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1篇
临床医学   2篇
综合类   3篇
  2005年   3篇
  1999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近年来,在子宫内膜异位症发病率增加的同时,卵巢巧克力囊肿破裂的发病率随之增多,并已成为并非罕见和不容忽视的妇科急腹症,为提高对本病的早期诊断,我们对经治的34例卵巢巧克力囊肿破裂所致急腹症病例的临床资料进行分析,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2.
1资料与方法本组共85例,男35例,女50例;年龄44~80岁,平均年龄60-8岁;病程2~6年。临床表现为心慌、胸闷、压迫感、心前区或胸骨后疼痛、气短、乏力、头昏、头痛、双上肢发麻、失眠、多梦、耳鸣,均经心电图、血脂、血糖、酶学、血压检测、踏车试验、超声心动图检查证实为冠心病,颈椎片均显示为颈椎病。2治疗方法中医治疗以步长脑心通及八仙宁合用为主,每日各2次,每次各2粒,配合每日1次的头、颈、肩、胸、背及手臂的推拿治疗,加用西药黄杨宁,每日2次,每次2片,治疗1周后判定。3疗效标准及治疗结果显效…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葛根素对缺血性脑损伤大鼠脑内保护性蛋白转化生长因子β1,以及抑制细胞凋亡和坏死的膜相关蛋白Bcl-2的影响,并以曲克芦丁为阳性对照。方法:实验于2004-09/12在大连医科大学动物实验中心进行。取72只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假手术组、缺血对照组、葛根素组曲克芦丁组4组各18只。①造模:线栓法制作大脑中动脉局灶性脑缺血模型,阻断大脑中动脉血流2h再灌注24h。假手术组不栓塞血管。②给药:葛根素组在术后即刻和术后12h腹腔注射葛根素150mg/kg(溶于3mL生理盐水中),曲克芦丁组在上述时间腹腔注射曲克芦丁125mg/kg,假手术组和缺血对照组在术后给予3mL生理盐水。③观察指标:再灌注24h时进行神经行为学评分(5分制,评分越高,说明神经功能缺损越严重);TTC染色测量脑梗死体积;免疫组化染色观察Bcl-2和转化生长因子β1蛋白的表达。结果:60只大鼠进入结果分析。①神经行为学评分结果:缺血对照组明显高于葛根素组和曲克芦丁组(3.7±0.5,2.0±0.6,2.7±0.5,P<0.01),葛根素组低于曲克芦丁组(P<0.05)。②Bcl-2阳性细胞率:葛根素组高于曲克芦丁组和缺血对照组(0.68±0.11,0.43±0.08,0.39±0.04,P<0.01)。③转化生长因子β1阳性细胞率:葛根素组高于曲克芦丁组和缺血对照组(0.50±0.08,0.33±0.09,0.26±0.05,P<0.05)。④脑梗死体积:缺血对照组明显大于其他组[(209±28)mm3,P<0.01],葛根素组小于曲克芦丁组[(130±17),(184±21)mm3,P<0.05]。结论:葛根素对短暂性局灶性脑缺血损伤有明显的保护作用,其效果优于曲克芦丁。其主要作用机制可能是通过上调转化生长因子β1和Bcl-2蛋白的表达,发挥神经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4.
5.
目的:探讨葛根素对缺血性脑损伤大鼠脑内保护性蛋白转化生长因子β1,以及抑制细胞凋亡和坏死的膜相关蛋白Bcl2的影响,并以曲克芦丁为阳性对照。方法:实验于2004—09/12在大连医科大学动物实验中心进行。取72只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假手术组、缺血对照组、葛根素组曲克芦丁组4组备18只。①造模:线栓法制作大脑中动脉局灶性脑缺血模型,阻断大脑中动脉血流2h再灌注24h。假手术组不栓塞血管。②给药:葛根素组在术后即刻和术后12h腹腔注射葛根素150mg/kg(溶于3mL生理盐水中),曲克芦丁组在上述时间腹腔注射曲克芦丁125mg/kg,假手术组和缺血对照组在术后给予3mL生理盐水。⑧观察指标:再灌注24h时进行神经行为学评分(5分制,评分越高,说明神经功能缺损越严重);TTC染色测量脑梗死体积;免疫组化染色观察Bcl2和转化生长因子β1蛋白的表达。结果:60只大鼠进入结果分析。①神经行为学评分结果:缺血对照组明显高于葛根素组和曲克芦丁组(3.7&;#177;0.5,2.0&;#177;0.6,2.7&;#177;0.5,P〈0.01),葛根素组低于曲克芦丁组(P〈0.05)。②Bcl2阳性细胞率:葛根素组高于曲克芦丁组和缺血对照组(0.68&;#177;0.1l,0.43&;#177;0.08,0.39&;#177;0.04,P〈0.01)。⑧转化生长因子β1阳性细胞率:葛根素组高于曲克芦丁组和缺血对照组(0.50&;#177;0.08,0.33&;#177;0.09,0.26&;#177;0.05,P〈0.05)。④脑梗死体积:缺血对照组明显大于其他组[(209&;#177;28)mm^3,P〈0.0l],葛根素组小于曲克芦丁组[(130&;#177;17),(184&;#177;21)mm^3,P〈0.05]。结论:葛根素对短暂性局灶性脑缺血损伤有明显的保护作用,其效果优于曲克芦丁。其主要作用机制可能是通过上调转化生长因子β1和Bcl2蛋白的表达,发挥神经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