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篇
  免费   0篇
基础医学   2篇
临床医学   1篇
特种医学   1篇
预防医学   2篇
中国医学   1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1篇
  2014年   1篇
  2006年   2篇
  2005年   1篇
  200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
1.
静脉输液不良反应的原因及对策   总被引:13,自引:1,他引:12  
静脉输液是临床常用的给药方法。近年来 ,采用静脉输液作为治疗疾病的方法 ,越来越受到人们的亲睐 ,但对其存在的不良反应 ,却常常被人们包括医务人员所忽视。1 静脉输液不良反应的常见原因1 1 正常生理情况下 ,静脉的血液流动速度最慢 ,血液的粘度也相对较高 ,当血流速度减慢或红细胞聚集增加时 ,可导致血流中颗粒物质的重新分布 ,使红细胞占据中心位置 ,血小板被迫沿血管壁流动。当血小板由轴心向周边部位移动时 ,血小板就可能受损伤 ,其粘附性也随之增加。在穿刺时 ,由于针头的直接作用 ,可引起血管内膜受损。由于针头与血管比例不当 ,…  相似文献   
2.
目的 CT影像测量胎儿标本胸12椎体(T12)水平正常椎管的形态、大小,并分析其随胎龄增长的发育趋势。方法 利用64排螺旋CT对30例23~40孕周脊柱发育正常的胎儿标本进行扫描,并以T12椎体中份水平为中心进行3D重建,在T12椎体中份水平横断面图像上观察T12椎管的正常形态,使用Image J软件测量椎管的前后径、左右径和面积,计算出各胎龄所测径线的平均值,并对所测数据和胎龄作回归分析,分析其随胎龄增长的发育趋势。结果 T12水平椎管可以清晰显示,呈类圆形,并随胎龄逐渐增大,其前后径、左右径及面积均随胎龄呈线性增长,线性回归方程分别为:^Y椎管前后径(mm)=0.126+0.26×X胎龄(周),R2=0.857, P<0.01 ;^Y椎管左右径(mm)=-0.411+0.274×X胎龄(周),R2=0.822,P<0.01;^Y椎管面积(mm2)=-52.09+3.43×X胎龄(周),R2=0.911,P<0.01。结论 CT可清晰显示胎儿T12椎体水平椎管形态;T12水平椎管各径线的大小与胎龄有良好的相关性,可以用来评估胎儿脊柱发育。  相似文献   
3.
目的 研究胎儿标本脊髓腰骶膨大(LSE)面积随胎龄变化的规律及MR表现.方法 收集胎龄15~40周的胎儿标本52例,以L2椎体为中心,行T12~ S1脊椎横轴位、矢状位和冠状位3.0T MRI T2WI扫描,观察脊髓LSE最大横断层面的前后径、左右径、面积及相应水平椎管面积,计算脊髓LSE最大横断层面的面积与相应水平椎管面积的比值,对上述测量结果和胎龄间的关系做回归分析.结果 在52例胎儿标本中,MRI T2WI横断面上脊髓清晰显示45例(86.54%),显示不清7例(13.46%);于胎龄15周在脊髓横断面显示脊髓信号和LSE信号,27周以前脊髓LSE呈“两环结构”,33周以后脊髓的双环样信号不明显.脊髓LSE最大横断层面的前后径、左右径及面积随胎龄的增加呈线性增长(P值均<0.01),脊髓LSE最大横断层面的面积与相应水平椎管面积的比值随胎龄的增加逐渐减小(P值均<0.01).结论 MR可清晰显示胎儿脊髓LSE在不同胎龄的发育表现及其与胎龄的变化规律.  相似文献   
4.
目的 探讨肝脏转移性肿瘤的CT表现特征。方法 收集21例肝脏转移性肿瘤病例,原发肿瘤包括:乳腺癌6例、胃癌4例、结肠癌3例、食管癌3例、胰腺癌3例、卵巢癌1例、甲状腺癌1例。结果 CT表现:平扫表现为肝内单发或多发圆形或分叶状肿块.大多表现为低密度,边界多模糊不清;增强扫描可表现为边缘强化或无强化。结论 大多数肝脏转移瘤的密度低于肝实质,多发弥漫分布.边界比较清楚。  相似文献   
5.
外伤性迟发性颅内血肿的CT诊断与疗效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外伤性迟发颅内血肿的发生规律.方法颅脑外伤患者52例,均经2次以上CT检查证实有迟发颅内血肿的存在.结果52例患者复查CT均有迟发血肿,单发21例,多发31例,血肿主要发生于额、颞部的对冲性损伤部位,首次CT检查有脑挫裂伤者出现迟发血肿的比率较高.结论迟发颅内血肿与外伤后初诊及复查早晚有关.患者伤后持续昏迷,频繁呕吐或头痛加重,初诊时有脑挫裂伤及蛛网膜下腔出血应及时复查CT以尽早发现迟发颅内血肿的存在.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究膝关节退行性骨关节病影像学分型与钙化层组织病理改变的关系。方法选取膝关节退行性骨关节病患者50例为该研究对象,时间选取为2014年1月—2018年1月,其均接受膝关节置换术治疗,在患者接受手术前,均为其实施X线以及MRI检查,根据其病变的部位,将病变分为髌股关节型(1型)11例,颈股关节型(2型)12例,髁间型(3型)9例,混合型(4型)18例,在其术后,实施切片病理检查,对其钙化层的病理变化情况进行观察,并分析其与影像学分型之间的关系。结果影像学分型为髌股关节型(1型)的膝关节退行性骨关节病患者,其主要的病理类型为A型、C型;颈股关节型(2型)患者,其主要的病理类型为A型、B型;髁间型(3型)患者,其主要的病理类型为A型;混合型(4型)患者,其主要的病理类型为A型、C型。结论膝关节退行性骨关节病患者其股骨髁负重区的相关钙化层存在形态学改变的情况,不同的影像学分型,其钙化层的病理变化存在一定的差异性。  相似文献   
7.
腰椎管狭窄症的CT诊断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腰椎管狭窄症可分为原发性和继发性两大类,本文主要分析继发性腰椎管狭窄症,临床上多见.笔者自1995~2003年共搜集180例腰椎管狭窄症病例,回顾分析其临床特点及CT表现,以提高对本病的认识.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