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1篇
  免费   0篇
临床医学   9篇
综合类   2篇
  2009年   1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3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2篇
  1999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1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
目的 :探讨尿路造影期间合用CT平扫诊断输尿管扩张原因的价值。方法 :对 12例尿路造影中出现不同形式的输尿管扩张再进行CT平扫并分析。结果 :1例为腔静脉自后绕行输尿管致狭窄 ,1例示不规则软组织影系残段输尿管癌 ,10例为输尿管结石影。结论 :尿路造影期间合用CT平扫对诊断输尿管扩张的原因是一种有效的检查  相似文献   
2.
目的 提高对老年人亚急性、慢性硬膜下血肿特点的认识。方法 分析24例65岁以上亚急性、慢性硬膜下血肿的临床-CT表现。结果 本组24例中门诊就医20例,急诊4例(短时内两次就诊2例);CT表现等密度血肿12例、低密度血肿8例、混合密度血肿4例;所有病例中脑室受压变形8例,中线结构移位5例,其中3例低密度血肿CT表现类似大脑中动脉供血区脑梗塞灶。结论 必须重视老年人群中头颅外伤不明确的亚急性、慢性硬膜下血肿的临床-CT诊断。  相似文献   
3.
患者,男性,66岁。发热三周伴畏寒,既往有糖尿病和高血压病史。体检:体温39℃,心率90次/分,偶闻早搏,血压20/13.3Kpa,两肺音清,肝肋下二指,剑突下二指,质中轻压痛,肝区轻度叩击痛,墨菲氏征(-)。实验室检查:白细胞15.6×10~9/L,中性85.7%,尿糖 ,血糖15.3mmol/L,AFP<4。腹部B超,肝右叶实质性占位。  相似文献   
4.
胃憩室较少见,主要靠X线检查发现,随检查方法的进步检出率有增加的趋向。现将我们经胃双对比造影检查发现,具有典型X线表现的9例初步分析。 一般资料 男6例,女3例,最大年龄75岁,最小28岁,临床表现7例有上腹部不适或隐痛,1例有反酸恶心,1例曾因十二指肠球部穿孔作胃次全切除术。本组病例均行胃双对比钡剂造影(其中1例反复检查二次)。显示胃底贲门区憩室8例,胃体大弯侧1例。  相似文献   
5.
患者,男性,67岁。发现胸骨柄、左肩部皮下肿块三月余并逐渐增大,既往有左侧尿路结石和慢性肾功能不全史,1992年起行腹部透析,1997年改作规律血透治疗,本次入院发现有甲状旁腺功能亢进倾向。 有关实验室检查:尿素41.5mol/l,肌酐2104mmol/l,尿酸0.45mol/l,血磷2.2mmol/l,血钙2.46mmol/l,甲状旁腺放射免疫法测定0.37ng/ml,降钙素173ng/ml。B超示左肩部实质性肿块。 拟左肩部肿瘤性病变行胸部CT检查。常规扫描发现:右锁骨内侧段皮下、两侧肩关节旁软组织内、两侧项背部深层肌肉、右胸外侧肌内见多发的,大小不一的(25×25×30mm~20×50×70mm),结节状、斑块状  相似文献   
6.
目的 探讨直肠气囊扩张CT扫描对检出直肠癌的价值。方法 运用自制气囊对12例患作直肠CT增强扫描,范围自肛缘扫描至直-乙结肠交界处;发现盆腔淋巴结肿大,扫描范围扩大至髂血管分支水平。结果 正常肠壁为厚薄均匀的环形软组织影,肠壁厚度≤3毫米。本组12例中发现直肠癌10例,其中直肠癌致肠壁增厚的表面有:a.局限性,4例;b.半环形,4例;c.环形,2例。结论 直肠气囊法CT扫描能克服直肠空虚萎陷时的后缩短而构成的肠壁厚薄不均匀的现象,对检出直肠肿瘤所致的直肠壁增厚具有一定的实用价值。  相似文献   
7.
主动脉夹层发病凶险,直接威胁患者生命,临床上有急性和慢性之分,文献报道也可隐匿发生。随着CT、MRA的广泛运用,主动脉夹层近年来检出率有所增加。作者最近陆续遇到4例年龄在72~92岁老年人慢性腹主动脉夹层病例,现介绍2例如下:  相似文献   
8.
目的提高对眶底壁骨折早期诊断的认识。方法回顾性分析不同医疗机构17例颌面部外伤CT轴位上眶底壁骨折的影像资料。结果眼眶爆裂性骨折12例,复合型骨折5例其中4例在首次CT轴位扫描未识别眶底壁深部骨折而遗漏诊断,经本中心阅片再建议行CT冠状面成像后显示眶底壁骨折征象。结合眼眶解剖结构与CT轴位成像的关系,提出了CT轴位上眶底壁骨折征象“悬硕”或“底陷”征.即CT轴位影像表现——上颌窦腔内上份显示无定形斑片状或类卵圆形软组织影,边缘部位嵌顿细小条形骨嵴影。结论颌面部外伤后CT轴位图像显示上颔窦腔内“悬硕”或“底陷”征是诊断眶底壁爆裂骨折的可靠征象。  相似文献   
9.
目的 探讨CT对无症状性肾病的诊断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本组9例无症状性肾癌的临床和CT表现,全部病例均行CT平扫和增强扫描,个别病例用靶技术及延迟扫描。结果 本组CT诊断肾癌5例,高度怀疑3例,手术病例均为透明细胞癌,术前CT误诊肾良性肿瘤1例。结论 无症状性肾癌是一种机遇性诊断,CT在定性诊断中起着重要的作用,多种影像检查方法的结合可提高诊断正确率。  相似文献   
10.
为讨论CT诊断脑内单发转移瘤的作用。本文着重分析脑内单发转移瘤的CT征象。结果 :脑内单发转移瘤可分为结节型、囊型、囊实混合型三种。常需与脑膜瘤、脑脓肿和胶质瘤作鉴别 ,必要时可作活检定性。结论 :CT是检出和诊断脑内单发转移瘤很重要的影像学手段之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