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9篇
  免费   4篇
临床医学   1篇
外科学   18篇
综合类   9篇
预防医学   1篇
中国医学   3篇
肿瘤学   1篇
  2020年   1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2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4篇
  2011年   2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4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2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3篇
  2001年   3篇
  200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胫骨平台骨折是临床常见骨折,通常的方法是切开复位内固定.2002年1月至2004年1月我们对16例胫骨平台骨折患者,采用关节镜下复位有限切开内固定取得满意效果.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髋臼骨折的治疗方法。方法:对46例髋臼骨折按移位程度分别采用非手术治疗和手术治疗,并按骨折类型采用不同手术方法。结果:平均随访24个月(7—94个月),参照AAOS评价标准,手术治疗25例,优12例,良7例,可3例,差3例。非手术治疗21例,优4例,良6例,可4例,差7例。结论:应该根据髋臼骨折的移位程度和骨折类型,选择其适宜的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3.
徐欢  郑翔  应锦河  郑荣宗 《浙江医学》2020,42(20):2218-2221
目的观察一指禅推法促进半月板损伤关节镜术后早期康复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7年6月至2018年7月在丽水市中心医院住院的膝关节半月板损伤关节镜术后患者40例,其中采用常规功能锻炼联合一指禅推法康复治疗20例(观察组),采用常规功能锻炼20例(对照组)。采用视觉模拟评分(VAS)评估两组患者术前、术后1周和6周膝关节疼痛情况;比较两组患者术前、术后1周和6周膝关节活动度(ROM);采用Lysholm评分评估两组患者术前和术后6周膝关节功能;比较两组患者术后6周膝关节肿胀消退率。结果术后1周观察组患者VAS评分低于对照组,膝关节ROM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术后6周观察组患者Lysholm评分、膝关节肿胀消退率均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一指禅推法可减轻半月板损伤关节镜术后早期膝关节疼痛,提高膝关节ROM,促进膝关节肿胀消退,改善膝关节功能,加快半月板损伤关节镜术后早期康复。  相似文献   
4.
大多数股骨颈骨折可采取闭合复位内固定治疗。而我们在临床实践中发现对术前牵引下正侧位X线片显示为后外侧粉碎性骨折,或术前牵引下侧位X线片显示为长斜形骨折,以及反复闭合复位后经X线评价仍不能达到满意复位者,应采取切开复位内固定治疗。自2001—2006年,我们采取切开复位内固定治疗股骨颈骨折34例,效果满意,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5.
目的 探讨经肱三头肌内外侧联合人路(triceps-sparing approach,TSA)双钢板内固定治疗C1、C2型(AO/ASIF)肱骨髁间骨折的疗效.方法 对7例肱骨髁间粉碎性骨折(C1型3例,C2型4例)的患者,采用经肱三头肌内外侧联合入路,双钢板及髁间空心钉固定.结果 术后随访时间为8~18个月,平均15个月.根据Mayo评分系统(MEPS)评定:优5例,良2例.肘关节平均屈曲角度为(118.6±11.4)°,平均伸直角度丢失(22.9±12.1)°,肘关节携带角(20±5)°.无一例出现内固定松动、断裂.结论 经肱三头肌内外侧联合入路治疗C4、C2型肱骨髁间骨折是较理想的手术入路,具有暴露充分、骨折达到良好复位固定及术后早期康复等优点.  相似文献   
6.
随着现代化工业和交通业的日益发展,各种意外和交通事故迅速增加,耻骨联合分离的发生率也明显增高。严重机械损伤通过前后挤压或垂直剪力使耻骨联合分离。本院自1990年以来,共收治耻骨联合分离30例。笔者根据骨盆骨折的Tile分类法以及Young-Burgess分类法,将耻骨联合分离予以分型,并针对各型特点采取不同的治疗方法,获得了满意疗效。1临床资料1.1一般资料:本组30例,男性19例,女性11例;年龄21~56岁,平均36岁。受伤机制:车祸撞伤24例,坠落伤4例,重物压伤2例。本组6例伴失血性休克,9例伴有脑外伤、腹腔脏器损伤或尿道损伤。1.2耻骨联合分离…  相似文献   
7.
2例髌韧带断裂手术失败原因分析和对策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1 临床资料例 1,女性 ,42岁 ,因车祸外伤致左股骨髁上粉碎性骨折和左髌韧带断裂 ,术中见髌韧带撕断粉碎 ,予以左股骨髁上骨折复位、髁钢板内固定和髌韧带两断端直接缝合。术后长腿管形石膏固定 12周。术后 8个月再因并发左膝关节内外粘连而入院 ,术中关节外粘连松解后 ,屈左膝关节 60°时 ,髌韧带在原断端断裂 ,且术中发现原本两断端间已瘢痕化。例 2 ,男性 ,3 5岁 ,因车祸外伤致左髌韧带断裂 ,术中见髌韧带两断端整齐 ,予以两断端直接缝合。术后长腿管形石膏固定 8周 ,拆除石膏后第 1次主动伸膝过程中 ,髌韧带再次断裂。术中发现髌韧带在…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应用自制骨隧道扩张器行同种异体肌腱移植术治疗前交叉韧带损伤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方法:应用自制骨隧道扩张器行同种异体肌腱移植术治疗前交叉韧带损伤患者8例,男6例,女2例;年龄20~63岁,中位数39.5岁;左侧4例,右侧4例;Lachman试验和轴移试验均为阳性。合并关节软骨损伤3例,合并半月板损伤4例,合并软骨、半月板损伤1例。病程1~16周,中位数3.5周。术后随访观察患膝功能恢复和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本组8例患者均获随访,随访时间6~23个月,中位数12个月。参照Lysholm膝关节功能评分标准评价患膝功能,术前24~67分,中位数54分;末次随访时85~94分,中位数90分。均无血管、神经损伤及关节内感染、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重建韧带松弛或断裂等并发症发生。结论:应用自制骨隧道扩张器行同种异体肌腱移植术治疗前交叉韧带损伤,可获得良好的骨隧道,移植肌腱固定可靠,有利于维持膝关节的稳定、恢复患膝功能,且操作简单,并发症少。  相似文献   
9.
腕关节镜技术辅助治疗桡骨远端关节内骨折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目的 探讨腕关节镜技术辅助治疗桡骨远端关节内骨折的疗效.方法 采用腕关节镜技术辅助、结合内外固定治疗桡骨远端关节内骨折患者13例.患者主观症状用疼痛标尺法测量.腕关节功能按Sarmiento改良的Gartland-Werley 计分法评价.结果 12例获得随访,时间9~24个月.骨折愈合时间为5~8周.患者疼痛计分1.0~3.0(1.5±0.7)分;腕关节功能优6例,良5例,一般1例.结论 应用腕关节镜技术辅助治疗桡骨远端关节内骨折复位可较好地解决维持桡骨关节面高度和恢复关节面平整的问题,最大程度地恢复关节功能.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探讨跟骨骨折术后切口感染的病原菌特点及血清白细胞介素-2(IL-2)、白细胞介素-6(IL-6)、C反应蛋白(CRP)、降钙素原(PCT)水平。 方法 选择湖州市中心医院和诸暨市人民医院2012年1月-2017年12月跟骨骨折患者300例,采集术后切口部位渗液或分泌物进行病原学及耐药性测定,测定血清IL-2、IL-6、CRP和PCT水平。 结果 300例跟骨骨折患者中,49例发生术后切口感染,感染率为16.33%。49例术后切口感染患者共培养出病原菌78株,其中革兰阳性菌31株,占39.74%;革兰阴性菌42株,占53.85%;真菌5株,占6.41%。革兰阳性菌以金黄色葡萄球菌为主,占24.36%;革兰阴性菌以大肠埃希菌为主,占29.49%。金黄色葡萄球菌对青霉素G、苯唑西林、氨苄西林、红霉素、环丙沙星耐药率高,耐药率分别为94.74%、89.47%、84.21%、78.95%、73.68%,对万古霉素、替考拉宁、利奈唑胺敏感,耐药率均为0.00%。大肠埃希菌对氨苄西林、头孢唑啉、头孢他啶、头孢吡肟、头孢噻肟耐药率高,分别为100.00%、86.96%、82.61%、78.26%、73.91%,对亚胺培南、美罗培南敏感,耐药率均为0.00%。感染组血清IL-2、IL-6、CRP、PCT水平均高于对照组(t=22.580、48.129、32.237、83.116,均P<0.001)。 结论 跟骨骨折术后切口感染的病原菌以革兰阴性菌为主,主要病原菌为大肠埃希菌和金黄色葡萄球菌,主要病原菌耐药现象严重,跟骨骨折术后切口感染患者血清IL-2、IL-6、CRP、PCT水平升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