为64.9%~88.4%;而妥布霉素、阿米卡星、呋喃妥因、头孢吡肟耐药率较低,为16.6%~40.1%;敏感率增高的为替加环素、米诺环素,分别为82.0%和86.6%。研究发现110株碳青霉烯类非敏感肠杆菌当中,检测出blaSHV-12、blaCTX-M-15、ESBLs、blaCTX-M-33等基因。在110株碳青霉烯细菌当中还检测出1株黏质沙雷菌,基因型号为blaKPC-2;改良后的Hodge试验77株阳性,检出率为70%。36株(32.7%)ESBLs呈阳性,5株阴沟肠杆菌(blaIMP-26)与1株产气肠杆菌(blaVIM-2)基因、31株大肠埃希菌。结论碳青霉烯肠杆菌的基因型主要有blaKPC-2基因、blaIMP-26基因、blaVIM-2基因。药敏结果显示碳青霉烯类肠杆菌科细菌对米诺环素和替加环素敏感率增高,临床用药时可根据患者病情进行合理选择,以达到控制感染的效果。  相似文献   
2.
重症监护室检出细菌的分布及耐药性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了解重症监护室(ICU)检出细菌的分布及新近的耐药性,探讨有效的防治方法。方法收集2005年1~12月ICU各类感染标本作细菌分离鉴定,采用K-B法对检出菌作药敏试验,进行结果分析。结果972份标本分离出398株病原菌,其中以革兰阴性杆菌为主共199株占50%,革兰阳性球菌155株占38.9%,真菌44株占11.1%。检出菌居前5位的分别为金黄色葡萄球菌占24.1%,铜绿假单胞菌占10%,鲍曼不动杆菌占8.7%,屎肠球菌占6.7%.嗜麦芽窄食单胞菌占5.7%。革兰阳性球菌中,金黄色葡萄球菌居首位,耐苯唑西林达97.9%。铜绿假单胞菌对替卡西林/棒酸耐药率为77.5%,对头孢噻肟为75.0%。鲍曼不动杆菌对亚胺培南耐药率为22.9%。结论广州医学院第二附属医院ICU检出的主要细菌为金黄色葡萄球菌、铜绿假单胞菌、鲍曼不动杆菌、屎肠球菌、嗜麦芽窄食单胞菌,MRSA感染的比例较高。  相似文献   
3.
目的研究血清锌、硒、铬、铜水平与2型糖尿病(T2DM)患者血糖水平的相关性。方法选择2013年9月至2015年12月在该院确诊为T2DM的患者136例作为观察组,同期在该院体检的健康者136例作为对照组,测定两组血清锌、硒、铬、铜水平及血糖、氧化应激指标。结果观察组患者血清锌、硒水平显著低于对照组,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血清铬、铜水平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的空腹血糖(FBG)、餐后2小时血糖(2hPG)、糖化血红蛋白(HbA1c)、丙二醛(MDA)水平以及胰岛素抵抗指数(HOMA-IR)均高于对照组,胰岛素分泌指数(HOMA-β)、糖负荷后30min胰岛素净值与葡萄糖净增值的比值(I30/G30)、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均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血清锌、硒水平与FBG、2hPG、HbA1c、MDA水平以及HOMA-IR呈负相关(P0.05),与HOMA-β、I30/G30、SOD、GSH-Px呈正相关(P0.05)。结论 T2DM患者血清锌、硒水平显著降低,且与血糖水平密切相关,能够降低血糖、促进胰岛素分泌、增加胰岛素敏感性、调节氧化应激反应。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组蛋白去乙酰化酶(histone deacetylase,HDACs)的3个单核苷酸多态性位点与2型糖尿病(type 2 diabetes mellitus,T2DM)的关联,以及各位点与环境间交互作用对T2DM易感性的影响,为T2DM预防和治疗提供依据。方法2017年在广州市花都区17个行政村和2个社区居委中随机抽取10个村做基线调查后选取T2DM者为病例组,以同性别、年龄相差不超过5岁和来源于同一行政村为条件,1∶1个体匹配方法匹配对照组。采用条件Logistic回归分析模型分析基因和环境及其交互作用对T2DM的影响。结果共调查499名病例,平均年龄(61.53±13.08)岁,男性占37.88%;499名对照的平均年龄(61.48±13.09)岁,男性占37.88%。甘油三酯(triglyceride,TG)异常(OR=2.410,95%CI:1.755~3.310,P<0.001)和总胆固醇(total cholesterol,TC)异常(OR=1.436,95%CI:1.046~1.972,P=0.025)是T2DM的危险因素。rs72792338 TT+TC基因型携带(OR=0.526,95%CI:0.349~0.793,P=0.002)是T2DM的保护因素。结论甘油三酯和总胆固醇异常是T2DM的危险因素,rs72792338 TT和TC基因型携带是T2DM的保护因素,未发现HDACs基因与环境对T2DM的影响存在交互作用。  相似文献   
5.
目的 分析系统性红斑狼疮(systemic lupus erythematosus,SLE)患者发生感染的情况,探讨激素及免疫治疗与SLE患者发生感染的关系,为SLE的预防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运用现况研究方法对广州市SLE患者进 行研究,经实验室确诊发生细菌、病毒、真菌等感染者为感染组,没发生感染者为对照组.运用Epi Data 3.02双录入数据,运用SPSS 17.0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222例SLE患者中发生感染76例,感染发生率为34.23%.单因素分析显示住院时间、SLEDAI评分、受累系统数量等方面与SLE患者发生感染有关(均有P<0.05).免疫治疗和激素治疗与SLE患者是否发生感染无关(均有P>0.05).多因素分析显示SLE患者发生感染的因素为贫血(OR(95% CI):4.17(1.33~13.16))、病程长(OR(95% CI):2.35(1.07~5.18))、SLEDAI评分(≥10) (OR(95% CI):15.88(5.83 ~43.22))等.激素治疗(>40 mg/d)与SLE患者发生感染的OR(95% CI)为1.07(0.49 ~2.35),免疫治疗与SLE患者发生感染的OR(95% CI)为0.96(0.50~ 1.85)(均有P>0.05).结论 激素和免疫抑制治疗与SLE患者发生感染无关.积极控制感染和贫血,减少受累器官的数量是改善SLE患者预后的关键.  相似文献   
6.
目的:分析广州市妇女人乳头瘤病毒(human papilloma virus,HPV)的感染率及相关因素,为女性HPV的防治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用以医院为基础的现况研究方法,对接受宫颈HPV检测的592例女性进行问卷调查.结果:592例共检出HPV阳性474例,HPV总感染率为80.1%.单因素非条件Logistic回归分析中,HPV感染的保护因素为高年龄、初次性生活年龄大、收入高及参加筛查.孕次多和性伴侣数多是HPV感染的危险因素.多因素非条件Logistic回归显示,HPV感染的保护因素为初次性生活年龄大、收入高、参加筛查.结论:初次性生活年龄较大、收入高和参加筛查的妇女感染HPV的概率低,提示应该提高妇女的经济收入,提倡初次性生活年龄最好在20岁以后,同时应重视HPV的筛查,尽可能做到早期发现,及时进行规范性治疗.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肝硬化患者酸碱平衡紊乱的类型、影响因素及其与预后的关系,为临床的诊治提供依据。方法用微量血气分析仪测定动脉血气参数,用静脉血测定血钾(K+)、血钠(Na+)、血氯(Cl-)。采用SPSS11.5建立数据库并进行数据分析。结果142例肝硬化患者中,单纯呼吸性碱中毒的有23例,病死率为69.6%;发生呼吸性碱中毒并代谢性碱中毒的有39例,病死率为59.0%。单因素分析结果表明影响肝硬化患者预后的因素可能为年龄、pH、剩余碱(BE)、PaO2、HCO3-等。多因素分析结果表明pH、BE对肝硬化患者的预后有影响,它们的死亡优势比(OR)分别是0.30和0.91,其95%C.I.为0.12~0.71和0.84~0.98。结论肝硬化患者并发酸碱失衡时病死率颇高,pH、BE是影响肝硬化酸碱平衡紊乱患者预后的指标。在救治时,应动态监测患者动脉血气,尤其是pH、BE的变化情况,尽早发现并及时纠正酸碱平衡紊乱,提高肝硬化患者的生存质量,改善预后。  相似文献   
8.
目的 探索2017年新诊断2型糖尿病(type 2 diabetes mellitus,T2DM)、糖耐量异常(impaired glucose tolerance,IGR)危险因素,为T2DM的防治措施提供依据。方法 选择新诊断T2DM456名,按性别相同、年龄差小于5岁随机选择IGR和正常糖耐量(normal glucose tolerance,NGT)各456名,用多类结果logistic回归和有序多分类logistic回归分析T2DM和IGR的影响因素。结果 有序多分类logistic回归显示消瘦(OR=2.060,95%CI:1.020~4.162)、超重(OR=1.478,95%CI:1.181~1.849)、肥胖(OR=2.151,95%CI:1.561~2.965)、饮酒(OR=1.521,95%CI:1.093~2.117)、体力劳动者(OR=1.892,95%CI:1.317~2.718)是糖尿病疾病程度的危险因素,已婚(β=-0.591,OR=0.554,95%CI:0.385~0.795),运动(β=-0.336,OR=0.715,95%CI:0.579~0.883)是糖尿病疾病程度的保护因素;结合T2DM-NGT对照、T2DM-IGR对照、IGR-NGT对照3组比较,体力劳动者是糖尿病的危险人群,运动、饮酒、已婚的影响在IGR到T2DM阶段,在NGT转为IGR过程中作用较弱,而BMI影响NGT-IGR-T2DM整个过程。结论 超重与肥胖是糖尿病整个病程的危险因素,体力劳动者是糖尿病的危险人群,已婚、运动是糖尿病的保护因素,饮酒是糖尿病的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