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4篇
  免费   0篇
临床医学   13篇
药学   1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4篇
  2013年   3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2.
3.
4.
万芳  杜利军  杨镍  陈恒  崔敏涛 《检验医学与临床》2011,8(23):2864-2865,2867
目的探讨血液C-反应蛋白(CRP)、白细胞(WBC)及中性粒细胞百分比值(NEU%)在血培养阳性败血症患者中的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10年9月至2011年5月血培养阳性患者14例、阴性76例,对血液CRP、WBC及不同临界值NEU%进行诊断评价。结果 CRP、WBC及70%临界值的NEU%在血培养阳性组和血培养阴性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当NEU%以大于80%、90%为临界值时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敏感度分别为57.1%、28.6%,特异性分别为56.6%、89.5%,阳性预测值分别为19.5%、33.3%,阴性预测值分别为12.2%、12.8%。联合检测CRP、WBC和80%、90%临界值的NEU%3项非特异性指标时,各指标敏感度分别为28.6%、14.3%,特异性分别为27.6%、81.8%,阳性预测值分别为6.8%、22.2%,阴性预测值分别为67.7%、85.2%。结论 WBC、CRP、NEU%作为早期诊断败血症的指标有一定的局限性,不能作为准确的诊断指标。以大于80%、90%的NEU%为临界值在败血症早期具有诊断意义,联合检测CRP、WBC指标可以排除诊断。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绝经早期妇女的血清维生素D水平,并对缺乏或不足者给予补充,观察治疗前后绝经早期妇女维生素D水平及骨标志物的变化。方法选择50例绝经早期妇女,给予维生素D3片口服3个月,检测试验前后维生素D、Ⅰ型前胶原羧基端肽B特殊序列(β-CTX)、Ⅰ型前胶原氨基端延长肽(P1NP)和N端骨钙素(NMID)水平,比较其变化率。结果大多数绝经早期妇女维生素D水平处于明显不足状态。经过12周的维生素D补充后,骨吸收水平明显降低,而维生素D水平得到有效的改善。维生素D可明显影响3种骨标志物的水平。3种骨标志物(β-CTX、P1NP、N-MID)分别下降了25.0%、12.0%和10.0%,而维生素D则上升了21.5%。结论持续进行合理补充维生素D,能减少骨吸收和骨量丢失的风险,从而减少患骨质疏松症的风险。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运动联合碳酸钙维生素D在预防绝经早期女性骨质疏松的疗效观察。方法选择100例绝经早期女性,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各50例,分别进行X线骨密度(BMD)检测和3种骨标志物检测,作为基线。试验组给予碳酸钙维生素D3片口服,连续3、6、12、18个月后再次检测BMD和骨标志物,观察各指标的变化情况。结果绝经早期女性均存在较高的骨代谢转换率。运动联合碳酸钙维生素D治疗,可显著影响3种骨标志物的水平,3种骨标志物与BMD呈负相关,而且骨转换指标的改变优先于BMD。试验组3种骨标志物3个月内已发生变化,分别下降25%、12%、10%。在监测碳酸钙维生素D对骨标志物影响时,3种骨标志物各具有不同特点。Ⅰ型前胶原羧基端肽B特殊序列(β-CTX)在早期3个月内即可显著下降,6个月后基本变化不明显;Ⅰ型前胶原氨基端延长肽(P1NP)和N端骨钙素(N-MID)反应时间较长,在抗重吸收6个月后才有明显变化,1年后基本维持在一定水平,而BMD的改变则至少需要12个月以上。结论坚持运动和持续补充碳酸钙维生素D,能有效降低骨骼重吸收和改善维生素D水平,对绝经早期女性预防骨质疏松有重大意义。  相似文献   
7.
目的:分析Sysmex UF-500i全自动尿沉渣分析仪对大肠埃希菌L型细菌计数的特点。方法氨苄西林诱导大肠埃希菌成L型,观察细菌L型的菌落、形态、染色特点;配制一定菌液浓度,并用培养法验证配制菌液的实际浓度;用 Sysmex UF-500i 全自动尿沉渣分析仪对已知菌液浓度菌液进行细菌计数;比较大肠埃希菌L型理论浓度与Sysmex UF-500i全自动尿沉渣分析仪细菌计数结果的差异。结果氨苄西林极易诱导大肠埃希菌成为L 型,细菌L 型形态、染色与细菌型有极大不同;Sysmex UF-500i全自动尿液沉渣分析仪测定大肠埃希菌L型细菌计数结果远低于理论浓度。结论大肠埃希菌不稳定L型与相对稳定L型在Sysmex UF-500i全自动尿沉渣分析仪细菌计数结果,与细菌型计数不同;由于细菌的聚集性,所测定的细菌个数远低于实际细菌数;为了准确得出尿沉渣细菌计数结果,最好在临床用药前送检尿液标本。  相似文献   
8.
目的对3种常用溶液配制ABO反定型红细胞悬液进行比较。方法利用生理盐水、低离子溶液、Sysmex血液分析仪用稀释液3种溶液制备2%的红细胞悬液,(4±2)℃冰箱保存,每天对红细胞的凝集强度、红细胞数量和质量、上清液游离血红蛋白进行观察,每3天监测一次细菌生长情况等。观察用3种溶液制备的反定型红细胞的有效期限。结果用Sysmex血液分析仪专用稀释液配制的反定型红细胞有效期仅6 d,用生理盐水配制的反定型红细胞有效期不到24 h,低离子溶液配制的反定型红细胞当天溶血。结论用Sysmex血液分析仪专用稀释液可制备简便的ABO反定型红细胞,有效期6 d;低离子溶液不适用于配制的反定型红细胞;生理盐水配备的反定型红细胞应每天配制。  相似文献   
9.
目的研究血清降钙素原(PCT)与血流感染患者的相关性。方法选取广东省人民医院2013年9~12月的住院患者965例(其患者PCT≥0.05ng/mL),同时进行血培养检测,对患者PCT和血培养结果之间进行分析。结果 965例患者血清PCT在0.05~0.50、0.50~<2.00、2.00~<10.00、10.00~<20.00、≥20.00ng/mL 5个不同区间的阳性率分别为3.82%、10.20%、16.38%、28.07%、40.17%,其中血培养阳性结果有138例,其PCT水平为(2.56±0.93)ng/mL,血培养阴性结果有827例,其PCT水平为(0.83±0.31)ng/mL,两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138例血培养阳性结果中,革兰阳性球菌有52例,其PCT水平为(1.82±0.65)ng/mL,革兰阴性杆菌有81例,其PCT水平为(5.21±2.12)ng/mL,两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血清PCT与血流感染者具有正相关性,PCT水平越高,血培养阳性率就越高。检测PCT可作为辅助诊断菌血症感染的重要指标,为临床早期使用抗菌药物提供有力的依据。同时,对防止抗菌药物滥用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0.
目的研究多重耐药鲍曼不动杆菌对多黏菌素B与常用20种抗菌药物的耐药性。方法常规培养和分离菌株,用梅里埃ATB鉴定仪鉴定菌株,头孢哌酮/舒巴坦及常用20种抗菌药物的药敏试验采用K—B法,而多黏菌素B用E—test条法测100株分离菌株的最低抑菌浓度(MIC),并用WHONET5.4软件分析数据。结果100株多重耐药鲍曼不动杆菌对多黏菌素B的MIC分布情况为:2.0mg/L有2株,1.5mg/L有3株,1.0mg/L有8株,0.75mg/L有12株,0.5mg/L有40株,0.38mg/L有30株,0.25mg/L有5株,均为敏感;而对常用20种抗菌药物的耐药率,除对头孢哌酮/舒巴坦耐药率较低(32%)外,其余都在60%以上,对其中的6种抗菌药物的耐药率是100%。结论多重耐药鲍曼不动杆菌对多黏菌素B敏感性较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