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5篇
  免费   0篇
临床医学   15篇
特种医学   3篇
综合类   4篇
预防医学   3篇
  2020年   1篇
  2018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4篇
  2010年   5篇
  2009年   4篇
  2008年   1篇
  2006年   1篇
  1999年   4篇
排序方式: 共有2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我院传染科于1987年7月~1998年7月期间,收治出血热并发心肌损害38例,现报告如下。1 一般资料病例全部为本院传染和住院病例。出血热抗体检验均为阳性。以往身体健康,无特殊病史提供,并且排除其它原因引起的心肌损害。年龄10岁以下者5例;11岁~20岁6例;21岁~30岁9例;31岁~40岁8例;41岁~50岁6例;51岁~60岁4例。最  相似文献   
2.
一氧化碳(CO)中毒是常见病,其中9%出现迟发脑病。呈现急性一氧化碳中毒昏迷——中间清醒期一迟发症出现的过程,临床表现以急性痴呆,精神障碍、震颤麻痹最为多见。现将我科近两年诊治的20例报告分析如下。  相似文献   
3.
目的 评价超声弹性成像分级与弹性应变率比值法对直径≤1 cm甲状腺微小结节的诊断价值。方法 对手术病理证实的55例患者的72个直径≤1 cm甲状腺结节的超声弹性图像进行分析,弹性分级分为4级,计算甲状腺组织与结节的弹性应变率比值。分别绘制弹性分级法及弹性应变率比值法的ROC曲线,评价其诊断价值。结果 甲状腺良、恶性结节的超声弹性分级及弹性应变率比值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01)。超声弹性分级及弹性应变率比值判断甲状腺占位性病灶的ROC曲线下面积分别为0.851、0.890(P=0.124)。甲状腺良、恶性小结节弹性应变率比值诊断界值为2.85。结论 超声弹性分级法同弹性应变率比值法均能够有效地鉴别诊断甲状腺微小结节的性质。  相似文献   
4.
卵巢肿瘤超声造影与微血管密度的相关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卵巢良恶性肿物超声造影特征及其与微血管密度(MVD)的相关性。方法对41例常规超声发现卵巢肿瘤但良恶性鉴别诊断困难的患者行经阴道超声造影检查,其中29例(良性组14例,恶性组15例)行时间-强度曲线(TIC)分析。41例卵巢肿物组织均行病理免疫组化CD34染色,MVD计数测定微血管密度;对两组卵巢肿物超声造影PI、AUC与MVD计数值行相关性分析。结果 41例卵巢肿物经妇科手术、腹腔镜或超声引导活检、病理及免疫组化染色诊断良性20例(浆液性乳头状囊腺瘤5例,浆液性乳头状腺纤维瘤2例,子宫内膜异位囊肿3例,囊性成熟性畸胎瘤2例,卵泡膜细胞瘤及纤维瘤7例,卵巢脓肿1例),病灶最大径1.5~6.8cm,平均(4.0±2.3)cm;恶性21例(26个肿瘤,浆液性乳头状腺癌11例,子宫内膜样腺癌2例,透明细胞癌2例,纤维肉瘤1例,转移癌5例),肿物最大径1.7~9.3cm,平均(4.6±1.8)cm。超声造影显示:(1)良性与恶性组肿物超声造影PI值分别为(13.5±8.3)及(20.3±5.2)dB;AUC分别为(8.2±5.9)及(17.5±5.0);恶性组肿物PI及AUC超声造影测值均高于良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恶性组MVD计数值(65.3±22.3)高于良性组(43.1±20.4),两组肿物MVD计数值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3)良性组与恶性组肿物PI、AUC测值与MVD计数值间有显著相关性(r=0.595,r=0.533,P=0.002)。结论卵巢良性与恶性肿物超声造影PI、AUC与其微血管密度检测结果有显著相关性,超声造影及病理免疫组化微血管密度测值分析有助于术前对卵巢肿物良恶性作出诊断性提示。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宫颈癌组织内彩色多普勒超声血流动力学指标与肿瘤临床病理特征之间的相关性。方法36例宫颈癌患者治疗前行经阴道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记录肿瘤组织内超声血流指标——收缩期峰值血流速度(PSV)、阻力指数(RI),同时记录肿瘤的组织学分类、临床分期及鳞状细胞癌患者的血清鳞状细胞癌抗原(SCC—Ag)值;分析超声血流指标与肿瘤的组织学类型、临床分期及SCC—Ag值之间的关系。结果36例宫颈癌中Ⅰ期8例、Ⅱ期18例、Ⅲ期9例、Ⅳ期1例;其中鳞状细胞癌30例,腺癌及腺鳞癌共6例。不同组织学类型的宫颈癌癌组织内PSV、RI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而不同临床分期的宫颈癌癌组织内的PSV、RI之间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表现为临床分期Ⅲ/Ⅳ期者PSV较Ⅰ/Ⅱ期者高,而RI较Ⅰ/Ⅱ期者低;SCC—Ag与PSV间存在线性正相关关系(r=0.524,P〈0.05),与RI间不存在线性相关关系。结论宫颈癌组织内超声血流指标与肿瘤临床病理特征间存在相关性,具有一定的临床监测意义。  相似文献   
6.
超声造影在卵巢良恶性肿块鉴别诊断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探讨超声造影在卵巢良、恶性肿块鉴别诊断中的价值。方法采用对比脉冲序列技术(CPS)对55例患者行经阴道二维超声及超声造影检查,观察卵巢病灶或肿块的增强方式与灌注参数的差异;依据患者手术病理诊断结果分为良性组及恶性组,对55例卵巢囊性、囊实性、实性或囊壁乳头病变的二维超声及超声造影图像进行分析比较。结果术前经阴道二维超声诊断卵巢良性肿瘤与病理诊断符合23例(23/28),误诊5例;超声造影诊断卵巢良性肿瘤与病理诊断符合26例(26/28),误诊2例。良性组(28例)造影参数开始增强时间平均为(18.2±4.8)s,达峰时间为(30.5±8.3)s,峰值强度为(11.3±5.0)dB。术前经阴道二维超声诊断卵巢恶性肿瘤与病理诊断符合22例(22/27),误诊4例,漏诊1例;超声造影诊断卵巢恶性肿瘤与病理诊断符合25例(25/27),误诊2例。恶性组27例中24例超声造影开始增强时间为(13.4±4.5)s、达峰时间为(21.5±6.9)s,峰值强度(20.0±5.9)dB,与良性肿块3项造影参数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卵巢良恶性肿块在灌注方式及造影参数上均存在一定的差异,囊性、囊实性、实性及囊壁乳头性病变经阴道二维超声难以鉴别良恶性时,超声造影能反映病变组织微血管的灌注情况,有助于检出早期卵巢癌,并可对常规超声诊断有困难的小型卵巢肿瘤进行鉴别诊断。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超声对甲状腺乳头状癌颈部中央区(Ⅵ区)淋巴结转移的诊断价值并分析漏诊原因。方法收集于我院行常规超声并经手术病理证实为PTC的患者136例。术前超声详细扫描颈部Ⅵ区及颈侧区淋巴结并记录可疑转移淋巴结,术后记录淋巴结转移情况并测量切除后病理证实转移的淋巴结大小,将颈部Ⅵ区病理证实转移的淋巴结分为超声诊断正确组和漏诊组,比较两组淋巴结的大小及长短径之比(L/S)间有无差异。结果超声诊断颈部Ⅵ区淋巴结转移灵敏度为55.63%(33/59)、特异度98.70%(76/77)、准确性80.15%(109/136)、超声漏诊率44.07%(26/59)。颈部Ⅵ区转移淋巴结病理测量最大径平均(0.49±0.22)cm,Ⅵ区超声漏诊组转移淋巴结的最大径平均(0.33±0.11)cm,明显小于超声诊断正确组(0.63±0.20)cm,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以Ⅵ区淋巴结最大径0.40cm为界值,诊断淋巴结转移的灵敏度为84.62%、特异度为87.88%。颈侧区转移淋巴结病理测量最大径平均(1.30±0.45)cm,明显大于颈部Ⅵ区转移淋巴结(0.49±0.22)cm,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Ⅵ区淋巴结转移超声漏诊组和超声正确诊断组之间以及Ⅵ区淋巴结转移组和颈侧区淋巴结转移组之间,长短径之比≤2的差异均未见统计学意义(P=0.311、0.523)。结论常规超声诊断甲状腺乳头状癌颈部Ⅵ区淋巴结转移灵敏度低,超声漏诊与转移淋巴结较小有关。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超声引导经阴道穿刺治疗输卵管积水的临床效果。方法对61例输卵管积水患者行超声引导经阴道穿刺抽液及无水乙醇凝固治疗,随访3~12个月。结果61例患者中58例成功完成了液体抽吸及无水乙醇凝固治疗。术后3个月随访53例,其中治愈47例(88.7%),好转2例(3.8%),无效4例(7.5%),总有效率为92.5%。术后12个月随访41例,其中治愈36例(87.8%),好转2例(4.9%),无效3例(7.3%),总有效率为92.7%。所有囊内液细胞学检测均未发现癌细胞。结论超声引导经阴道穿刺治疗输卵管积水技术操作简单、疗效可靠。  相似文献   
9.
目的 探讨应变弹性成像技术的组织弥散定量分析软件评价甲状腺结节良恶性的可行性.方法 对82例甲状腺患者98个结节[平均(1.6±1.1)cm]进行应变弹性成像检查,获得相应的弹性图,启用组织弥散定量分析软件,得到应变均值、标准偏差、蓝色区域面积、复杂度、峰度、偏度、对比度、均等性、复杂度、一致性、相关性等11个量化特征量,对11个量化特征量均值进行良恶性组间比较,并对有统计学差异的量化指标构建ROC曲线,计算曲线下面积,判断其诊断价值.结果 11个量化特征量中除了相关性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其余10个量化特征量良恶性组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将这10个量化特征量绘制ROC曲线,以蓝色区域面积和杂乱度两个特征量诊断价值最高,曲线下面积分别为0.965和0.908,诊断临界值分别为81.96%和0.42,约登指数分别为0.875和0.783,其敏感性、特异性分别为98.4%和89.2%、91.8%和86.5%.结论 应变弹性成像技术的组织弥散定量分析软件有助于甲状腺良恶性结节的诊断,以蓝色区域面积和杂乱度诊断价值最高.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探讨胎儿体蒂异常的声像图特征和产前超声对其的诊断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7例经产前超声检查诊断为体蒂异常的胎儿声像图特点.结果 7例胎儿体蒂异常均表现为前腹壁巨大缺损、脊柱明显弯曲、脐带过短、胎儿紧贴胎盘,其中3例合并胸壁缺损,2例表现有下肢畸形,6例小于孕20周的胎儿有颈部皮肤增厚表现.结论 产前超声诊断对胎儿体...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