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篇
  免费   0篇
临床医学   3篇
综合类   1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
1.
季云  巢蓓  郑国军  周萃星  薛冬  陆皓 《检验医学与临床》2021,18(10):1390-1392,1397
目的 了解新型冠状病毒(SARS-CoV-2)IgG抗体阳性患者的血常规及肾功能参数特点,鉴别诊断SARS-CoV-2感染患者及抗体阳性患者的血液指标,为早期临床诊断提供依据.方法 回顾性分析常州市第一人民医院2020年3月19-31日门诊检测SARS-CoV-2 IgG和IgM抗体阳性患者,体检中心健康成年人及传染病院核酸阳性确诊的SARS-CoV-2感染患者临床资料.所有患者均检测血常规、肾功能,以及影像学CT平扫胸部检查,选择有鉴别意义的标志物.结果 新型冠状病毒肺炎患者白细胞计数、淋巴细胞计数及嗜酸性粒细胞计数均明显低于健康成年人,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肾功能参数中,新型冠状病毒肺炎患者的肌酐明显高于健康成年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SARS-CoV-2 IgM和IgG抗体阳性患者与健康成年人比较,白细胞计数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淋巴细胞计数明显低于健康成年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肾功能参数中,两组肌酐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学意义(P>0.05).结论 SARS-CoV-2 IgM和Ig G抗体阳性提示为感染中后期或既往感染,抗体阳性核酸检测阴性是否为假阳性或无症状感染者自愈值得临床进一步观察研究.血常规及肾功能参数在鉴别诊断中存在一定意义,可为核酸及CT诊断提供补充.  相似文献   
2.
目的: 探讨测定血清肿瘤坏死因子样凋亡微弱诱导剂(serum TNF like weak inducer of apoptosis, sTWEAK)的含量在诊断糖尿病肾病以及评价治疗效果方面的临床意义。方法: 将研究对象按诊断标准分为健康对照组40例(健康组,来自体检人群),单纯2型糖尿病组60例(T2DM组),2型糖尿病合并肾病患者组103例(T2DN组)。另根据肾脏损害程度的Mogensen分级标准,将T2DN组分为3个亚组:正常白蛋白尿组(NAU)、微量白蛋白尿组(MAU)和大量白蛋白尿组(MaAU)。用ELISA法测定上述各组患者血清中sTWEAK的含量。观察T2DN组不同等级2型糖尿病肾病患者sTWEAK含量的动态变化,以及治疗后患者血清sTWEAK含量的恢复情况。结果: 在上述各组人群的血清中均可测出不同水平的sTWEAK。T2DN组和T2DM组sTWEAK含量明显低于健康组(P<0.01);T2DN组血清sTWEAK含量明显低于T2DM组(P<0.01)。随着肾脏损害程度的增加,T2DN组患者血清sTWEAK浓度相应降低(P<0.01),治疗后血清sTWEAK浓度较治疗前明显提高(P<0.05)。结论: 动态检测血清内sTWEAK含量对于观察2型糖尿病肾病的病情以及评价临床治疗效果具有实际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血清可溶性肿瘤坏死因子样凋亡微弱诱导剂(sTWEAK)和胱抑素C联合检测早期糖尿病肾病(DN)的临床意义。方法选取2012~2013年DN患者35例(DN组),糖尿病(DM)患者56例(DM组)及体检健康者40例(健康对照组),检测血清sTWEAK和胱抑素C水平,并检测DM组患者糖化血红蛋白(HbA1c)水平及尿蛋白定性。结果 DN组血清sTWEAK水平低于DM组,胱抑素C水平高于DM组;DM组及其尿蛋白阴性者血清sTWEAK水平低于健康对照组,胱抑素C水平高于健康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DM组HbA1c10%者血清胱抑素C水平高于HbA1C10%者,血清sTWEAK低于HbA1C10%者,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血清sTWEAK和胱抑素C联合检测可作为早期诊断DN的较敏感指标,对判断早期DN的发生和发展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血清新型冠状病毒(SARS-CoV-2)特异性抗体检测的价值及其临床应用。方法采集2020年3月17日至4月20日入院患者4 825例血液标本。化学发光法检测血清SARS-CoV-2 Ig M和Ig G抗体,荧光定量PCR检测抗体阳性患者咽拭子标本核酸。结果 4 825例血清标本中11例SARS-CoV-2 Ig M阳性,111例SARS-CoV-2 Ig G抗体阳性,经SARS-CoV-2核酸检测、CT检查及流行病学特点判为假阳性,Ig M和Ig G抗体总的假阳性率分别为0.23%(11/4 825)、2.30%(111/4 825)。1 471例50岁患者中Ig G抗体假阳性率为0.75%(11/1 471),3 354例50岁患者中Ig G抗体假阳性率为2.98%(100/3 354),两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111例Ig G假阳性病例中,以肿瘤(57.66%)、血液病(10.81%)等患者居多。结论SARS-CoV-2 Ig M和Ig G抗体检测存在较高的假阳性,须与核酸检测协同使用,并不适用于复工复产复学人群或一般人群筛查。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