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0篇
  免费   1篇
临床医学   11篇
内科学   1篇
外科学   1篇
综合类   6篇
预防医学   1篇
药学   1篇
  2021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4篇
  2012年   2篇
  2009年   4篇
  2008年   2篇
  2006年   2篇
  2003年   1篇
  1999年   1篇
  199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2.
目的 探讨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透析中运动干预的实施效果.方法 将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29例和对照组30例,对照组按常规进行透析护理,包括生命体征监测、记录治疗参数和健康教育,透析中不进行运动干预;观察组在常规护理基础上根据自制的透析中运动方案进行运动干预,其中有氧运动40 min、阻力运动20 min.比较两组干预前和干预6个月后的透析充分性、运动能力、炎症指标和生活质量.结果 干预6个月后观察组透析充分性、运动能力、炎症指标测评结果和生理健康评分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P<0.01).结论 对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进行透析中运动干预,能够提高患者透析充分性,增强运动能力,改善炎症指标,提升生理健康水平.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护理干预对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的影响。方法:将我院2010年3月~2011年9月期间收治的90例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随机分成干预组和对照组,每组45例。对照组患者在进行维持性血液透析的同时采用常规护理,而干预组则在此基础上根据患者的实际情况给予阶段性护理干预,并对两组患者治疗后的相关临床考察指标进行比较和分析。结果:与对照组相比,干预组患者干预后的体重增加/干体重比值降低(P<0.05),液体摄入量减少(P<0.05),治疗依从性提高(P<0.05)。结论:护理干预能够增强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液体摄入的依从性,对于保证血液透析的正常进行以及提高患者的生存质量具有积极的辅助治疗价值。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血液透析患者医院感染发生危险因素及健康教育干预效果。方法:将2013年7~12月间接受血液透析的患者进行前瞻性研究,并给予健康教育干预;2013年1~6月接受血液透析的患者进行回顾性研究,分析医院感染的危险因素及健康教育干预的效果。结果:不同年龄、非隧道式中心静脉导管留置时间、合并糖尿病情况、未预防性使用抗生素情况、自我护理能力患者的医院感染发生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高龄、非隧道式中心静脉导管留置时间超过5 d、合并糖尿病、预防性使用抗生素是医院感染发生的危险因素,自我护理能力强是医院感染发生的保护因素;采取健康教育干预后,上呼吸道感染、下呼吸道感染、胃肠道感染、泌尿道感染及导管感染的发生率均低于干预前(P0.05)。结论:高龄、非隧道式中心静脉导管留置时间超过5 d、合并糖尿病、预防性使用抗生素是医院感染发生的危险因素,自我护理能力强是医院感染发生的保护因素,健康教育干预能够有效控制感染发生率。  相似文献   
5.
百草枯(Paraquat,PQ)又名“克无踪”、“对敌快”,属高毒类农药,是我国农村经常使用的除草剂离子百草枯。其化学名为1,1’-二甲基-4,4’-联吡啶阳离子和1,1’-二甲基-4,4’-联吡啶阳离子二氯化物,对人的毒性较强,口服致死量约2~6g,也有1g致死的报道,中毒抢救成功率低。血液灌流利用具有广谱解毒效应的血液灌流器清除体内有害的代谢产物或外源性毒物,广泛地用于药物及化学毒物的解毒。本院人工肾科自2000年来共收治PQ中毒9例,采用血液灌流抢救,明显降低了死亡率,现将救治方法及护理体会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6.
亚低温(32℃~35℃)能有效减轻外伤后脑的损害,是治疗重型颅脑损伤最有效的办法。我科从1996年11月~1998年10月对24侧重型颅脑损伤患者进行了亚低温治疗,存活17例,死亡7例。本文就7例死亡原因及护理对策分析如下。1临床资料1.1一般资料7例脑外伤患者中男6例,女1例。年龄23~58岁,平均32岁。入院时GCS计分≤4分4例,5分2例,6分1例。瞳孔双侧散大3例,单侧散大4例。临床诊断原发脑干损伤4例,继发脑子损伤3例。清除颅内血肿3例,非手术治疗4例。7例均给予脱水、止血、抗生素,激素及神经营养剂等常规治疗,并于入院或手术后立即行…  相似文献   
7.
目的观察依达拉奉联合氯吡格雷治疗急性脑梗塞患者的疗效及对NIHSS评分的影响。方法所有病例均来自于我院2010年3月~2011年3月收治的64例急性脑梗死患者,根据治疗方法不同分为治疗组(依达拉奉联合氯吡格雷治疗)和对照组(依达拉奉治疗)各32例,比较两组治疗14d后的疗效及治疗前、治疗7d后、治疗14d后两组的NIHSS评分变化情况。结果治疗组与对照组治疗14d后的有效率为93.8%和75.0%,差异显著(P〈0.05)。治疗7d后,两组NIHSS评分均较治疗前明显降低,且治疗组较对照组降低更显著(P〈0.05);治疗14d后,两组NIHSS评分较治疗前及治疗后7d明显降低,且治疗组较对照组降低更显著(P〈0.05)。结论依达拉奉、氯吡格雷联合治疗急性脑梗死具有协同作用,能有效改善神经功能缺损.提高临床疗效.值得推广和应用。  相似文献   
8.
在贯彻执行好对终末期肾病(ESRD)患者的常规血透护理的基础上,给予有针对性的心理疏导并加以优化、落实,对于患者坚持透析治疗、尽可能地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QOL)显然是十分重要的.本文尝试用有针对性的心理护理措施,来探索减缓ESRD患者抑郁、焦虑程度的可能性,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9.
王溪  常美 《健康文摘》2006,(1):33-33
新年佳节,乍暖还末的气候,一件舒适精致的休闲大衣就成了你外出最贴身的随行伴侣。怎样让你的漂亮大衣衬出不一样的你?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血液净化中心专业护士的核心能力。方法:采用便利取样的方法选取10所医院68名血液净化中心的临床护理人员,采用护士一般人口情况调查表、中国注册护士核心能力量表进行调查。结果:血液净化中心的专业护士核心能力处于中等水平,得分最高的为人际关系,得分最低的是批判性思维能力。医院级别、护龄、学历、职称能影响核心能力。结论:临床护士核心能力有待于进一步提高,医院的护理管理者应该加强对临床护士的教育、培训和实践,以此提高护士核心能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